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给《戏剧报》编辑的信
北京市 吴祖光
1957.06.13
编辑同志:
收到第十一期的“戏剧报”,把我的一篇发言纪录“谈戏剧工作的领导问题”看了一遍,我觉得我有必要自我批评一下才好。
文中有一段我谈到这些年来我们舞台上只剩下几出戏在“苟延残喘”,我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的文字来加在戏改干部的头上了。
这样的说法我自己越看越觉得不对头。造成戏曲舞台上节目稀少的景况有许多客观原因,结合这次党内整风正是为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戏改工作在内的好好地彻底地进行一次检查的机会。我们广大的戏改干部同志们依据政策办事,这些年来艰苦备尝,而且亦不是没有成绩的;譬如全国的戏曲演员及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政治水平的提高等,某些节目或是改编或是创作的受到观众的欢迎等等都是事实。即以领导而言,缺点固然有,优点亦不容抹煞;我所引用的八个字不免过于笼统和粗暴,成为一棍子打死人的闷棍了,因此我感觉非常不安。
因为这是那篇谈话中最显而易见的错误,所以特别提出请留给我一块空白的地位容我检讨一下。其他的意见虽然亦是不成熟的,但却不必多作解释了。
此致
敬礼
来源:原载《戏剧报》1957年12期。摘自李辉编著《依稀碧庐——亦奇亦悲“二流堂”》(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