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学习毛泽东思想 继承毛主席遗志
《人民日报》编辑部
1976.10.0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七周年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无限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二十七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在天安门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在毛主席领导下,我们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刘少奇、林彪、邓小平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批判了他们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战胜了国内外、党内外的阶级敌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空前巩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气勃勃,欣欣向荣。
回顾我们的战斗历程,每一项英明决策都是毛主席亲自制定,每一步战略部署都是毛主席运筹规划,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毛主席指明方向。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历尽千辛万苦,经过艰苦曲折的道路,深刻地认识到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百战百胜的旗帜。
在极其沉痛地悼念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里,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反复地收听和学习了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对毛主席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的无产阶级感情,倾注到学习毛泽东思想、实践毛泽东思想中去。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温毛主席的教导,重读毛主席的著作。有的计划在明年九月九日以前把《毛泽东选集》四卷认真地通读一遍。有的着重学习毛主席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特别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以来的重要指示。有的围绕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历次重大的路线斗争和同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有的按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选读毛主席的著作。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决心一辈子读毛主席的书,一辈子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正在全国兴起。这是继承毛主席遗志的最好的实际行动。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就是继承毛主席的光辉思想,继承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就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按既定方针办”,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毛泽东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内容极其丰富,极为深刻。要刻苦攻读,反复学习,深刻理解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世界观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论述,深刻理解毛主席的革命理论,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深刻理解毛主席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要在学习中弄懂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特别要弄懂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的科学论断。
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努力去实践,去应用,要同党内资产阶级斗,同修正主义斗,同违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路线和错误倾向斗。当前,要联系各条战线的实际,抓住修正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这个要害,深入批判邓小平授意炮制的《论总纲》、《汇报提纲》和《条例》三株大毒草,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进行到底,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学习运动的领导。积极引导群众把悼念毛主席逝世的无限悲痛变成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动力,变成对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无比仇恨,变成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实际行动。要把学习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思想建设和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长期坚持下去。要充分发挥理论队伍和政治夜校的作用,办好读书班,注意总结和推广群众中学习的先进经验。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带头学,带头用,带头批,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提高政治觉悟,提高领导艺术,提高捍卫和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中国是毛泽东思想的故乡。“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要把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传下去,使我们的国家永不变色,争取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来源:载《人民日报》一九七六年十月一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