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粮食厅“文革”大事记
1987.07.0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10年内乱中,区粮食厅(含直属单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干扰,发生非正常死亡案件12起,死亡13人,政治上,经济上遭受到严重的损失。这些案件与51人有牵连,其中干部34人(党员32人,非党员2人),工人17人(党员7人,非党员10人)。从1983年4月着手“处遗”工作,进行逐件逐个立案审查,到1987年4月止均已结案处理完毕,其中犯违法乱纪错误的20人,犯严重错误的12人,犯错误的13人,犯一般错误的6人。为了使我们的后一代不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了对历史负责,更加激劲我们这一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祖国早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现将校食厅“文革”期间所发生的大事及其过程以纪实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厅“文革”领导小组成立
1966年底厅机关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各处室纷纷成立战斗组、战斗队的群众组织,进行写大字报、张贴标语等活动。中央成立“文革领导小组”后,1967年3月初,厅内各战斗小组、队派一位领导参加,选举成立了区粮食厅“文革领导小组”,主任李恒清,付主任何万先、梁昭阳,组员有党汝源、蔡超章、卜家玉、翠汉超、桂长发、梁明昌等人。其主要活动:
1、夺厅领导权。“文革领导小组”成立后不久的一天下午,梁昭阳、卜家玉等从外面联络回来向李恒清、何万先汇录,说外面许多单位都宣布夺权了,如果本单位群众组织不夺权,某些人引进外单位来夺权那就被动了。正副组长议论后,决定立即召开厅“文革领导小组”会议,梁、卜2人介绍外面情况后,一致同意进行夺权,并决定由党汝源写夺权声明。夺权大会,厅、处级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都参加了,会议由李恒清组织,党汝源宣读夺权声明,何万先最后宣布交读印章时间及有关事项。
2、参与杜会性批斗及游斗活动。“领导小组”带队参加过批判韦国清、乔晓光、安平生等领导执行所谓“反动路线”大会,参加过区水电厅、区冶金局、区物资局等单位的批斗大会。参与过区财办组织的老干部大游斗活动,将区财办副主任兼粮食厅厅长黄克勒、剧厅长杨玉山、白文普及“保皇派”隋福押上汽车,头戴高帽、胸挂黑牌,进行游街示众。
3、组织厅内的揭、批、斗。当时厅内的领导干部厅长、副厅长进行多次批斗,批得较多的是副厅长杨玉山,主要批判其执行所谓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二、“兵团”成立。
1967年5月,社会上已形成了两大派别,厅内各群众组织亦分化为“联指”和“4.22”两大派。“联指”派由各处室战斗队派1人参加,于5月4日成立了“东风联合战斗团”。“东风联合战斗团”勤务组成员是:组长班克宽、副组长苏惠能、葛蔚宗,成员有占德修、卜家玉、曾庆礼,庞家甫等人。“4.22”派成立了“4.24”兵团,头头是莫韬、何万先、李沛恒等人。当时由于观点和态度不同,群众组织两派之间从派性出发,互相谩骂、围攻。“4.24兵团”人数较少。1968年4月,莫韬一个人离开粮食厅进驻区展览馆“4.22”群众组织据点,担任“4.22”常委会秘书。1968年5月29日上午及晚上,两次参加常委会议,研究策划武装袭击区林业厅问题。会上莫负责会议记录。5月5日攻打区林业厅事件过程中,莫韬参与负责办公室的电话联络及监视人员进出展览馆的活动。
