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中共统战部,清华大学党委会、民盟、九三学社等开座谈会 讨论改变高等学校党委负责制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
1957.05.06


《光明日报》记者报道 中共中央统战部昨天(6日)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研究清华大学的共产党基层组织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关系。在座谈会上,提出了有关今后高等学校重大改革的三个问题:(1)改变高等学校的共产党党委负责制度的问题。(2)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在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要求参与学校领导工作的问题。(3)教授在高等学校里如何参与领导工作的问题。

在座谈会召开之前,中共中央统战部,清华大学共产党党委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市级组织、九三学社中央和市级组织,以及有关方面,共同组织了一个十个人的检查组,在清华大学进行约两周的检查,广泛地和各方面,特别是和民主党派成员以及无党派的教授们交换了意见。座谈会由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主持。出席的有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蒋南翔,民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刚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翼,民盟清华支部负责人,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士骅,九三学社清华支社负责人张守仪,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校党委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委员会、高等教育部的负责同志和代表等人。

关于改变高等学校共产党党委负责制的问题。参加检查小组的、九三学社副秘书长李翼,认为清华大学党委会管的事情过多,行政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老教授的力量发挥得不够,有“党政不分”的倾向。因此,必需切实加强行政领导。参加检查小组的、民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刚侯除同意李翼的这一个意见外,并提出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代表要参加校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参加检查小组的、清华大学共产党党委会书记、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则认为最好是在党委制的基础上,加强校务委员会。清华大学副校长、民盟支部负责人陈士骅,认为现在校务委员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翼说要改变以党代政的情况

主张加强行政领导系统的职权


李翼首先发言,认为清华大学在党群关系问题上虽然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党与民主党派、党与非党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座墙。老教授的政治积极性不高,不敢或不愿说话。“总起来说,党群关系是紧张的。”

李翼认为:学校的组织领导有五条线,即是党的系统,行政系统,工会系统,团的系统,民主党派系统。党的这条线,起了很大作用。今天看来,事情管得多了一点,对行政工作干涉过多,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这条线,因为党委管事过多,因而有人说是“虚线”。党由党的系统向下布置工作时,系主任都不是党员,系秘书多是党员,就只能直接布置到系秘书,实际上有一部分工作,形成了系秘书领导系主任的情况。系主任有不受尊重和未被信任的感觉。因而加强行政这条线是很有必要。而民主党派这条线,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因为民主党派组织在学校领导工作上没有起作用。他说:团和工会这两条线的情况,不甚清楚。他认为前三条线是有问题的。他建议:“今后要安排得恰当,要各得其所:(1)党内这条线,很重要,是一条粗线,但要党政分开;(2)行政这条线要大大加强,应该是一粗线;(3)民主党派这条线,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今后应该划上去,适当地参加领导工作”。他并说:“五条线平行是不对的,党和行政是两条主线。”


陈士骅提出两点尖锐的批评

民盟中央领导工作是“带病延年”

党外人士对工作只起了“保证作用”


陈士骅接着发言。他婉转而尖锐地对民盟的中央和市级组织以及学校领导提出批评,他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后,民盟中央一直没有具体办法的指示,中央领导同志的发言,也只是由刘少奇同志报告中摘录了几句而已,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没有一点具体办法。基层组织不知如何做,感不到组织领导。盟员们在学校基本上是以个人的地位起作用的。他说:这样的情况,是带病延年,焉能“长期共存。”他说:民盟中央必须改进领导工作,

接着,他认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学校里只是响应党的号召,起“保证”作用而已。没有参预学校的工作。他说:只叫大家起一种“保证作用”,在今天是不够了。必需扩大民主,使大家知道工作的前因后果。这样,是会使人们感到他的工作不是盲目的。

陈士骅的第二个意见,显然是针对着党的领导而提出的。


张守仪提出:要依靠教授来办高等学校

清华教授有被动工作之感


九三学社清华支社负责人张守仪,是一位女教授。她提出“主要依靠什么人办好高等学校”的问题。她说:“教好书,首是依靠老教授。但是清华的老教授,有些人有被动之感。近年来被动之感虽然减轻了,但还存在。”

她认为,必须设法改变这种状态


闵刚侯提出:①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和党组织地位平等,并参加学校领导工作②党群关系问题多,教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闵刚侯提出了具体意见。他说:“清华大学四位副校长,有三个盟员,八个系主任有五个盟员、二位九三学社社员,总务长也是盟员,讲师以上,盟员占了半数还多。党与非党关系,存在的问题是:(1)互相间的感情没有建立起来,非党同志感到党员高不可攀。大家有格格不入之感。(2)党群之间是显然存在着一座墙。(3)学校教授,认为在校务委员会上不好发言,因为拿出来讨论的,是党委认为成熟的意见。系主任有‘只能体会领导意图办事’之感。有人说:我们没有参与实际的排戏工作,而只是戏上场时,临时被拉来扮一个角色而已。(4)对党外人士的行政职权重视不够,系主任决定的事,若党尚未决定时,就办不通。(5)民盟组织没有地位,没有起作用。”

他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学校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提出的具体意见是:(1)今后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应和党的组织处于平等地位。(2)任务有三条:对学校工作起保证作用;实行“互相监督”;对高级知识分子起‘团结教育’的作用。(3)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要参加校务委员会。因为现在校务委员会的条例,只是规定党、政、工、团参加,就是没有民主党派。这是不合理的。


蒋南翔主张:在党委领导的基础上,加强校务委员会


蒋南翔发言,说了四个问题:(1)学校统战工作的情况;(2)工作上的缺点;(3)如何解决问题;(4)工作中的体会。

他认为党群关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情况,几年来是党群的距离缩短了。问题是进度慢了一些。

他说了工作上的缺点之后,着重的谈了学校的领导体制问题。他说: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有五种提法:(1)实行工会委员会的领导制度;(2)党派联席会来领导;(3)教授治校;(4)校长负责制;(5)党委领导制。

他认为,任何片面的提法,都要发生不好的作用。他主张在党委集体领导的基础上,加强校务委员会。并在这个基础上来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后来他又说:“校务委员会是采取多数决定问题的办法。若是不叫党委制,也可以。”

他又说:过去的校务委员会有形式的统一、机械的统一的情况,这是不好的。今后要改变这种情况。

对工作的体会,他提出了三点:(1)今后工作,要注意使大家各得其所,要注意发挥老教授的作用,也要注意培养年青教师;(2)要加强民主党派的作用,也要加强党的作用;(3)要求领导上对工作的规定,不要强求一律,各校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有灵活运用的余地较好。

最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也就党委制的问题发了言。


[注:章罗联盟中的一项阴谋,是鼓动高等学校的教授起来反对党委负责制。储安平在光明日报执行了这个阴谋,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消息。在这条消息中,就强调了对高等学校党委负责制不满的片面意见。并标出了“讨论改变高等学校党委负责制问题”的大字标题,做了第一版的头条新闻。人民日报对这个座谈会也有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附后),但在编排处理上和整个报道的基本精神上与光明日报完全不同。]


来源: 原载《光明日报》1957年5月7日,选自《批判光明日报参考资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合编,1957年9月。原题为:“中共统战部,清华大学党委会、民盟、九三学社等开座谈会 讨论改变高等学校党委负责制问题; 民主党派提出要确定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