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右派言论——“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电力部 刘时中
1957.05.31


(刘时中:电力部北京电力设计分院专家工作室翻译)


一、对共产党领导的看法


“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他还说这是毛主席在上海高干会议上说的。

党员靠党的威信吃饭,有的科长就是靠党的威信当上的,如王明理主任就是。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每个室都要放上一个像王明理这样的政治主任。

专家工作室的宗派主义不仅耀眼,而且刺眼。各级大小领导都是党团员,只非党团员屠大鲁一人是小组长,後来王明理也无理地把他撤职了。(5月31日刘在院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

核心组形成了宗派集团,有人说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指王、林、倪、金)的手里,可见人们对这一宗派集团的核心组是多么恨!(摘自大字报)


二、对共产党组织和党、团员的看法


有些党员德薄才少,居然也当上了领导,彷佛党团一生下来就是做领导的命,如王明理才低德薄,他的领导方法就是采用压制和打击别人的手段,而上级却把他当作宝贵,听说他还是院里的得力幹部。又如尤扈栋,毛未干翅未硬,业务和组织能力低,也被提为口译组组长。再如管理组长张书昌,领导瘾很大。

党员享有特权,已是理所当然,是享福在前,吃苦再说,这里还不能说是吃苦在後,像国民党的裙带风,如某某某,及某夫人出国等。

专家工作室在王明理及林作英领导时期,是黑暗时期,他们不是领导而是统治。在他领导时期,就如像解放前的茶铺,“休谈国事”一样,不然一阵风刮过去後,你就要遭整。

把党团员的“员”字当作了“德”字,如要进行文字改革,他们就会以“员”代“德”,而取消德字,有员就有德,无员就无德。对“员”和“德”同等看待,这是违背词的规格,是不经分析,违背事实的宗派主义。

党员有特权思想应怪领导,是领导在培养,先党後团,例子不多讲。党团员没有一个好东西,坏事都是他们干的。

专家工作室之党员,是不可敬又不可亲,党员脱离群众,以王明理主任为首闹宗派。王明理以林作英(党员)和金宗煦(团员)等为亲信人物,对群众不信任。群众不吃香,群众受压制,要给民主,让群众发言。

党内党团员就是有德,群众非党团员就是缺德,如问志发和罗月明,因为他们是党团员,所以一等奖是法定的。某某某善于向上级献媚。室内领导衡量人之德,把党团员和白板截然分开,应该让白板活下去,群众在今天才能在困难的处境下发出自己的呼声,使心胸为之一快!

室内对提反对意见的同志给予压制和报复,过去往外调人大都是爱提意见的,如某某就是被挤出去的。党团员和群众之间是有洪沟的,因为我们群众受到不信任,歧视、监督和压制。

党吸收党员是有问题的,凡是多与领导接近,盲目服从能体会领导意图,不提反面意见的,就能入党。我不知道问志发是怎样入党的,我认为他就是一个讨好领导,拍马屁的人,这种人很红,如某某某也是这种人,入了党,又去东德,回来就当上了技术处处长。

专家工作室的主要问题是宗派主义,片面理解“德”,认为党员就是最有德的,其次是团员,群众呢?是无德或缺德,甚至对群众估计得太低了。平时很少帮助群众,对党团员则照顾太多。(摘自大字报)

专家工作室领导的本位主义:室里群众愈少愈好,党员和积极分子愈多愈好。(摘自大字报)

文娱活动也闹宗派,室内院内的发放剧票,舞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票时,往往是先党员团幹部、後团员,无人要了才到群众。王主任的领导原则是既分清层次又考虑亲信,既先党员後团员然後群众。(摘自大字报)


三、对争鸣和反右派的看法


5月5日小组会上有人提出大字报上有些地方不合实际情况,应弄清事实,刘时中接着说:“目前不是把事实弄清楚,目前是放的时候,有些出入也不是主要的,如果现在争下去,必会影响到放和鸣”。

人民日报社论发表以前,刘时中在会後说:“大字报上的漫骂也是正常的,因为过去他们(党团员)把人家(肃反对像等)整坏了,人家再不能过和风细雨的生活了。”

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後,刘时中一再在会後和小组会上说“人民日报社论发表过早,这样群众就有顾虚了,影响鸣放”。

“对不对的意见,在放的阶段可以不争,应掌握原则。”会上有人提出:“有放就应有争,争不等于压”。刘接着又说:“我也同意争,但要放到一定阶段才争”(6月19日刘在小组会上说)

批判右派,对某些认识不太清楚的同志,会影响他们的发言,再提意见有顾虚,怕给扣上右派帽子。(6月21日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四、对肃反运动的看法


杨院长所作我院肃反工作总结报告有些公式化,把成绩太夸大了。我院肃反斗错了人,如53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给斗的,这岂不是和人民开玩笑。报告中所讲赵志铁为反革命分子的理由也不充足。

肃反成绩很大,可是问题也不少,有错斗的是不应该的,没有什么根据就斗,把历史问题看成敌我问题,把一些是非问题也看成是敌我问题:如果某××真是反革命,他不敢大胆的说“工会是特务机关”错斗了应检查,对肃反的成绩和错误应适当的作出结论,我认为杨院长的总结把成绩太夸大了,错斗了应该恢复名誉,如某某人就是一例。(以上是6月5日在小组会上的发言摘要)

肃反工作,有的幹部不能掌握政策,有主观主义所以有偏差。另外在肃反中有人只会拍马,阿谀和奉承,看领导之风行事,其实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5月31日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如果在肃反之初,作了充分准备和了解,那我们就不会犯这样严重的错误,错斗这些人(估计占50%),现在有机会来处理肃反的善後问题,对纠正错误是很有帮助的。(6月14日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来源:《想一想,对不对》第二集(电力工业部整风办公室编印,195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