三、厅“革命领导小组”成立。
1968年8月酝酿成立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8月25日区革筹正式批准成立区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组长白文普,副组长单饮慕(领导干部),成员有苏惠能、葛蔚宗、曾发(均“联指”派群众代表)。
四、黄克劫同志被迫害致死情况。
区财办副主任兼粮食厅厅长黄克勤,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别山被俘的历史,于1949年7月已经华中局组织部、社会不审查并做了组织结论。黄克勤于1966年11月由四清工作团回到机关,当时虽收到冲击,但群众的“揭发”“批判”均没有涉及“叛徒”问题。
1967年4月后,社会上和厅内群众相继形成两派,黄克勤属“4.22”观点,并在6、7月间去区展览馆住过。在厅内两派协商结合领导干部时,对黄克勤意见不一,“4.24”兵团提出结合黄克勤,《东风联合战斗团》提出黄有被俘历史、需要审查。
1967年9月经《东风联合战斗团》勤务组研究,决定派胥连后、李况到武汉、北京、邯郸等地调查黄克勤的被俘历史,调查中先后3次写信向《东风联合战斗团》汇报情况。1976年11月8日,黄克勤发表了《我的声明》和《关于我历史问题的说明》,正式表态支持“4.22”,同时提出了历史上被俘和审查结论情况。11月9日和10日,《东风联合战斗团》勤务组研究,由曾发执笔,印发了《黄克勤企图东山再起的信号弹》和《“假自首”的活标本》两篇材料,给黄克勤戴上了“大叛徒”的政治帽子,发至全区粮食系统。1968年1月18日,黄克勤怕被揪斗又离开机关,躲进展览馆“4.22”据点。《东风联合战斗团》于1月19日发出《通辑令》,再次诬陷黄是“大叛徒、大坏蛋、三反分子”。1968年元月下旬,外调人员返厅后,除递交书面调查材料外,春节后还向《东风联合战斗团》头头作了口头汇报。根据外调材料,经《东风》勤务组研究,由曾发执笔,整理了《关于黄克勤叛变问题的调查报告》于3月9日上报区革筹。1968年3月,黄克勤由区展览馆返厅后,经《东风》勤务组研究,组织小会追查黄的所谓“叛徒”问题,苏惠能、曾发、葛蔚宗、占德修、胥连生等参与追查,并要黄全面交待被俘“叛变”的经过、这次追查会录了音,会后向厅内群众播放。
1968年4月初,谭洪波、马宗毓、曾庆礼等十多人,把黄克勤押到粮食厅前楼三楼会议室进行批斗。批斗结束时,谭洪波对黄宣布:(1)从厅长宿舍搬出; (2)书面交待叛徒罪行;(3)书面交代在区展览馆所做的坏事;(4)停发1个月工资。会后谭又把这4条勒令写成海报,署名“掀斗叛徒小组”公布于众。过后不久,黄全家被迫搬出了厅长宿舍。1968年4月中旬,“东风”勤务组和各战斗队长共同研究,决定对黄克勤进行大会批斗。批判大会在粮食厅前楼三楼会议召开,上挂“批判叛徒黄克勤大会”的横额,大会由葛蔚宗主持,先由外调人李况介绍外调情况,然后将黄押到会场,各战斗队代表相继发言批判黄的“活命哲学”。参加大会的有“东风”全体人员及处以上干部共100多人。
1968年4月间,社会两派武斗逐渐紧张,“东风联合战斗团”怀疑“4.24”兵团利用黄克勤家隐藏武器,经勤务组研究决定对黄克勤家进行搜查,参与搜查的有葛蔚宗、马宗毓、张玄等,翻箱倒柜未见有武器,结果拿走了黄的1套《斯大林全集》、1套《金瓶梅》和1架照相机。
