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张天民就电影《创业》给邓小平的信
张天民
1975.07.18
【张天民,男(1933-2002),汉族,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系。著有长篇小说《创业》,诗集《北京漫步集》、《七月抒情诗》,小说集《小五更的故事》、《末流演员》,中篇小说《海滨的朋友》、《追花人》,影视剧本《张天民电影剧本选》、《创业》、《武则天》、《潘汉年》、《中国命运的决战》等。1975年由他编剧的故事片《创业》,受到江青的无理批评。他在7月18日,冒着盛暑,赶写了两封长信,一封致邓小平,一封致毛泽东。毛泽东在7月25日作了批示。邓小平迅即在7月27日以中共中央(1975)第一八一号文件形式下达。批示全文如下:“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毛泽东的批示,引起全国文艺界一片欢呼!】
邓副总理:
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一名年青的创作人员,故事影片《创业》的执笔。这部影片上映后,广大石油工人和其它战线的工农兵观众,反映强烈,感到受到鼓舞。但在同时,也受到了领导上的严肃批评,指出影片存在着严重问题。直至今日,问题没有解决,认识没有统一。
《创业》是由有大庆工人参加的三结合创作组创作的。为了在银幕上塑造我国石油工人的英雄形象,我和其他同志遵照《讲话》指引的方向,深入到石油工人中间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走访了四个油田和铁人王进喜同志的家乡,阅读了几百万字的材料,先后与一百多位石油工人和干部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了解石油工人成长的历史,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石油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史。在此以前,我还在一个石油钻井队搞过七个月的四清,石油工人的英雄事迹,使我们受到很深的教育,鼓励着我们充满激情去写作。摄制
组的同志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石油工人为榜样,顶严寒、抗酷暑,用比较快的速度拍成了影片。
影片经过大庆各条战线模范人物代表的审查,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和鼓励,又经文化组负责同志多次审查,也给了肯定的评价。吴德同志、于会泳同志以及创办的其它领导同志都认为是一部比较好的影片。中共吉林省委负责同志也表示满意。文化组向中央写了报告,经王副主席批准,于七五年春节上映。但就在上映的第二天,有关领导做出几项决定:不继续印制拷贝;报纸上不发表评介文章;不出国;电视电台停止广播。并通知了全国各地。不久,北影负责人传达了中央负责同志的指示,指出影片在政治上、艺术上都有严重错误,政治上美化刘少奇,艺术上写真人真事,公式化概念化。要求查一查背景,并写批评性的评论文章。这使文艺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思想上比较混乱,我本人也感到压力很大。直到四月八日,文化部核心组“经过仔细认真地讨论”,提出了十条批评意见。 (见附件)并建议吉林省委、长影党委和创作人员做了检查,指示我们写一篇自我批评文章准备在报上发表。调查了创作过程,指出“不论涉及任何人和事都没有关系。”
我和文艺界不少同志对十条意见有不同看法,但谁也不公开讲。我想写信给毛主席,又耽心会受到有关方面的责难。考虑再三,我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影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今后创作怎样搞的问题,是广大文艺干部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决定给毛主席写信,并同时给您写这封信, (两信内容相同)希望得到您的批评。
一、毛主席教导我们判断一个作品要看实践,要看效果。这部影片受到工农兵的欢迎,文化部、报社、制片厂都接到许多观众来信,在许多工矿企业中出现了学习剧中英雄人物的动人事例,这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对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是有好处的。(这首先是石油工人的英雄业绩感染着人们,而不是作者的功劳。)我反复考虑,认为它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按六条标准衡量,它不是毒草。
二、影片多次写到毛主席、党中央对石油会战和石油工人的关怀,其中有的地方写到党中央给石油工人送主席著作,中央给工人调来帐蓬,中央首长和全国人民期望着我们等等。目的是想体现党在政治上、生活上、生产上都关心着石油工人,这个党中央指的是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是指无产阶级司令部,限于所写的年代是一九六○年,不便使用无产阶司令部这个词,在我们的心目中,刘少奇是不能代表党中央的。这种写法如有不妥,我们愿意改正,也是不准改正的。怎么能说凡这样提党中央就是指刘少奇呢?从我们主观意图到广大观众的客观感受,它都未起到“给刘少奇、薄一波之流涂脂抹粉的作用”。
三、我们根据大量的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概括塑造了党的干部华程这个形象。其主要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这个形象的塑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绝不是真人的传记,不是要为某领导同志树碑立传。十条意见认为我们“着力地宣扬了活着的人”,“明显地写活着的真人真事”,主要根据有二,一是语言,二是某些情节。剧中是使用了一些某领导同志讲过的语言,但这些话有的是从群众中来的,又是直至今天还为广大石油工人所共同使用着的,这些话我们用在了华程身上,也用在了周挺杉身上,甚至阶级敌人冯超也讲了。怎么能认为用这些话就是要宣扬某领导同志呢,剧中有的情节可以看出生活原型,就是十条意见本身也承认那不是一个人的原型,也承认这些情节与生活中的真事只是“类似”或“相似”。这就证明是经过了概括,经过了加工的,问题是加工提炼得好不好,够不够,而不是写真人真事。十条意见批评影片写真人真事,又处处以写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要求影片,要求“按报告文学来搞” (刘庆棠同志讲话)也是不好理解的。这个问题已经在创作人员中造成混乱,有人总结《创业》的教训就认为不能写重大题材,不能写重大历史事件,不能写出名的人和事,只有写小题材、小人物、小故事才保险。
四、周挺杉形象塑造得还不够高大完美,但认为他对苏修卡我们脖子表示愤怒的动作是鲁莽汉子似乎不妥。
五、不能因为使用了主席语录、国际歌歌词而说影片语言概念化。
我是一个在党教育下成长的文艺干部,在政治上、艺术创作上都是十分幼稚的。由于我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不好,世界观改造不好,文艺黑线流毒没有完全肃清,在创作工作中常常发生错误。但我并不因此而不去竭尽全力去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创业》这部影片只是一次实践过程,只要我真正认识到错误,是愿意努力改正的。如果这部影片的错误还没有到十条意见指出的那样严重程度,我建议应该重新上演,相信经过无产阶级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人民是会正确地鉴别它的。
热切地等待您的批评。
来源:根据网络材料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