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一面劳动,一面读书
《人民日报》社论
1957.06.05


一面劳动,一面读书,勤工俭学,对目前广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我们知道,勤工俭学的动人事迹,在我国历史上是很多的。隋朝的李密、元朝的王冕,都是一面替人放牛,一面读书。他们学习的成绩优良,被传为美谈。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员中,就有不少人在四十年前参加勤工俭学会到法国去,用半工半读的方法来求学。勤工俭学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国家需要青年学生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呢?国家需要学生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主要是成为优秀的有文化的工人和农民。因此,他们将来应该参加普通的体力劳动,并且要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抓紧对青年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年在求学时代不仅获得书本知识,而且受到体力劳动的锻炼,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同劳动人民共甘苦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老解放区的学校中,学生们就是一面劳动,一面读书的。这几年来,教育部门也一再强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对这一工作还缺乏具体的研究和领导,有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和空洞地讲道理方面。这就使有的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体力劳动,只重视书本知识。不少学生一味要求升学,当专家,当干部,不愿意参加工农业生产。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组织学生参加课余劳动,正是加强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但可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实际的生产技能,获得实际的生产知识,而且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光荣。目前各地已有许多学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加生产劳动,逐渐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和俭朴的作风,提高了对劳动的认识。河南省许昌第二初中有些家在农村的应届毕业生,通过生产劳动,提高了认识。他们写信给本乡干部,表示毕业后决心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做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根据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每年将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而要参加劳动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就是小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深造的学生,将来也是要参加生产建设的。因此,在他们的学习期间,让他们参加一些课余劳动,为以后参加劳动生产作好准备,这是很需要的。

提倡课余劳动,对学生来说,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学习和生活费用,减轻家庭和国家供应学生求学的负担。一个学生的学习花费是很大的,就以一个中学生来说,平均每年家里要拿出一百元钱。由于我国过去经济落后,解放后广大人民的生活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一部分劳动人民的生活还有困难,不可能有更多的余钱供给子女念书。国家虽然每年在教育事业中花了很多钱,并且设有助学金来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念书,但是也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根据目前有些地区的学校组织学生从事课余劳动的情况来看,收入还是不小的。河南省部分中学的不少学生通过课余劳动,就解决了学习费用和生活困难问题。如西平县一中的一个学生每周打一、二次鱼,有了收入,他就自动放弃了助学金。郑州第七中学全校七百个同学,去年一年课余劳动所得即达一万零四百多元,比全校去年八千六百多元的助学金总数还要多。由于有了这些收入,有些在学习费用上比较困难的同学不困难了,生活还有了改善,减轻了家庭负担,还有不少学生降低或放弃了助学金的要求。

学生在课余可以参加一些什么劳动呢?我们认为,离乡村较近的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并且为了比较容易解决膳、宿和农具等问题,尽量动员学生回本乡帮助劳动。这些学校可以在放农忙假以前,对学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和组织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农忙假回乡帮助劳动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回乡帮助劳动,并严格遵守当地农业社的劳动纪律和各项制度。同时学校还可根据学生家庭住址进行分组编队,指定各队、组的负责同学,与有关农业社取得联系,具体安排好学生回乡帮助劳动的时间、地点和农活,以便农忙假一开始,学生就可展开活动。在城市的学校,也可以和附近的工厂、基本建设工地,各种服务性行业,或者郊区的农业社取得联系,以便组织城市学生参加临时的生产活动。关于学生帮助劳动的报酬,学校应事先和有关单位研究决定。学校对学生参加课余生产劳动,应在可能范围内,配合课堂教学,从科学知识方面予以指导,使劳动和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参加课余劳动,一方面固然要靠学校、家庭主动想办法和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另一方面还要靠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他们准备劳动条件,使学生能利用假日参加一定的劳动。

有人担心,提倡课余劳动,会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我们认为,问题在于怎样很好地安排。课余劳动必须是在课余或假期进行,要严格遵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原则。安排得好,不但不会妨碍学习,反而会丰富学生的实际知识。广州市十五中学学生邝仕贞每逢假日就到理发店里做散工,或者在横街小巷摆理发摊,有时还利用休息时间给校内同学和教工们理发,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做些担泥、修路、推车等临时杂工。虽然参加社会劳动花去了他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并被团市委表扬为“三好”学生。这就说明,只要安排得当,参加课余劳动是可以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

对于参加劳动的学生,要根据他们年龄的大小、身体好坏等情况来具体安排。在青年身心发育成长的时期,适当地参加体力劳动,对他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要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不然会影响学生健康。因此,要使各地做好这一工作,还需要加强领导。教育部门应该及时总结和推广这方面好的经验,并注意纠正在开展这一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偏向,使学生真正能达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