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中共北京市委对通县牛堡屯地区四个公社建立阶级档案的报告的批示
1964.03.11
华北局批示:
北京市委批发的“通县牛堡屯地区四个公社建立阶级档案的报告”和北京市委的批语都很好。这个报告说明在四清运动中建立农村阶级档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深受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在解决如何建立阶级档案的方法上,他们也摸索出一套初步的经验。现将这个报告转发各地参考。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四清工作队,在这次社会主教育——四清运动中,认真地切实地把农村阶级档案建立起来。
通县牛堡屯地区四个公社建立阶级档案的报告很好,现在转发给你们参考
农村的阶级档案,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对子孙后代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目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必然会反映出大量的阶级斗争的史料,是建立阶级档案的大好时机。各工作队一定要把这一工作作为运动的一项内容,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运动,发动群众,提供材料,并且指定专人,特别是要把农村知识青年和临时参加运动的大学生组织起来,负责搜集整理资料,编写社史、村史、家史、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以及填写阶级成分表。务必把这些大量的材料查证清楚,编写出来,妥为保存,并挑选好的社史、村史、家史报送市委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办公室。
中共北京市委牛堡屯试点工作组关于通县牛堡屯地区四个公社建立阶级档案的报告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通县牛堡屯地区的4个公社、45个大队都建立了阶级档案。共有8700多户填写了《阶级成分登记表》41个村写了村史,4个村编写了大事记,32个村编写了50多篇贫下中农回忆对比的典型材料和3户地主的剥削发家史。村史、家史共约80万字。有关审定阶级中漏划、错划户的调查材料、“阶级成分”底稿、对四类分子的评审材料、重要案件等重要文件,也都分别进行了整理和归档。公社和各村已确定专人或组织了档案小组,负责档案的保管、借阅和利用工作。
在农村建立阶级档案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工作组、村干部都很重视这项工作。解放十几年来,农村虽然经过了历次革命运动,但每次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很少,有不少档案材料被丢失、销毁。每个工作组进村后,都要从头了解情况,每次都得由村干部、贫下中农回忆,逐户介绍,工作量相当大,而且有些情况只能是“大概齐”。垡头大队党支部书记杨宗世说:“回想起来,工作做了不少,就是前头干,后头抹。”西永和屯干部说:“过去介绍情况都是凭脑袋想,一人说一个样。”有的党支部书记连本村有多少贫农、下中农、中农都忘掉了。许多青年人不知道村史、家史。这次建立阶级档案,各村解放前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历史沿革都有了较系统的记载。干部普遍反映,今后工作有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材料,对广大群众和青年进行阶级教育也有了生动的教材。牛堡屯中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把阶级档案比作千年会说话的“红契”,小北关治保主任说:“这回谁家是什么成分,有什么问题,都清楚了。叫第二代接班也有了依据。”
通过对村史、家史深入调查、访问,反复讨论、修改,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一次极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牛堡屯前街(一类队)党支部书记王德华听了念村史草稿以后说:“过去对本村的工作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糊里糊涂;现在一讲村史,就想到我们的社是怎么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就进一步体会到党的领导真伟大。”东马各庄经过编写村史,广大社员进一步认清了地主、富农的真面目,加深了对阶级敌人的仇恨。社员周万唐、邵井泰等人感慨地说:“这几年,我们把过去所受的苦全忘了,对地富与贫农一样地看待。”有的青年听了村史后说:“过去只知道地主坏,究竟坏在什么地方,不清楚;听了讲村史,才知道地主、富农过去剥削农民有多狠!”姚辛庄大队把贫农王振喜“今昔生活对比”的材料念给本人听后,王振喜要求给他抄一份,好教育他的孩子不要忘本。东马各庄贫农生产队长周德利,原来不愿当干部,通过给他写家史,阶级觉悟有很大提高,解决了思想问题。写村史、家史对工作组干部也是一次极深刻的阶级教育,科学院参加编写村史工作的一位同志说:“我上了六年大学,没有这次受到的阶级教育深刻。”
在农村建立阶级档案,工作量很大,要又好、又快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密切结合运动来进行,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建立阶级档案要密切结合运动。这次运动的内容极其丰富,要解决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问题,要对历史情况做调查分析,同时又开展了回忆对比运动,给建立阶级档案提供了大量材料;而且又有强有力的工作组,是建立阶级档案的大好时机。根据华北局、市委的指示,从运动一开始我们就注意了建立阶级档案的工作。在运动开始到对敌斗争前,主要是结合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以及发展贫下中农协会会员等工作,把每个会员的家庭出身、历史等弄清楚,选择苦大仇深的翻身户,编写回忆对比的典型材料。同时。按户填写《阶级成分登记表》草表,为村史、家史积累材料,编写素材。在对敌斗争中,主要是把地富反坏分子、贪污盗窃和投机倒把分子的政治情况和问题弄清楚;在审定阶级时,要进一步了解每户财产情况和阶级成分,随时填写在《阶级成分登记表》的草表内。到运动后期,主要是对积累的材料进行补充、修改、审定,组织力量进行编写或填写。建立阶级档案是新的工作,我们又缺乏经验,加上《阶级成分登记表》的格式确定的比较晚,运动中工作内容很多,任务很重,有些村在运动后期才突击进行这一工作,因此,一部分《阶级成分登记表》填得有些粗糙,有一部分村史质量也不高。
