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中共中央批转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
1964.04.24;中发〔1964〕279号


中共中央批示:现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转发各地参考。今后按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仅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做好动员大批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工作,而且在他们下去之后还要认真做好巩固工作,并且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希望各地党、团组织,定期检查这一工作的执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四日)


尚昆同志并中央:

今年,全国将动员几十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今后若干年内将一年比一年多。怎样使广大城市青年能够自觉地下乡,怎样使他们同农民群众结合,怎样使他们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斗争中发挥作用,这是共青团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现将知识青年下乡的动员,巩固工作和发挥他们的作用等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都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从那时起,共青团就开始进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试验。一九五五年,团中央直接组织北京、天津两市的三百多名青年在黑龙江的萝北县建立了一个青年垦荒队。随后,上海、河北、湖北等十多个省市的团委,共组织了五十多批,约三万七千人,远征垦荒。虽然当时经验不足,有一部分失败了,但是终于有一部分垦荒队和城市青年在农村巩固下来了。

一九五七年以后,根据少奇同志关于动员不能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指示,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等几个城市都进行了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试点。到一九五八年,下乡的知识青年约有一万五千多人。现在约有四分之一巩固在农村。

一九六○年,党中央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以后,知识青年自愿下乡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优秀的知识青年,如赵耘、浦锦文,栗心河、王培珍、侯隽等,都是五七年以来自愿下乡立志当农民的,其中有的已在农村六、七年了,真正取得了农民资格。

事实证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确实是建设现代化农业、进行农村文化革命和促进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大措施。共青团组织一定要以最大的决心和力量,协助党做好这项工作。

二、使广大城市知识青年自觉地、高兴地到农村去,必须首先在城市做好政治动员工作。城市青年下乡是一次思想革命,因此,在青年中要大讲革命形势、任务,树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雄心壮志;大讲革命传统,树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讲青年革命化的道路,树立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决心。对于这一代城市青年,要一分为二。一方面,他们生长在和平建设时期,缺乏艰苦劳动和阶级斗争的锻炼,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旧社会轻视农业的观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少人对于到农村去,不容易一下子下定决心。另一方面,他们多年来接受党的教育,他们有理想,有志气,识大体,肯听党的话,只要我们把道理讲透,方向指明,他们是愿意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英勇奋斗的。八年来,数十万青年离开城市下乡上山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怎样做好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政治动员工作呢?根据各地的经验,政治动员工作需要实行以下五个结合和五个为主:轰轰烈烈的宣传运动和精雕细刻的个别发动相结合,以个别发动为主;临时的集中动员和经常的教育相结合,以经常教育为主;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相结合,以自我教育为主;动员青年和说服家庭相结合,以动员青年为主;政治动员和必要的物质保证相结合,以政治动员为主。

动员工作要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宣传声势,形成一股热烈支持知识青年下乡的社会舆论。但是还必须做艰苦的深入的个别动员。许多地方团组织运用活的典型进行了活的思想教育。例如请下乡青年中的先进人物回城市做报告,召开应届毕业生和街道青年的代表会议,教育团员起模范带头作用,训练知识青年的积极分子,然后经过积极分子串连发动广大知识青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报名下乡。有的地方,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等知识青年思想酝酿成熟,就匆匆忙忙地把他们送下乡去,引起了不良的后果。这是值得今后注意的。

临时的集中动员,要以经常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做基础。在学校里,要从学生一进校门起,就教育学生明确树立学习的目的,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毕业生尤其要教育他们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街道里,要通过劳动学习小组等形式,把闲散青年组织起来,边学习、边劳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逐步地树立起下乡劳动的决心。

团组织在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时,要主要依靠青年的自我教育。各地的经验证明:通过学习讨论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回忆对比、表扬先进、树立标兵、联系青年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是解决青年思想问题的好办法。只有通过青年自己的思想斗争,才能实现真正的思想革命。

团的组织要协助各方面做好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但主要是依靠青年本人的自觉自愿。在青年愿意下乡受到家长阻挠时,要支持青年的合理要求,也要继续做好家长的工作。

在进行政治动员的同时,也要交代政策。要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既要说明有利条件和光明的前途,又要说明困难条件和创业的艰难,既要号召青年去战胜困难、克服困难,又要给以必要的物质保证。过去有的地方,用物质引诱和欺骗的办法,到处许愿,又不能兑现。结果引起青年的反感,给以后的动员和巩固工作带来麻烦。这种作法是错误的。

三、城市知识青年从学生变成农民,在思想感情上,生活习惯上,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期间,常常会产生许多矛盾,许多问题,经过无数次的波折和斗争。农村共青团组织的任务,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锻炼成长。

根据这几年的经验,要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要不断加强知识青年的社会主义教育、阶级教育,不断解决思想矛盾。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进村第一课,就要给他们上阶级和阶级斗争课,讲“四史”,讲当前的阶级斗争,讲农村社会主义道路,使他们在农村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做到永远革命,永远为发展农业生产出力。

城市青年下乡后,在一段时间内,每逢城里招工招生,身体劳累,减产减收,生活困难,以至亲人来信,青年之间发生不团结现象,搞不好干群关系等等,都会在思想上产生波动,发生动摇。团的组织要善于根据知识青年思想波动变化的规律,抓青年活的思想,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坚定他们“在农村干一辈子”的思想。

