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公安部批转十一局《关于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和《关于1961年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1961.12.19;公发(61)124号
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
公安部同意十一局《关于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和《关子1961年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这两个报告中所提的措施是可行的。请你们发给所属劳改单位,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执行。
去年冬季以来,为制止劳改单位发生非正常的病亡问题,曾经提出过很多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至今仍有某些地区未能基本扭转过来,而且去年有些死亡较少的地区,今年反而有了上升,这是一个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不能稍有忽视。各地务必从组织机构、物资供应、生活卫生及劳动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把目前体质弱、病亡多的情况迅速扭转过来。
劳改农业的发展,应当分三步走,第一,在今冬明春,主要进行休整,集中力量使病亡减少,恢复体力。同时,要使耕畜增膘复壮,对农机具进行彻底检修,以及切实做好其他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以便为明年的增产创造较好的条件。第二,从明年开始,主要是对现有农场进行整顿、提高,并根据实际可能,适当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产,力争三年内,按全国平均计算,达到粮食全部自给。第三,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再根据当时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量开荒,以便为国家增产更多的商品粮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产品。
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座谈会纪要由十一局下达各地参照执行。
关子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1961.12.19
公安部在十月四日发出关于三类分子疾病死亡情况的通报后,我们根据杨副部长指示,在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召集了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浙江、四川、青海、湖南、湖北、山西等十省劳改局局长,对当前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座谈。现简要报告如下:
去年冬季以来,各地对防止和制止三类分子中发生大批病亡的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了艰巨的努力,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少劳改单位又产生麻痹松劲情绪,某些措施很不落实,病亡情况尚未根本扭转。
一、目前死亡的数字,比去冬今春已有很大下降,但绝对数字仍然很高。今年第三季度的死亡数字比一季度下降60.5%但仍比一九五八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而且去年死亡较少的十九个地区,今年就有十一个省、市此去年同期的死亡率增长。同时,还有十二个地区,今年一、二季度死亡数虽逐月下降,而到三季度又有回升。
二、病号仍然很多,而且有增加的趋势。仅据十六个省、市的统计,发病率即为11.5%,有九个省、市第三季度发病率此第二季度增长。据调查,实有病号比上述报告数字多得多,基层单位把较轻的病号,当健康的人投入劳动,这是农忙以来病亡回升的生要原因之一。
三、体质普遍瘦弱的情况,大部分地区开始好转,一般体重增加二至五斤。但是,仍然没有恢复正常状态。目前一般较强的劳力,体重都在九十斤或一百斤左右,比前几年弱得多,如果在生活、劳动管理上稍有疏忽,即会成批发病或死亡。
体质弱、病亡多的情况,为什么没有彻底扭转呢?主要原因,是由于物质供应、生活及劳动管理、组织机构、干部思想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全面解决。
一、关于物质供应问题
1.目前大部分劳改工业单位和一部分劳改农业单位的粮食定量,已按国营工业和国营农场同工种定量供应,也有一部分由县规定标准和供应的工、农业单位,定量过低,一般在三十斤以下或二十斤左右,这些单位波有超产奖励或补助粮,也没有自种地,只是发多少吃多少,尤其在农忙季节和从事矿业生产的重劳动,不能满足最低需要。