二、建立阶级档案,必须发动群众。要把《阶级成分登记表》填写得仔细、真实,要把村史、家史内容写得丰富、生动,只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首先是贫下中农才能做好。要向群众讲清为什么要建立阶级档案和怎样为村史、家史、《阶级成分登记表》提供情况,注意解除群众的顾虑。有的贫下中农不愿谈过去的悲惨遭遇,认为不光彩,或怕引起伤心,只有解除了顾虑,他们才会诉旧社会的苦,提供大量的材料。牛堡屯中街大队贫农李仁的母亲,最初不愿意谈自己过去的遭遇,她说:“谈这些干什么?我一说,我儿子该说我了,回头大家也该当笑话讲了。”后来,经过工作组的启发教育,她才谈出了在旧社会讨吃要饭、受尽压迫的血泪史。对中农、上中农,在填表时要注意解除他们“害怕阶级成分升级”的思想顾虑,教育他们谈出自己的真实情况。至于在填写地主、富农等四类分子的登记表时,要责令他们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的历史,但不要形成审判。
三、在工作组指导下,实现村干部、贫下中农和在乡知识青年三结合。编写一套真正反映实际情况的阶级档案,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工作量。(仅按试填《阶级成分登记表》来讲,填一个64户的生产队。在原有收集材料和初步登记的基础上,仅做进一步的充实、核对、修改、抄写的工作,就花费了约30个工作日。)同时,这项工作联系到每户、每人各方面的情况,必须发动村子里的“活字典”—— 老贫农、老干部、老党员和在乡知识青年共同参加。一开始,有些干部对做好这一工作缺乏信心,特别是编写村史,不少同志认为这是历史学家的事,“外行”编不了。村干部则认为“我们是大老粗,干不了这个”。我们首先在牛堡屯中街搞了试点,又收集了其它地方的几篇村史作为“样板”,交流了经验,破除了迷信。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也摸索到一些“三结合”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工作组负责政治上的指导和文字上的修改;对干部和贫下中农负责提供材料和审查阶级档案的内容;选择成分
好、政治可靠、作风正派、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进行调查访问、收集材料、作记录、整理素材,以及编写专题材料、填写《阶级成分登记表》等具体工作,使他们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
编写村史、家史是一件新的工作,我们在总结了试点工作的经验后,按公社对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普遍进行了训练。训练的内容是:建立阶级档案的重要性,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如何填写《阶级成分登记表》、如何编写村史。《阶级成分登记表》是今后农村划清阶级阵营和进行农村经济调查的主要基础材料,为了便于统计和综合分析,我们根据华北局的要求和表的项目,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填表说明,统一了填表的口径。此外,还让大家看了已经填好的《阶级成分登记表》、村史、家史等“样板”。为了保证阶级档案的质量,各工作组还结合各村的具体情况,组织了试填,进一步明确了填写的方法和需要调查访问的问题,然后再经过调查了解,填写草表,在普遍填写草表时,强调要由工作组、村干部、贫下中农协会干部认真地逐户逐项地审查核实,有争议的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再正式填写。表中“解放前后的政治表现”和“历史上有何重大问题”两栏,一般不便于向本人询问,应由村支部、贫下中农协会干部回忆核实后填写。不够确实的事情,都不要勉强填写。对四类分子,要根据运动中评审和斗争的结论填写。
四、村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写得真实,通俗易懂。写村史要有明确的阶级观点,一般应写以下内容:第一,写解放前、解放后的重大事件。要揭露解放前旧社会的黑暗,既写阶级剥削和压迫,又写反抗和斗争,要反映解放后贫下中农翻身后的生活。第二,要写集体经济的发展历史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以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模范事迹。第三,要有生动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此外,还应包括各村的基本情况,如土地、人
口、位置等等,以及解放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在这次编写村史的过程中,曾发现有的村对公社化的优越性和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写得不够,而对“五风”写得过多。今后编写村史,必须明确以党的总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以免产生消极作用。村史的体裁要从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拘形式,百花齐放。现已编写出的村史(或大事记)多数是按历史时期、年代顺序写的,而且多是从抗日战争写起的,解放后是按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几个阶段写的。大事记还附有典型人物列传,如贫下中农回忆对比的材料、模范人物传记、地主剥削史。写村史要注意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更要注意真实性,切忌夸张、臆造,避免张冠李戴。要写好村史,除了要组织专门编写村吏的班子外,更重要的是要做深入的调查、访问,交给广大社员修改补充,使村史真正成为群众的集体创作。很多村史还注意采用群众语言。有的村吏还插入了一些当地的民谣。
在编写村史的步骤上,一般应先拟出提纲,依据提纲收集和编写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专题材料,然后再按历史时期,加以分析和概括,写出草稿,经过村支部、贫下中农协会干部座谈,社员讨论,反复修改定稿。
来源:根据《中共北京市委重要文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