文章全文:

中央批发王任重同志关于政治挂帅问题的意见
1966.04.10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各党委(党组),总政治部:

现在把王任重同志在省委常委会上的发言和主席二月二十五日给少奇同志的信、少奇同志二月二十七日的批示发给你们。任重同志的发言,是讲政治挂帅的,他的意见提的很好。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现在实行的一些奖金制度等,是不符合政治挂帅精神的。我们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是靠工资、工分以外物质奖励,而是靠毛泽东思想,靠政治挂帅,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之是靠人们的政治觉悟的不断的提高。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牵涉的方面和问题很多,需要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考虑,通过群众路线,逐步解决。请中央有关各部委和各省市区党委找几个工厂、商店、生产队等单位,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问题,在今年试点,以便取得典型经验,逐步全面解决这个问题。


主席二月二十五日给少奇同志信


少奇同志:

此件请你看看,是讲政治挂帅的。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少奇同志二月二十七日批示


主席批来一个文件。

周、邓、彭、富春、一波、谷牧、秋里、先念、震林、定一同志阅。

请一波、谷牧同志考虑,是否在工交会议上议一下?在各地搞几个试点。(已印发工交会议、厂矿长会议、财贸会议到会同志议过。)

 刘少奇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王任重同志在省委常委会上的发言

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现在农村有许多地方是工分挂帅,不是政治挂帅;许多工厂是奖金挂帅,商业系统也有许多单位是奖金挂帅。其实质是物质刺激。我们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物质刺激。物质刺激并不是赫鲁晓夫发明的,在斯大林后期就搞起来了,高奖金、高稿费,少数人高工资,结果是出了高薪阶层。他们工厂工程师和工人的工资是十比一,二十比一,党委书记的工资比厂长低。从斯大林时候起,不是党委领导,而是一长制。工厂是厂长制,农庄是主席制,军队是首长制,学校是校长制。党是战斗堡垒,他们没有这个东西。厂长对党委的决议有否决权。我们财贸、工厂通过四清搞几个试点,凡是不合乎主席思想和生产发展的制度都可以改。工厂可以把奖金加到工资里面去,只要不超过工资总基金就可以。两条原则:一条不增加国家开支;二条工人实际收入不减少。光考虑国家不增加开支这一条,不讲不减少工人实际收入这一条也不行,那还有什么群众观点?你搞四清搞得好,搞的结果奖金取消,工人减少收入,群众当然不满意。怎么处理呢?就是把奖金加到工资里面去。如果需要,留一点作为困难户的补助也可以,这要看福利费够不够用,如果够了,不需要再留,就都加到工资里去。

以后搞什么奖金呢?就是搞五好职工、光荣榜、表扬,只搞精神鼓励,不搞物质刺激;如果要搞,最多发一个笔记本,一套毛选。进步了,多加两元钱,对人是讽刺,不是真正的鼓励,这样搞是不是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呢?不违背。工人有几级工,干部、工程师都是有区别的;不是搞绝对平均主义,不管负担什么职务,所有人工资一样。我说要取消的只是物质奖励。取消了物质奖励,还是按劳分配。同样是三级工,他工作做得好一点就表扬,他工作做得差一点就批评、教育,不采取物质奖励,也不采取物质处罚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作到政治挂帅。不能他落后罚几块钱,他先进奖几块钱。当然,工人有个晋级问题,到底一年一晋,还是几年一晋,按国家规定。我们高级干部不要晋级、增加工资了;广大干部可以增加工资。

破格提拔问题。技术员可以提工程师,老工人能提工程师:为什么技术员不能提工程师?大庆就有二十多岁的人当工程师,周明山由大队支部书记一下子提到当县委书记。

先搞几个点,搞成功了,看群众的反映怎么样,然后向中央写报告。财贸方面搞几个点,工业方面搞几个点。

农村采取什么办法?基本的办法是底分制。强劳力、弱劳力、男劳力、女劳力,技术熟练一点、技术差一点的,都按人评底分。按人评底分也可以变动,按照实际情况有所修改,十四、五岁时评的半劳力的底分,过两年成了全劳力了就要提高,有的年老的人,过两年体弱了就要降一点。现在农村普遍的问题是女的底分比男的低两分,同等劳力,男的十分,女的八分,这不对,必须把女劳力底分提高和同等男劳力的底分一样;宁肯对女劳力照顾一下,也不要压低。一个生产队有几个拔尖的女强劳力,比最强的男劳动力并不差,什么活都能干,应该按最强的男劳力评底分。基本的办法是按人评分,一年到头,大量的是按底分记分;干重活、脏活、技术活的再加一两分。(体学同志插话:理发员的工分太高了。)不光理发员,木工的工分也太高了。另外交肥料,按质按量评分;打青草,一百斤记几个工分,按件记工分。长年基本的按人评底分,另外还有些搞小包工,有的按件记工。反对烦琐哲学,不要使干部和社员的精力放在这上面,主要搞政治挂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现在农村中有一个坏空气:抢工分。好象越抢的工分多越好,抢的结果,没有增产,工分值还是很低,抢来抢去东西还是那样多,大家不是一心为集体。

农村靠什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靠政治挂帅,也是评积极分子、五好社员、先进集体,搞光荣榜,搞精神奖励,不搞物质奖励,最多发一件五好社员背心或发一个奖状、一套毛选、一支笔,叫他们好好学习,为革命种田,把大家的注意力调动到为集体,为国家上面来。先进和落后的矛盾就是靠这种办法去解决,不能靠工分去解决。既要按劳分配,又不要斤斤计较。按劳分配是暂时的,总是要逐步缩小差别,不能象苏联那样,一部分人先到。共产主义社会,一部分人后到(其实到不了)共产主义社会。那是什么共产主义社会?就是高薪阶层。苏联普通工人农民到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他们现在的生活只能是面包加开水。

我们学校里面有没有这个问题?(曾惇同志答:主要是稿费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年轻教师和干部晋级问题。担任教授职务,还是助教等级,当然也可以,不是说不可以,但如果长期是这样,也不好。干的工作是教授,拿的钱是助教。有些年轻、优秀的,要适当地提拔一下。有的护士可以提升医生,有的提拔了再训练,有的训练了再提拔。学校主要是贯彻教育方针问题,高中以上的学生要能独立思考,发挥他们的特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学相长,互教互学。教师同学生的关系是教人的关系,教书必须教人,必须是亲密的关系。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就是当班主任的管政治,不当班主任的不管政治。实验中学的教师不敢要学生敞开思想谈问题。对那些“尖子”学生——政治思想上很反动,可是很聪明,功课很好,对这些人怎么教育改造是个问题。实验中学陈柏华思想很反动,但他是公开的,没有搞反革命集团。他没有升上大学,回到队里劳动,社员把他当坏分子管制。这个人很用功,他现在研究数学,看能否研究出名堂?是不是叫武大数学系帮助他一下。必要时吸收他工作。这个人思想是反动的,但只要他是公开的,我们并不怕他。对那些家庭出身不好,思想反动,学习很好的人,高中毕业后要留用一部分人进行改造。(专门搞一个班可不可以?)实验中学有一个专门研究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思想很反动,写出来的东西,文字上写得很好,要争取把这种人改造过来为我所用。宣统皇帝可以改造,日本战犯都可以改造嘛!对这一部分人为什么不可以把他们改造过来?要他们到工农群众中去参加体力劳动,又要教育改造他们。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政治挂帅,要有一系列的措施跟上去,老叫政治挂帅,没有具体措施,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4册,北京:[内部出版],1988年,打印)


来源: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4册,北京:[内部出版],1988年,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