2. 付食供应仍有很大困难。食用油每人每月只能供应一两左右,甚至不少地区,从去年以来没有吃上一点油。蔬菜问题还有不少的单位没有解决,每天吃菜只在半年以下。
3. 被服鞋袜供应不足,尤其农业单位,困难更多。今年冬季的问题,虽已基本解决,但从明年、后年的供应来看,问题很大;库存已用完;旧有衣被几经缝补,可以继续穿用的更少了;新捕或收容的三类分子多是随身穿着,没有任何机动余地(过去有的地区曾让三类分子向其家属要衣被,现在也要不到了)。因此,仅靠国家按一般定量发给棉布,不能解决这种特殊需要。
4. 医药很缺,许多单位连急教药品都没有。饮食燃料也有些地区发生很大困难,有的单位做不熟饭,喝不上开水。
5.由于压缩工业加强农业,需要新建很多住房,投资和建筑材料发生很大困难,现在仍有一些犯人住临时草棚或工棚。
二、关于组织机构和生活管理问题
目前,多数地区在生活卫生工作上,由劳改局(处)到基层单位都没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经常性的工作,住往形成无人负责的现象。劳改单位为生活服务的零星摊子很多,诸如粮秣被服仓库,医院、卫生所、病号队;食堂、供应站、付食品生产队(或加工厂);被服加工厂、拆洗缝补组、房屋维修队(或组);以及理发室、澡塘等等,由于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工作很混乱。同时,仍然有些单位片面强调生产,忽视改造,不严格执行按体力分配劳动任务的规定,每日劳动时间还是十一、二小时,甚至十七八小时。
三、关于干部思想问题
不少的劳改工作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不全面的看法,妨碍生活卫生工作的加强。主要思想是:在劳改机关关押或管理的都是反革命、坏分子,死一个少一个,减少麻烦,我是革命干部,为反革命、坏分子的生活服务,就是失掉阶级立场;现在强调抓生活,将来反我的右倾怎么办?由于存在这些错误思想,以及有些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病亡情况稍有好转之后,即产生麻痹松劲情绪,致使许多措施不能落实和不能巩固成绩。河北省去年冬季病号很多,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各地大致相同,但死亡很少。他们介绍了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省厅领导决心大,逐级打通干部思想,上下认识一致,行动有力,措施落实。因此,局面扭转很快。这就说明了解决干部思想问题是最根本的关键。
到会同志,在具体分析了情况和问题以后认为:生活卫生工作,是当前正确执行政策、促进改造、推动生产的重要关键,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由于已经有了经验,只要思想重视,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劳改单位的生活卫生工作,目前体质弱、病亡多的局面,完全可以逐步的迅速的得到彻底扭转。应当采取的基本办法是:
一、今年冬季,除切实执行十月四日“公安部关于当前三类分子疾病死亡情况的通报”中规定的措施以外,还应下决心实行一次休整,使体弱的进行恢复,有病的加强洽疗,以切实防止今冬明春再度发生大批的非正常死亡;还应切实整顿和加强劳改、劳教单位的工作;适当进行冬训教育,为明年的改造、生产工作创造比较有利的条件。
二、鉴于劳改单位的生活物资供应,带有供给制的性质,而且三类分子的人数较多,需要量较大,在目前整个物质供应还存在暂时困难的情况下,全部采用调整供应指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对于国家按定量供应不足的部分和劳改单位特殊需要的部分。在不影响完成国家规定的生产任务的原则下,采取统筹规划,生产自给的方法比较适宜。因为,这个办法可以迅速的从根本上解决最低限度的物质需要。
三、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生活卫生工作的专职机构,加强管理工作。即使物质条件好,管理不好,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同时,必须加强领导,解决干部思想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很好的创造物质条件和加强管理。
为了能够很好的实施这些办法,经过会议讨论,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改单位生活卫生工作的措施”,现一并送上,是否可行,请审查指示。
关于一九六一年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1961.12.24
现将劳改农业生产情况和问题报告如下
一、粮食生产