1968年“5.30”区林业厅事件以后,葛蔚宗、占德修等于6月5日在“4.24”兵团办公室门口商谈两派联合维护机关安全,开始与武洁民争论,接着殴打了林春萱和郑子强等所谓“公安六条”人员,然后又把黄克勤叫出来拉到草地跪下,占德修大声对黄训斤:“区林业厅出了事,你要规规矩矩,不要节外生枝”。并动手推打了黄克勤。接着,隋福指着被打伤爬在地上的林春禤、郑子强,问黄克勤“他们是什么人?”黄答:“这不是工业局的同志吗?”由于用了“同志”二字称呼,大家便对黄拳打脚踢。又有人问“‘5.30’事件是什么性质?”黄答是“革命暴动”。于是又遭一轮毒打。黄遭两次毒打后说:“你们要注意党的政策。”在场的一部分人一边喊“什么政策!”一边又对黄再打一轮,当时陆续到场围观的有三、四十人。动手打黄的主要有:占修德、隋福、谭洪波、彭俊覃、刘伏龙、马宗毓、曾庆礼等人,张玄还曾拔出匕首插在黄面前的草地上进行威胁。1968年6月8日,由“东风联合战斗团”头头请来进驻的区粮校武装红卫兵邱有韬等人,在驻地谈论到黄克勤不老实交待“叛徒”问题,并把区林业厅事件说是“革命暴动”等等,提出要“教训”黄一番。饭后,由彭俊章领路,邱有韬、韦新、农丕定、黄定球等人,来到黄克勤住处,把黄拉到礼堂门口草地上跪下,审问黄为什么把区林业厅事件说成是革命暴动,等等。他们边问边打,其中邱有韬用木棒猛打黄德臀部,连木棒也断成两截。打后,还勒令黄当晚写检查交代“叛徒”罪行。
从1968年2月到6月,黄克勤除了被批斗毒打外,还被“东风联合战斗团”的苏惠能、谭洪波、曾庆礼等人利用各种名义扣发工资4次,共计637元角8分。
黄克勤由于受到“东风联合战斗团”乙烯二的种种逼害;在政治上被作为“叛徒”来追查;在肉体上4天之内遭受2次毒打摧残,在生活上被赶出家门,扣发工资等等,无法忍受,中央被迫与1968年6月9日凌晨上吊身亡。死后在上衣口袋发现留下遗书,主要内容是:“请东风联合战斗团按照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对我的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第二天,遗体经法医检验后用木板车拉到火葬场火化。
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后,在斗批改阶段举办的所谓“阶级斗争”展览上,还展出了黄克勤的所谓“叛徒”材料、漫画机器上吊自杀的照片,诬陷黄是“双料叛徒”,使黄克勤死后仍继续蒙受不白之冤。
五、斗打李沛恒同志致死情况
李沛恒是厅储运处科员,“文革”中是粮食厅“4.24”兵团群众组织头头之一,曾参与赴京控诉团,后在桂林其妻处居住。李1968年9月1日从桂林乘火车返南宁,途经黎塘车站时,在候车室被执查,因无证明被扣留审查。9月2日李被捆绑由黎塘站纠察队潘贵川押送,于下午5时许火车抵南宁后,火车站电话通知粮食厅领人。厅革命领导小组即叫储运处派人前往洽领,具体由葛蔚宗通知于炳文、容植春,于、容及马宗毓、周文心等人骑自行车前往,于等人到火车站后,车站工作人员提出路上不安全,要派汽车来接。于炳文即从火车站打电话回厅要汽车,接电话的是占德修,占随即找司机吕志辉开车,并叫了唐缓璟、彭俊章同车前往将李沛恒从火车站押解回厅。由于没带领人证明,所以潘贵川也同车来厅,取得粮食厅收到李的字据后才离去。
李沛恒被押解回厅时,厅革命领导小组成员葛蔚宗在场,同时在场的还有一、二十个群众。李被彭俊章抓着胳膊押进球场,当即遭到刘伏龙等少数人一阵殴打,然后被推上桌子跪下批斗。这时,李英年从粮食厅前楼到后楼边走边喊:“快去球场看斗坏蛋!”闻讯前来的干部家属、学生逐浙增至100多人。驻厅支左联络员杨震环,厅革命领导小组组长白文普、副组长单钦慕,成员苏惠能,曾发也陆续到场。参与斗打的群众主要逼李交待所谓在桂林干的坏事,以及67年“点火”抓打单钦慕的儿子和68年单的儿子被打死问题(单的儿子在桂林读书是,在68年武斗中被冷枪打死)。单钦慕对立进行谩骂、占德修追问最多。当单钦慕爱人陶月秋边哭诉边用竹片打李时,占德修抓住里的头发,逼李抬头,指着陶说:“你看这是谁?这就是烈士的母亲!”进一步激怒群众对李拳打脚踢,形成打李的高潮,把李从桌上打得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奄奄一息,才由隋福、彭俊章、张玄等人把李拖去汽车房,当晚9时左右发现李在车房内已死去。在持续1个多小时的斗打过程中,驻厅支左联络员和厅革命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无一人出面劝阻和制止,在李被打至生命垂危是,也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
