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反对统购统销政策(一)
中国人民大学 韦齐 李德 张炳钧 崔志敏 何世芬 方炎火 单思良 张诚
1957.05.00
“党在确定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没有很好的考虑下边的实际情况,留下的粮食群众不够吃,县里组织一个能食的东西展览会,说‘金描头’(野菜名)也能吃,引起群众非常大的不满,说国民党在时也没叫我们吃这些东西。所以‘官逼民反’我们有300多人暴动了……后被镇压了,因他们拿的是棍棒,我们饿死了不少人。群众很义愤,说毛主席给我们带来没有什么好处,要我们饿肚子……过去喊毛主席万岁的,现在不喊了,挂毛主席象都撕掉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和党的教条主义的搬苏联经验——‘余粮征集制’现在统购统销工作亦不好——按口留粮不合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生 韦齐)
“1.统购统销实质上是国家对农民的剥削;
2.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没有余粮,因而不能发展副业生产;
3.反对统购统销政策,认为国家从中征收了‘间接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生 李德)
“自由市场的开放,我认为不仅要开放,并且要大力宣传,决不可盖起来,不能管的太紧,太紧太死就会管没了。我提出了对社会上现实生活不满,市场供不应求,对于各种包而不办的措施不满,有的同志批评我是落后,我不满意,这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存在决定意识的,总之现时生活告诉给我们是不好的,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由于管理过死过严,使正常的贸易中断,由于实行各种统购禁运,这样中断了城乡正常贩运,对于自由市场的开放各不一致,有不同的认识,各地有不同的限制,这样使交流还是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我认为这种限制应当取消。再一种情况来看,是生产减少了吗?是人口增加了吗?是管理不善吗?但为什么买任何东西都要排队,并且在粮食问题上,吃饭要用粮票,限制了人的生活,这是历史上都没有的事情,我们知道八年抗战是很艰苦的,支付的战费很大,都没有这样的供应紧张,而今天则出现了供应非常紧张。对粮食供应紧张,我非常不满,解放前减产人口也不少,什么都够吃够用,今天增产的情况下,还紧张,这主要是由于包而不办的结果,是由于计划不合理,把价值法则过早的排挤之后,自己又跟不上去,自然就不能满足千百人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学生 张炳钧)
“统购统销就是糟透了,农民生活苦的很,再下去要发生宋景诗那样的暴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资料员 崔志敏)
“统购统销造成不少农民自杀,饿死,闹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何世芬)
“统购统销工人、大学生吃粮没有限制,而农民是绝大部分吃不饱,每人每天只有一斤米,这怎能吃得饱呢?农民表面讲好,实际是不满。”(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学生 方炎火)
“粮食统购统销不是购余粮而是购口粮,并且是强迫命令的。说农民自愿卖粮是瞎话,这比以前还不如。上面很好,下面乱搞,农民上吊的,跳井的都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单思良)
“统购统销政策上犯了错误,许多地方有饿死人的事情,自杀的也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公务员 张诚)
“统购统销存在严重命令主义,干部强迫农民卖粮,某些农民卖完粮后没饭吃逼得自杀。粮食和棉布供应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面宣传粮食和棉布增产了,一面又说棉布和粮食不够用,这里是否有虚假情况?”(中国人民大学 大字报)
| 来源:《高等学校右派言论选编》(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1958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