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八百二十六万亩,比去年扩大百分之八;粮食总产量预计十二亿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九。过去发展农业较慢的辽宁、山西、安微、贵州等省比去年增长一倍左右。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按满打满算,全国劳改农场已经作到三自给。但是,按照农场必须为国家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粮的任务来看,还做得十分不够,如果包括劳改工业单位总算账,各地粮食生产自给的情况,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已经全部自给或一、二年内即可全部自给的有黑龙江、内蒙、湖北、北京、青海、江西、广西、吉林等八个省、市、区。这些地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尽速达到自给的基础上,为国家增产更多的商品粮食。(二)经过努力,可以争取在三年内达到自给的,有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辽宁、福建等十三个省、市、区。这些地区应根据实际可能积极开荒扩种,提高单产,力争提前达到自给。(三)以经济作物为主或开荒扩种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薄弱的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广东、陕西等六个省,在三年内还不能达到自给。这些地区也应当尽力提高粮食自给的程度。
今后三年,如能每年开荒一百万亩,到一九六四年耕地即可由现有的一千二百万亩,增加到一千五百万亩。其中按粮食作物面积一千万亩左右,平均亩产二百斤左右计算,粮食总产量即可达到二十亿斤。这样,全国劳改工、农业单位算总账,就可以不让农民负担三类分子的口粮了。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合理调整劳改工、农业比例。过去多数省投入农业的劳力太少,影响了粮食生产。今年下半年以来,有的省作了调整,但有的省还未调整,应继续抓紧调整工作,充实农业劳动力,扩、建农场,坚决贯彻劳改生产以农业为生的方针。
(2) 扩、建农场必须勘测规划,统筹安排。几年来,个别省在扩、建场工作上有盲目性,由于土质差和水利等问题不能解决,开的很多荒地又撂荒了,造成很大浪费。河南今年在扩建场工作上作的较好,他们经过勘测土地;安排口粮;然后再把撤掉的工业单位,原班干部、劳力、设备和资金等全部搬去办农场。这样作的好处是:上马快,今年新建五个农场、接收两个农场,共扩大耕地十余万亩;较易克服设备、物资等困难;并且人熟,避免了某些混乱现象和三类人员非正常的病亡。
(3) 必须合理安排农场作物生产的比例。劳改农场必须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在农场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力争为国家增产商品粮。因之,粮食种植面积一般应在60^-70%左右。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场,也应该在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播种一定比例的粮食作物,力争作到农场粮食自给。在安排作物品种上,应当由农场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全面照顾,不仅要考虑人吃、马喂;还要照顾烧的、用的等方面的需要。
(4)认真解决水利问题。近年来,全国劳改农场每年都有数百万亩耕地因旱、涝灾害减产、失收。主要是水利工程和排灌设备不配套。在沿江滨湖地区,一般排灌设备不足。江西今年由劳改工业支援了二千多马力的排灌设备,新建和扩建扬水站十座,扩大种植面积二万五千亩,基本战胜了先旱后涝的自然灾害,保证了亩产三百斤的水平。其他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跟上,有的开了荒,缺乏水源,有的有水源没有渠道,或土地没有平整,不能发挥水利效益。这些地区必须积极寻水源,筑渠道,平整土地,力争成龙配套,扩大灌排面积,做到保种保收。
(5)大力解决肥料问题。近年来,劳改农场的施肥水平逐年下降,特别是去冬最差。多数地区施肥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缺肥;缺运输力。当前我们主要依靠人畜粪、沤肥、熏肥、杂肥等。这些肥源农场到处都有,应经常发动全场人员随时随地注意收集。可制定适当的奖励办法,鼓励大家积肥。为了减少运输,应大力提倡田间积肥,地头养猪等办法。还应大力推广种植绿肥作物。必须在作物种植上认真注意合理轮作倒茬,培养土地肥力,既要种地,又要养地。
二、经济作物生产
