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云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全省各地肿病情况的综合报告
1959.07.30



据最近了解:全省肿病续有发展,6月底统计为18000多人,7月底发展到28189人。玉溪、楚雄、昭通7月份都有很大发展。但有些地区也有下降,如红河州6月底患病人数8053人,到7下月底全州患病人数为5287人,下降了34.4%。

全省各地不完全的统计,文山6095人红河5287人,玉溪5065人,楚雄3191人,德宏2044人,丽江1575人,曲靖1506人,大理1464人,昭通999人,思茅180人,临沧111人,昆明53人,以县的情况看,较为严重的是:楚雄1747人,弥勒1651人,建水1207人,个旧1084人,保山1048人,寻甸660人,永平558人。如贡山县第四区1239户,人口5280人,从6月份至7月25日止,先后患肿病的人数275人死了50人。

仅据玉溪、红河、丽江、临沧、昭通不完全的统计,自今年一月份起至七月底止,死亡人数787人。其中:文山区390人,玉溪区223人。

发生肿病的原因:(1)省委粮食指标下达后有些地方层层打折扣,有的未及时拨给生产队,如玉溪区晋宁县扣了200万斤,通海县扣了50万斤,地委拨给大理市110万斤,市只拨下去60万斤,德宏反映也有这个情况。如保山县县拨给石甸公社按每人每天5两,但公社只按每人每天3两拨给生产队。曲靖全区采取一个月一个月地拨,说因为底还不清,如宜良县缺粮220万斤,地委只给60万斤,只能解决下月份,现在问题又严重了。(2)指标虽然下达,但交通不便,没有搞短途运输进行接力,如金平从一区到六区运粮来回要四、五天,由于劳力组织不好,去18匹马,死了四匹,怕粮食接济不上,降低吃粮标准,只吃一两多或二两。(3)蔬菜少盐巴缺乏,吃后拉肚子引起肿病复发。丽江、大理就有这种情况。临沧反映大部分公社缺盐巴、青菜。他们反映这是发病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4)病好后未给予适当休息即参加劳动,引起肿病复发。如大理上街公社叫病人去参加劳动,峨山县有的公社,对生活管理得不够好,把病人集中到滥房子里去住,对粮食卡得过死,只吃1—2两,使病人有一天吃不上饭。(5)气候的变化,加之食堂卫生工作尚未管好,致使痢疾肠炎不断发生,腹泻后而引起肿病复发。

另外有的地区也发生了疟疾和伤寒,仅丽江患疟疾的就有3780人,楚雄患伤寒的290人,集中在楚雄、禄劝、大姚、禄丰等4个县。

由于省委历次指示:必须坚决贯彻两条腿走路,既关心群众生产,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各级党委已引起重视。采取认真严肃和负责的态度。党委亲自挂帅,依靠群众采取以下各种措施:

(1)多数地县委均成立了生活,福利办公室,由专管粮食的书记负责。进行检查督促,如玉溪地委,专门抽调两个委员组成工作组到肿病严重的玉溪,峨山去帮助工作。

(2)管好生活,改善食堂管理,节约计划用粮,注意清洁卫生工作,患病者给予特殊照顾,一般供应粮食8—10两,猪羊肉,油脂,黄豆,红糖等增加营养。

(3)开展群众性的预防治疗工作,将病人集中起来治疗,组织中西医合诊,边治疗边检查,广泛发动群众献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药方。服大锅药预防。

(4)合理安排劳逸时间,病好后根据身体情况给予适当休息,并决定在休养期间免交吃饭工分或给予部分补贴工分,以免病人思想顾虑。

(5)加强领导,各级党委都有专人负责,很多地区提出,应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密切重视做到免疫。


 办公厅综合
1959年7月30日

送:常委、省委宣、农、组、卫生厅、除害灭病领导小组。


来源:云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