李沛恒死后,厅革命领导小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后事处理,参加会议的有驻厅支左人员、革命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以及刘伏龙、隋福、马宗毓、李全忠、何扬健、陈万枢等。刘伏龙提出弃尸郊外,与会人员都同意,并决定暂不通知死者家属。会后,刘伏龙、隋福、马宗毓、李全忠等人,连夜把李的尸体装上汽车,由刘伏龙带路拉到邕武公路小高峰附近一山沟丢弃。
关于李的死,长期隐瞒家属,直至1969年2月李的爱人祁秀英来厅查问李沛恒的情况时,才告诉李已死去,在斗打李的过程中,夏惠民被拉出来作证,亦被当场打致头部流血,重伤后才中途拉走。
六、其它事项
l、斗、打不同观点的干部群众。 1967年8月1968年10月,被斗打的不同观点的干部职工有:张汉统、林春萱、郑子强、古兰泉、何万先、韩伦、韦宗雄、莫韬、陈梅开、周敏、梁仁宣、陈绍芝、郭锡均、刘益生、黄海风、刘子仪等16人。主要打人的有:占德修、隋福、彭俊章、谭洪波、江发雄、曾庆礼、张玄、刘伏龙、马宗毓等人。
2、抢枪及参加社会武斗 1968年5、6月间,“东风联合战斗团”勤务组部份成员研究决定通知各战斗队派人参加,几次到长岗岭武器弹药库和南宁地区民兵武器仓库抢枪,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到长岗岭,由于炳文开车,参与抢枪的有到占德修、隋福等十多人。抢得步枪7、8支、重机枪壳一支和一些零件、弹药。以后将这些残缺不全的枪支拿到南宁粮油机械厂进行修配。
1968年6月,“东风联合战斗团”用抢来的武器组建武装队伍,步枪班班长梁飞,成员有占德修等12人。机枪班班长梁昭阳,成员有单钦慕等9人。
1968年6月中旬,红卫片“联指”指挥部要求粮食厅派出武装队伍进驻区林业厅防守。经“东风”头头们研究派出武装机枪班,后来在6月19日该班归红卫片“联指”指挥,参与攻打中医学院学生宿舍楼“4.22”据点活动。6月20日该班又参与攻打区水电设计院“火种”的活动,任务是在水电设计院对面楼及街道十字路口设防,阻止“4.22:”增援和防止“火种”外逃。打下“火种”后机枪班又回到区文化大院驻守。7月29日攻打展览馆时,该班奉命拉队伍到官桥生产队附近作二线包围防守,打下区展览馆后撤回区区林业厅修整两三天。8月3日下午,粮食厅2个武装班由排长隋福带队,奉命到区建工局待命,8月4日进入造反楼,4日至7日在新华街、和平街、西关路口等地参与政打解放路的外围活动,武斗基本结策时转到和平菜市场看守“俘虏”,后又转到区文化厅大院修整及看守“俘虏”,与8月12日才解散撤回原单位。
3、清理“阶级队伍”。 1969年9月,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以清理阶级队伍为名,把一批所谓“叛徒”、“公安六条”、“历史反革命”、“坏分子”等有问题的人员进行管制,派人看守,即制行动自由,大小会批斗并实行挂牌游斗,挂牌看病,强迫劳动等。受管制的有陈梅开、覃忠亮、郑子强、林春萱、韩伦、刘金凯、刘文华、黄海风、武洁民、粱仁宣、郭锡钧、刘子仪、韦宗雄、何万先、夏为民等人,到1969年11月才结束。
