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再谈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杂文)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 姚北桦
1957.05.00
(姚北桦:新闻班第三班第一支部学员;入学前为江苏《新华日报》副刊主编)
[原编者按:他的“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一文,在“新华日报”副刊发表后,马中青同志在“新华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加以驳斥,指出姚北桦对曾任江苏省委书记某负责同志等的批评,是恶意的污蔑和攻击。
当时,姚北桦见了虽然怀恨在心,但因“社会气候正常”,不敢妄动。至今年大鸣大放期间,他见一群群的牛鬼蛇神,先后粉墨登场,他那夹了好久的尾巴即刻翘了起来。于是隔了四个多月之后又着手写了这篇“再谈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
在这篇杂文中,除了冷潮热讽马中青同志外,并认为他笔下的“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者,“是指一般性的社会现象”,即一般领导干部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官僚主义者”。而且,攻击、污蔑得很不够,甚至“还没有击中要害”。这篇杂文写好后,没有寄出。其内容摘要如下。]
再谈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兼答马中青同志
“今年年初,在学习‘八大’文件的时候,读了上面一段话(按:指邓小平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某些党员正在滋长着官僚主义倾向的一段)。一面读着,一面想着,于是眼前好像有很多熟悉的官僚主义的面孔在幌动:有的是辛辛苦,忙忙碌碌;有的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的是张牙舞爪,盛气凌人;有的是客客气气,冷冷冰冰……。后来,在小组会上,我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前面三种官僚主义,由于态度明朗,久为世人所熟知……’。”
“我就以‘客客气气的官僚主义’为题,写了一篇杂文……。”
“现在回头看起来,这篇东西显然是很不深刻的……。我只指出这种现象,最多也不过通过历史的类比,指出这种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并没有真正击中要害的短文,也已经引起了某些同志的不满,马中青同志以‘与人为善,治病救人’为题,在‘新华副刊’上对我提出的公开批评,大概就很能代表这种不满的意见。”
“我以为……任何一篇杂文……都是泛指某种一般性的社会现象。虽然这种现象终究也离不开人,但它的范围绝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某几个人……。”
“于是马中青提出他的看法说:‘我不认为高空蔚同志……的批评态度是善意的,积极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二:其一,‘为什么要把那些犯官僚主义病害的领导同志,划分为‘貌似和易近人,而实质上冷冰冰’……的官僚主义,和‘张牙舞爪,一眼就看穿的官僚主义’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其二,是认为我不该把我们今天的官僚主义和旧社会的官僚主义,说成‘有某些相似处’。他并且以斩钉截铁的口吻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反驳马中青同志的这两条根据,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第一,为什么要给官僚主义现象分类呢?因为世界上同一种事物、现象,往往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如果在生活中,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只有一种,也像我们的某些文章一样‘千篇一律’,那倒也简单。但可惜官僚主义偏偏有‘形形色色’,……。第二,……。”
“既然反驳马中青同志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为什么又拖到现在——时隔四个多月之后才写这篇答辩的文章呢?原因自然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从那个时候以来,我们的思想都在激烈地发生着变化。……过去有意无意总想为官僚主义辩护的,现在在群众的大鸣大放之中开始醒悟了。……
“争论,是没有重提的必要的。但官僚主义却必须大反特反——而且不论是客客气气的也罢,张牙舞爪的也好,统统要反!在这一点上,我的态度还是丝毫不想改变的。”
| 来源: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部办公室印;共印1800份,发全校学员和有关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