劳改农场的经济作物生产,几年来有很大发展。但不少地区在完成国家经济作物生产任务外,对积极设法解决劳改单位生活必需物资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注意,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困难。(一)在副食品方面,农场吃菜问题一般已经解决,但不少农场食用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今年有些农场以中队食堂为单位,划出菜、油生产自给地,统一经营,各队包干,多收多吃,效果很好,各地可以推广。(二)在衣、被、鞋,袜等方面,也可以做到部分自给。湖北、江西等省今年种棉的劳改农场,按照当时规定,每人平均留自用皮棉一斤半,出售棉花还奖有布票,除农场自用外,还支援了劳改工业单位,解决了部分衣被问题。不适宜种棉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蚕丝生产,采集野生纤维,以及其他出口的农畜产品,用以换布、换棉。河南今年就是以出口物资换布等办法,解决了部分穿衣问题。(三)芋叶在很多劳改单位都很缺乏。有些农场利用“十边地”种芋叶,就做到了自给自余。这个办法应普遍推广,但要注意掌握集体经营,产品归队,由队统一分配的原则,不准三类分子借此自由活动,以免发生意外,不利改造。(四)至于糖料和某些药材等,各地也应根据病号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力争自产自给。
三、畜牧生产
全国改造农场的畜牧生产,除猪比去年减少七万二千余头外,其他均有程度不同的增长。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大牲畜发展很慢,今年只增加了百分之零点七,耕畜严重不足。改造农场主要依靠人畜力耕作,但全国仅有耕畜十四万头,平均每头负担耕地达八十亩。甘肃、北京、湖南、山西等省、市畜力尤为紧张,平均每头负担一百五十亩以上。猪的头数减少是很不合理的,主要是死的多、养的少。今年上半年就死亡十三万九千余头,为同期繁殖数的百分之五十一点七。按现有存栏数计算,全国平均余二十六亩耕地才有一头猪(57年二十四亩一头猪),如按每头猪肥田两亩计,仅能解决约十分之一耕地的肥料。甘肃、青海、江苏等省养猪最少,每一百亩至一百七十亩才有一头猪。产生这些向题的原因,除几年来农业歉收,饲料困难外,主要是在思想上忽视了发展耕畜和养猪积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管理体制和责任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农场把农业队和畜牧队分开,畜牧队不种饲料,农业队不养牧畜。这样,就造成农业队积肥困难,影响增产,畜牧队饲料困难,增加死亡。耕畜,中队只管用,不管养,再加缺乏责任制度,对三类人员控制不严,事故不断发生。因此,(一)必须明确今后相当时期内,劳改农场仍然是以人、畜力为主,必须奖励繁殖耕畜,解决农业动力不足。当前要做好大牲畜的越冬、增膘复壮工作。(二)耕畜应该固定在中队饲养、使用。(三)中队既要种地,也要养猪、养禽、实行农牧并举方针。这样,就更便于饲料和肥料的自给。(四)实行饲料专种、专贮、专用。江西省把饲料基地划给饲养组,由饲养组包干负责的经验可以推广。(五)要认真整顿饲养员,加强管理教育,建立健全包干专责制,严防三类分子破坏。半适当实行实物奖励制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 工副业生产
几年来,劳改农场贯彻了多种经营的方针,建立了很多农产品加工、机具修配等工副业,对促进农牧生产,繁荣农场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从目前看,主要问题是:有些农场由于集中力量大抓农业,对发展多种经营重视不够,因之,有的农场收入减少,资金周转不开,影响了农场的生产和正常的生活,因此,各劳场改农必须在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因地因场制宜,有计划地发展与农牧业有关的工副业和渔业生产。农产品应力争自己加工,小农具等应自己制造,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用品和食品,如肥皂、手纸、蓑衣、草帽、草鞋、酱菜、油、糖、被服等,都应加工、自制,以便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满足农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争取在各方面作到自产自给。
五、劳改工业单位的副食品生产
今年工业单位共建立了约二百余个副食品生产基地,耕地二十一万余亩,解决了部分吃菜问题。今后,劳改工业单位菜、油等副食品自给问题,应作为一条长期的方针,各单位可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搞副食生产的劳力可占总人数的10%左右,目前开工不足的单位,还可用更多的劳力,继续扩大现有副食品生产基地,实行以菜为纲,相应的发展畜牧生产,逐步做到菜、薯、豆并举,力争一、二年内做到菜、油、肉等副食品自给。
六、机械化问题
