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从此天下多事(杂文)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 姚北桦
1957.05.00


(姚北桦:新闻班第三班第一支部学员;入学前为江苏《新华日报》副刊主编)


[原编者按:这篇杂文写于1957年5月初旬,写好后没有寄出去,反右派斗争中自己交出。在这篇杂文里,他嘲笑党的领导干部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庸人。又把当时的形势加以渲染,惟恐天下不乱,说共产党的周围有火,现状并不美妙等,以此暗示党已经腐朽,已经没落。以下是这篇杂文的全文。]


报纸上、会议上开始大放大鸣以后,有些做负责工作的党员干部,听到各方面的议论纷纷,感到忧心忡忡,认为“从此天下多事”,工作不好做了。

“从此天下多事”——那么在没有大放大鸣以前,在矛盾没有被揭发暴露以前,在火还被纸包着的时候,天下就是太平无事的么?大概是吧。在不少同志的心目中,周围的世界本来宁静得很,美妙得很。每天上班、下班,开会、散会,发指示、做报告,一切的一切,原是安排得那么舒适、妥贴、习惯。每到月终、季终、年终做总结的时候,成绩和优点照例是基本的,缺点和错误总是次要的,难免的。……既然如此,“你们要找还能怎样呢?该做的事情我不是都已经做了么?至于缺点和错误,我也承认有那么一点。但事情总要慢慢来呀!”

有着这种精神状态的同志,在一旦感到别人扰乱了他的平静的生活的时候,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经不能沿着旧日习惯了的轨道进行的时候,便不免忧虑起来,这是并不奇怪的事。他们早已安于现状,安于自己所做的一切。而现在突然有人跑出来,向他们大喊大叫地说:现状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美妙!你的周围有火!——听到了这样突如其来的议论,能够不感到大吃一惊么?

应当承认,我们有不少同志(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革命意志的确是衰退了。在和阶级敌人一刀一枪作斗争的时候,我们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汉。如果说是“多事”,那时候正是“天下多事之秋”。在旧社会的人们看来,正是一批好“多事”的人。我们不怕“天下多事”——如果说“天下多事”是社会大变化的表现,是新的在生长、旧的在衰亡、新与旧正在激烈斗争中的表现,那么,我们不但不怕天下多事,而且欢迎“天下多事”。那个时候,是谁害怕“天下多事”呢?是衰亡的腐朽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没落,意识到自己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因而不仅安于现状,并且总想牢牢地保持住现状,希望整个的社会,也像他们的生活一样,陷于停顿状态,陷于沉沉欲睡的状态之中。当然历史的行程,是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愈害怕天下多事,天下愈加多事。他们愈想用纸包住火,火愈是以燎原之势地蔓延起来。自古至今,历史就是这样演变着的。

共产党代表人类最有前途的阶级,共产党所进行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还处在最年青的时代,因此,共产党是最不怕变化,最不怕“天下多事”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些人——革命意志有了某些衰退的人。衰退和安于现状总是结合在一起。而安于现状,又总是和看不见矛盾、掩饰矛盾、甚至害怕矛盾分不开。我们不是腐朽的阶级,但是在我们的思想中如果有了某些腐朽的东西,而又不能自觉地加以清除,那么害怕“天下多事”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这倒是的确值得我们深为警惕的事情。


来源: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部办公室印;共印1800份,发全校学员和有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