第二、热情地帮助下乡青年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刚下乡的知识青年,要请生产队派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有生产经验的老农带领劳动,传授生产技术。团支部要派劳动最好的团员或青年,辅导他们学习技术,锻炼劳动习惯。在劳动的初期,一定要注意由轻到重、由简到繁地给知识青年安排农活。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损害健康。特别要注意女青年的劳动保护,在月经期间,不要做重活,不要下水田。鉴于知识青年过劳动关要有一个过程,要教育农村干部以亲如手足的热情态度,耐心地帮助他们,不要简单急躁。在最初半年到一年内,生产队要把他们当作“学徒”看待,不要把他们当强劳力使用。

第三、要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知识青年下乡,要请有经验的贫下中农或优秀青年当他们的生活“顾问”,要教他们勤俭持家,教给他们过日子的方法。从烧火、做饭、到喂猪、养鸡,都要把着手教,帮助他们既学会象农民一样劳动,又学会象农民一样生活。当有些下乡青年生病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天冷天热的时候,更要特别关心他们。

下乡青年没有家底,他们要达到生活上自给有余,一般得三、五年的时间。生产队要多方面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尽快自给,逐步建立一些家底。

现在,有不少下乡青年,尤其是女青年,早婚的很多,对他们的进步、劳动影响很大。应该加强晚婚节育的教育。有的地方发生过逼婚、骗婚、污辱妇女的现象,应当及时处理,并防止今后再发生这类问题。

第四、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进步。知识青年迫切要求学习。有些青年已经在进行自学,但是缺乏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他们感到苦恼。有的说:“读不到书,看不到报,整天老一套,干活吃饭睡大觉。”他们要求多供应些学习材料,扩大函授学校,在学习上支持他们。团的组织应该支持这种合理要求,把青年的学习管起来,有计划地组织青年自学,组织他们上业余学校或广播、函授学校,开会和活动要尽量同学习时间错开。

要注意从政治上培养教育下乡青年,凡是够团员条件的要及时接收入团。对于剥削阶级出身的青年,华侨青年,更要抓紧教育,不要在政治上歧视他们。

第五、关心他们的娱乐和休息,活跃他们的生活。下乡青年说:“我们不怕劳动,不怕苦,就怕没人管我们娱乐。”有些青年业余时间没事干,只好谈天说地,扯乱谈。因此,所有农场和农村的团支部,都应积极地把俱乐部办起来,组织他们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四、怎样使下乡知识青年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有关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后备骨干的一个大问题,也是知识青年十分关心的问题。只有当他们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既用上体力,又用上文化科学知识,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确实看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又真正大有可为时,才能牢固地把根扎在农村。

根据各地的经验,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参加以下一些工作:政治宣传工作,如读报刊、讲政策、说故事等;文化娱乐和文化教育工作,如办俱乐部、办民校等;农业生产规划,如测量、设计、计算和改良农田水利的工作;科学试验和掌握先进技术,如种试验田,繁育良种,掌握水利、电力、机械、肥料、防治病虫害等先进科学技术;帮助老农总结传统耕作经验、饲养经验等等。

至于选拔下乡知识青年做领导干部,最好等他们已参加了一个时期劳动,已同农民有了一定联系之后再说。

知识青年刚下乡的时候,多数人有抱负,想好好干一场。但是许多地方农村党团组织只把他们当作一般劳动力使用,对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特长,注意发挥不够,没有充分运用他们的积极性。少数队干部还怕知识青年“冒尖”,走到他们的前面,占了他们的位子,因而,对知识青年要求工作、要求试验的提议不甚支持。有的还反对青年听广播、看书报、搞活动。个别地方对坚持原则、如实反映情况的下乡青年,还横加打击报复。农村团的组织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发挥下乡知识青年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正当要求,分配适当的社会工作,开展有利于生产和青年健全成长的活动。山西绛县南柳大队周明山、天津市郊区赵耘和江苏盐城县董加耕等同志成长的经验证明,既要抓紧知识青年的劳动学习和改造的工作,又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得又快又好。

五、几年来,各地团委在组织城市青年下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象今年这样大规模地集中插队还缺少经验。要做好今年××万人的动员和安置工作,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各级团的组织,凡是有动员和安置知识青年任务的地方,都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城市团组织除了做好动员工作外,也要经常关心下乡青年,定期访问,同他们建立经常的联系,为他们反映意见,解决困难。有些地方的学校、街道组织,在青年下乡的时候,派干部、教师随同下乡,或者一年,或者一月两月,和青年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一个时期,帮助他们定居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农村团组织在安置、巩固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上,更担负着重要的直接责任。要注意吸收下乡青年中的团员,参加团支委会。要注意总结安置、巩固工作的经验。

青年报刊,要继续贯彻“面向农村,兼顾城市”的方针,做好农村的发行工作。首先要集中力量,保证国营农场和集中插队地区的团支部,都能有一份《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知识青年迫切要求看书报,在某种意义上说,去一份报纸,就等于去一个干部。报刊要不断地宣传下乡、回乡青年中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指导他们的劳动、学习、生活和工作。

过去几年,各地团委通过召开知识青年代表会、座谈会和积极分子会议等形式,表扬先进,交流经验,反映情况,这是提高知识青年觉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办法。今年“五四”前后,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可以召开一次知识青年代表会或下乡青年积极分子会,以便推动今年夏季的下乡高潮。

以上意见,妥否,请中央指示。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