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园地”编辑部认为:“党不懂文艺,不能领导文艺工作”
1957.03.08


新華社福州8日訊 “黨不懂文藝,不能領導文藝工作”;“你可以做一個好部長,可是不定能做一個文藝編輯”;“刊物最好交給個人或幾個人辦,黨委只要給錢給人就行”;“宣傳工作好做,按中央指示照抄照轉就行,文藝編輯卻是一個創造性的勞動。”這是“園地”(福建省文聯主辦的文學刊物)編輯部的一些編輯人員在出席了去年全國作家協會召開的文藝編輯會後發出的錯誤論調。在這種錯誤思想指導下,他們過分強調刊物的獨立性和文藝的特殊性,不聽從組織意見,獨斷專行。如編輯人員認為“園地”這個名稱太庸俗,象個墻報的名字,要求改名。省文教部認為名稱不是根本問題,主要是提高刊物的質量,因此未予同意。編輯人員對此時大為不滿,謾罵文教部“無理干涉”和部長“無知”,有的還提出罷工不幹了。不久,他們又擅自在今年2月號的“園地”上刊出廣告,聲稱7月份改名,並徵求刊名,應徵者給酬五十元。

“園地編輯部把很大的力量花在向北京、上海等地有名的作家拉稿上。他們收到詩人艾青來稿後,欣喜若狂,幾個人下館子大吃大喝,席間為艾青乾杯。他們在這篇稿子編後語中雲:“艾青的詩像水晶體一樣,沒有半點雜質。他們有以付出高價稿費拉作者的思想,如給詩人蔡其矯的稿費過高,引起作者來信表示不安。他們這種做法已引起北京某些雜誌編輯不滿,來信說“園地”是典型的崇拜個人權威的刊物。

在“園地”編輯部中,小資產階級情調甚濃,整治空氣淡薄。他們對各種集體學習和會議不感興趣,不願參加社會活動。部分編輯特別強調個人天才,他們認為自己的天才是自我努力所得,不是黨培養的。他們瞧不起自認為水平低的人,而對那些他們認為天才有天才的人,則以彼此吃、喝來交朋友,互相包庇,互相吹噓。有的黨員編輯也是如此。

中共福建省委對“園地”編輯部中的這些不健康情緒已有警惕,正在加強對他們的領導。(徐曉)


來源:新華通訊社編:《內部參攷》第2147期,1957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