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和汉语拼音方案
《人民日报》社论
1957.12.11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于本日在报上公布,以后还要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和批准。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当前文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改革汉字,使其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所掌握,更便利于表达思想、普及和提高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一种愿望。从清朝末年起,当时的先进人物就曾经提出改革汉字的主张,并且作过各种不同的尝试。辛亥革命以后所产生的读音统一和国语运动,后来的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以及从人民群众中间产生的简笔字和手头字,对于改革汉字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六十年来的文字改革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为今后解决文字改革问题开辟了道路。

全国解放以后,文字改革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项目之一。党和政府对于文字改革工作,采取了积极的稳步前进的方针。必须认识,当前的文字改革工作,不是为了废除汉字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而是为了改良现在通用的汉字,使其更便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同时逐步统一汉民族的口头语言。至于汉字是否改革成拼音文字,需要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内继续研究讨论,但这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不是当前文字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文字改革工作包含三项主要的任务:(1)简化汉字,就是简化汉字的笔画和字数,以便利教学汉字和应用汉字;(2)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以逐渐统一汉民族的共同语言;(3)制定和推行一套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和帮助教学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以后,文字改革工作,在贯彻执行以上三项任务方面,有很大进展。首先说一说汉字简化工作。国务院于1956年1月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其中已经报刊正式推行的是汉字简化第一表所列二百三十字和从第二表及第三表类推选出的一百二十五字,合计三百五十五字。简化的字数不多,但因为这些字都是比较常用的,在语文教学方面,大大减少了儿童和成年人认字、写字的困难。除其中个别的简化字还有一些缺点外,绝大部分的字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各方面人士都感到方便。

另一方面,汉字简化也产生了一些流弊。有些人超出了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表”的范围,甚至任意创造新的简字,破坏了书写的规范,例如“舞会”写成“午会”,“书籍”写成“书借”,“乾隆”写成“干隆”。为了克服书写汉字的混乱现象,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必须把已经推行的和已经群众试用而尚未经报刊采用的简化汉字,从新加以审订整理,制成完整的简化汉字表,予以公布。在从新审订整理的时候,对于已经采用但有缺点的简化字,应该改为较恰当的简化字,或者保留原字。简化汉字表制定公布之后,应当规定在全国报刊和出版物上(古籍及其他性质特殊的出版物可以作为例外),一律采用,或者分批采用,以力求汉字形体的规范化。语文教师和出版印刷工作者应当密切注意,避免随意创造简笔字和书写错别字。

汉字形体的规范化并不会使知识分子,特别是书法家受到限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汉字的一个特点。汉字简化之后,书法家仍然可以依照各人的爱好,书写各种字体。但这究竟只是少数人的事,而文字是要为亿万人民群众所学习和使用的。从极大多数人的实用意义来说,规定简化汉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第二是推广普通话。1956年以后,中央和大部分省市都已经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在过去两年中,全国约有六十万中小学教师,受过北京语音的训练,全国中小学校,很大一部分开始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此外,通过广播学习普通话的有几百万人。初步经验证明,在城市中间和在中小学中间推广普通话,教北京语音,困难不大,群众是欢迎的。在农村中特别是在成人中推行,需要较多的时间,不宜要求过急。

汉语在语音、语法、语汇上,要有一个全民族通行的统一标准,以利于发展生产、普及和提高文化,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要使近六亿的汉民族,除了讲各人自己的家乡话以外,人人都能掌握标准语音,使用一种共同的口头语,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能要求在短时期内达到目的。现在这一项工作只是在开端,今后必须作长期的不懈的努力。还必须认识,推广普通话并不是就要废除方言,这是在客观上所不能办到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普通话和各地方言可以并行不悖,并且普通话应当尽量吸取方言中的丰富的生动的语汇,使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更加充实和发展。

第三,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语创制一套拼音字母,以利于学习汉字和汉语,这是六十年以来语文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所一致主张的。在北洋军阀时代由读音统一会制定的国语注意字母,以及后来的国语罗马字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都曾经作过汉语拼音的尝试。其中注音字母,在统一读音和辅助扫盲教育这方面,起过一定的先进作用,至今被用作语文教学和编辑字典的注音工具。注音字母的缺点是字形不易分辨,书写比较困难。解放以后,经语文工作者和全国各界人士的长期研究和讨论,最后才决定了以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作为汉语拼音字母,以代替原来的注音字母。现在由国务院公布的草案,完全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的声、韵母,拼写规则比较简便,成人和儿童,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教学,就可以掌握这一套拼音字母。有拼音常识的成年人学起来更快一些。

为什么不用别种字母而用拉丁字母来作为汉语的拼音字母呢?这是因为采用拉丁字母有许多方便。现代极大多数的国家采用了拉丁字母来拼写本国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一般都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符号;国际电信用拉丁字母作为电码。此外,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已经有许多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在打字、印刷及其他实用方面都比较便利。拉丁字母事实上是一种国际通用的书写符号,不是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所专有的。我们采用拉丁字母来为汉字注音,正象我们用公历、公里、公斤、公尺一样,和民族文化习惯并没有抵触,而对于促进我国和国际的文化交流有很大的便利。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主要是为汉字注音,来帮助识字和统一读音。有了这一套拼音字母,中小学生和初学文化的成年人,可以阅读注音的汉字读物,由认记少数汉字,逐渐认记更多的汉字。在扫盲教学中,可以帮助识字记字和辨音。此外,编辑字典、书目、索引以及电报、速记等方面,有了拼音字母都要方便得多。

汉字用字形来表达字义,操不同语音的人们可以用同一种汉字作为交际工具,这是汉字的很大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语言演变的结果,读音不统一,人们都用自己的方音来阅读文字,这样就妨碍了各地语音的逐步统一。汉字用了拼音字母来注音之后,不同方言地区的人们,学了汉字以后,就掌握了共同的标准语音。没有学过汉字的人,学了拼音字母,也就容易学会普通话,并容易认识汉字。拼音字母是教学普通话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拼音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是教学汉字和汉语的辅助工具,因此也是为要求学习汉字汉语的国内兄弟民族和国际友人所欢迎的。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本民族的文字,可以把汉语拼音字母作为共同的基础,这就有利于各族人民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沟通。在科学技术上,可以用拼音字母来书写术语和符号;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提高文化水平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创制拼音字母和规定汉字简化,这两件事的目的相同,都是为汉字服务,为了使更多的人们学会汉字和使用汉字。汉语拼音方案推行以后,学汉字的人是更多而不是更少了。有些人以为文字改革将使已识汉字的人成为文盲,这是极大的误会。当然,研究语文的专家可以使用拼音字母来研究中国文字的进一步改革,但是这是学术性的工作,不属于政府当前所推行的文字改革工作的范围,不应该也不会与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混淆起来。

文字改革和广大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文字改革的各种方案必须经过语文专家的反复研究,广大群众的参加讨论,经过若干时期的试行,才能推行全国。现在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是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总结了过去长时期中创制汉语拼音字母的各种经验,制成了原草案,从1956年2月起,就提请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各地方委员会,组织各界人士进行讨论,并且广泛征询了语文工作者、语文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士的意见,中间经过数度修改,然后由国务院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加以审订,到了上月间才将审订的结果提到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这个草案经过长时间的专家钻研和群众讨论,是比较成熟的,尽管方案本身可能还有一些缺点,日后在实践中仍然可以逐步修正。为了力求审慎起见,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把这个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讨论和批准,然后在识字教育、推广普通话、出版工作等方面逐步推行,这是完全正确的。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