4、抄家(23户)。 1968年9月31日刮12级台风时,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统一布置,对所有问题的人进行全面抄家,被抄家的有杨玉山、刘子仪、莫韬、郑子强、林春萱、刘文华、郭锡钧、武洁民、陈梅开等23户。其中黄克勤被抄去的物资有《斯大林全集》、《金瓶梅》各一套,照相机一架(已退还)。
5、参加武鸣壮校“斗批改”学习班。 在斗批改阶段,厅领导小组于1969年12月将刘金凯、刘文华、陈梅开、林春萱、曹国琪等人送到区革委政工组在武鸣壮校举办的“斗批改”学习班继续审查,编在三连三排八班,到1973年才得解放回家。
参加“斗批改”学习班的工作人员有谭洪波、彭俊章、黎洁贞、肖富催、占德修、黄启洲、张佑松、梁飞、郑德荷、谭世全等人。
七、处理“文革”遗留问题
1983年4月开始处理“文革”遗留问题,经过充分的内查外调,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参与迫害黄克勤致死、斗打李沛恒致死的主要有关人员进行了定案处理。经有关部门批准共处理了16人,其中被清除出党的有占修德、谭洪波、彭俊章、马宗毓4人;开除党籍的有刘伏龙、苏惠能2人;留党察看处分的有葛蔚宗、江发雄、隋福、邱有韬4人;免予处分的有白文普、胥连生、李况等3人。
在“处遗”工作中,还审查处理了历史老案62宗,给予平反的25宗,属“文革”案件的51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革”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场内乱,过去曾称“史无前例”、现在更要使它“史无后例”。让我们吸取过去的历史教训,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安定幸福而努力奋斗!
附:
“东风联合战斗团”主要头头的情况
姓名 | 内部分工 | 文革中所在单位及职务 | 现在单位及职务 | 定案结论处分情况 | 备注 |
班克宽 | 初期选为组长主要负责人 | 粮食厅办事员 | 区粮食学校任教师 | 一般错误解脱 | 67年9月到红卫片“联指”工作 |
苏惠能 | 兵团主要负责人 | 厅财会处副科级 | 南宁面粉厂副科级 | 犯严重错误开除出党处分正科降为副科 | 经南宁市委批准开除出党 |
占德修 | 勤务组成员 | 厅工业处科员 | 现已退休返广州 | 犯严重错误清除出党由正科降为科员处分 | |
葛蔚宗 | 勤务组成员 | 厅政治处科员 | 现在区协作办 | 犯严重错误给予留党察看 | |
曾庆礼 | 勤务组成员 | 厅收发室工人 | 现柳州面粉厂一般干部 | 犯严重错误清除出党由副科降为一般干部 | |
卜家玉 | 勤务组成员 | 厅储运处干部 | 区粮食学校行政工作 | 一般错误给予解脱 | |
庞家甫 | 勤务组成员 | 厅购销处 | 区粮食议价公司副经理 | 一般错误给予解脱 | |
区粮食厅革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 | 小组分工 | 文革前所在单位及职务 | 处分前单位及职务 | 现在单位职务 |
白文普 | 组长(全面) | 粮食厅副厅长 | 区银行行长 | 已离休 |
单钦慕 | 副组长(生产) | 厅政治处主任 | 粮食厅副厅长 | 已病故 |
曾发 | 成员(斗批改) | 厅政治处科长 | 防城县县委书记 | 钦州地区粮食局副局长 |
苏惠能 | 成员(斗批改) | 厅财会处副科长 | 局油脂公司副经理 | 南宁面粉厂副科级 |
葛蔚宗 | 成员 | 厅政治处科员 | 区政府协作办科长 | 区作协 |
来源:《广西“文革”档案资料》(第十六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8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