全国劳改农场现有拖拉机四千问题是:管理不善,使用不好,缺乏配件,修配设备不全,并且机具老旧,现有拖拉机约有四分之一已到报废程度。因之,利用率很低。为此,(一)为便于修配使用,各种不同牌号的施拉机,应按地区分类集中,必要时也可在地区之间加以调整。同时,应指定适合条件的劳改工业单位,分类制造配件,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修配厂。拖拉机的使用不宜零星分散,应按地区集中到适合机耕的农场,作为发展机械化的重点。(二)今年冬季,应对农机具全面进行一次检修,以便为明年的生产作好准备工作,同时要迅速建立、健全机务管理制度。农场可建立拖拉机队(站),固定专人使用,固定包耕任务,不得随便调用。机器检修、保养等都要有一定的制度,并应以拖拉机队(站)为单位,单独核算,自计盈亏。(三)大搞工具改革,提高半机械化程度,解决季节差工问题。黑龙江等地,每年脱谷时间拖的很长,劳动强度很大,今后应增加脱谷设备,并大力研究改进脱谷机械和脱谷办法;南方地区主要是夏收夏种劳力紧张,今后应重点购置和改草收割、播种等工具。(四)交通运输工具也是一个很大问题。据湖北沙洋农场估算,全场今年运输量共二百四十万吨,现有运输工具只能完成四十八万吨。有些新建农场运输更困难。因此,除充分发挥现有动力工具的利用率外,主要是解决畜拉、人推的工具;有水利条件的(如滨湖地区)应大力利用河纲运输。(五)各省、市、区劳改局、处,应继续做好劳改工业支援劳改农业的工作。有些省采取厂、场挂钩和分片包干等办法,从工厂调出一些车床等物资,充实农场机修设备,同时,为农业直接修制各种农具;或组织巡回修理组,为各劳改农场修理机械。这些好办法各地可以推广。
七、农场的体制和管理问题
劳改农场的领导问题,有些省的直属农场存在省和地方的多头领导;少数地区还有县(市)办劳改农场的现象。层层布置任务,农场无所适从,更主要的是制弱了对罪犯的专政,影响了改造工作。除按中央规定,坚决撤掉县(市)办的农场外(其中土地较多的不要丢弃,可作为劳改工业单位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对于省直属农场也应统一由省公安厅领导。最近河南、广西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河南省委已正式决定,省属国营和劳改农场的生产计划、财务、经营管理、干部等全部归省统一领导,农场产品也由省统一征购,地方党委只负责政治思想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地都可请示省委研究试行。仍由县(市)进行征购的劳改农场,可以采取大包干的办法,一次包定,如无特殊情况,几年不变。
目前劳改农场内部管理体制,一般实行场部、大队、中队三级管理;或场部、中队二级管理。主要问题是,很多农场的中队规模过大,一般三百至四百人,甚至有七百至一千人的中队,很不利于管理和改造犯人。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中队是改造犯人的基层单位,必须根据便于改造,便于安排生产和生活的原则进行编制,一般以一百五十至二百人左右为宜,个别由于生产需要也不要超过三百人。应加强基层中队的干部配备,一般应设正副队长,正副指导员以及基本工人,可挑选适合条件的基本工人担任小队长。以中队为单位建立伙房的,设专职司务长。但监禁点不宜分散,一般应以大队为单位。
今年各地都初步试行了“三包一奖”“四固定”制度,证明效果很好,调动了中队的积极性,加强了生产责任心,并且起到监督考核三类分子劳动改造的作用。因此,所有劳改农场都要认真贯彻实行。但必须有利生产也有利改造,不能单从生产出发,忽视了改造任务。要切实加强经济核算制。应当实行分级核算,在中队为基层核算单位的,小队可作为包产单位,犯人小组也可以包工、包活;小农具可以固定小组或个人使用,但须统一保管。
八、关于工资和“自种地”问题
(一)就业、劳教人员的工资多数地区没有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有平均主义现象;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有的在低工资的情况下,还实行予留百分之二十工资的办法,使就业、劳教人员难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影响劳动积极性。甚至有的农场在犯人刑满留场后,还规定三至五个月试验期,有意压低工资,违犯政策。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今后劳改农场对就业、劳教人员的工资应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工资水平应和国营农场同工同酬,可以稍低一点(幅度5 %),再压低了不利。在当前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农场自产蔬菜等的价格,以解决三类人员的生活困难。
(二)对犯人零花钱和生产奖励问题。零花钱主要是数量较少,一般只几角钱。有的地区提出按假定工资的百分之十左右发给,除技术人员外,最低一元,最高三至五元,各地可试行。生产奖励问题很多农场都实行季度、年度综合奖,有的农场还实行了起产奖;有奖给个人的,也有奖给集体的;奖励中有钱,也有一部分实物。粮食超产队除将超产的粮食上交一部分外,都归中队掌握,奖励他们多吃一点;养猪养禽超额完成任务的也奖给一点肉吃。实践证明,在目前生活物资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适当给三类人员一些实物奖励,是有利于改造,有利于调动他们劳动生产积极性的。今年奖励一定要兑现。
(三)就业、劳教人员有家属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给适量的生活自种地。自种地的产品归他们自己食用。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