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中共中央关于坚决地认真地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紧急指示
1960.08.20;中发[60]673号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各党组:
现将四川省委送来的周颐同志《关于南部、仪陇两地农村劳动力问题和“三反”情况的电话报告》和南充地委、温江地委关于农村公社浪费劳动力的两个材料发给你们,请你们立即转发至县委,要他们仔细阅读,切实研究,如果本地也有类似现象,就应该像四川那样,派出专门的小组到公社去,加以检查和督促,务必采取坚决的办法,把县、社、管理区三级所浪费的和不十分必需的劳动力,迅速动员和压缩到生产队中去,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以保证今年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秋收,并争 取明年能够有一个比任何一年要好得多的夏收。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千万不可迟疑不决。
四川这几个材料说明,县、公社、管理区三级浪费劳动力是极为严重的,甚至生产队本身也把许多应该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过多地使用于其他方面。四川省委和地委找到了这个窍门,进行了调查和清理,结果:在五 十万人口的仪陇县,就可清出约四万人(约占全县总劳动力百分之十五以上)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南部县建兴公社就可挖出占全公社总劳动力百分之二十一的人 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郫县友爱公社在调整前,生产队一级使用的劳动力只有三千零三十五人,调整后增加到三千六百四十四人,即在农业第一线所增加的劳动力,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从这几个典型材料,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的大量增产是没有希望的。
四川的材料还揭穿了一个“秘密”,指出“少数基层干部和部分群众认为农村活路重,生活苦,场镇劳动轻松,又能拿现钱,便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农村劳动”。“场镇浪费占用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父母、爱人、兄弟、姐妹和舅子、老表、亲戚朋友,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使自己家庭生活舒适,千方百计不择手段把他们的家属从农村搬到场镇,安插在机关、工厂、企业、学校,逃避农业生产”。因此,“从这次清理劳动力的情况看,问题是复杂的,斗争是尖锐的”。指出必须在干部和群众中 切实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出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才能扫除某些干部包庇自己亲戚朋友逃避农业生产的障碍。上述这些分析是很生动的, 是很正确的。中央还要着重指出,在我们国家中,必须经常注意防止形成一种特殊阶层,干部包庇亲戚朋友,安置较好的位置,就是这个现象的具体表现的一种,也就是官僚主义的最主要的内容,千万不要忽略在其萌芽时就要不断地加以批判和克服,不可任其滋长。
四川解决农业第一线劳动力的斗争,是结合农村三反进行的,其他各省区也可以结合三反运动,也可以先对农业第一线劳动力问题作初步的清理,然后再结合三反作深入的解决。总之,清出一切可能的劳动力去加强农业生产,是目前一件很迫切的事情,务必迅速动手,抓紧进行。
周颐关于南部、仪陇两地农村劳动力问题和“三反”情况的电话报告
(一九六o年七月二十四日夜电话发自仪陇)
今天路经南部、仪陇,看到有以下几点情况
一、劳动力问题:
在农村,乱抽调劳动力的问题群众的意见很多。这是“三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南部建兴乡场的了解,场上和区、社一级机关压下去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有六百一十六人,占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之九(公社一级压下去的占公社一级的劳力 的百分之四点九);压下的人主要有这七个方面:(1)供销社加工厂,突击加工时调了一些人,突完后就没回去;(2)铁、木农具厂和土化肥厂,有的不应办而办了,如土化肥原料都是管区的,公社可以不办;(3)服务性行业,饮食店、旅店都占人较多;(4)国营养猪场的猪出卖后,人有多余,也没走;(5)基建方面主要是铁木技工,常年集中固定在粮站、加工厂的,浪费了劳力;(6)干部私自安排家属在粮站、供销、油场等部门。区、社一级的机关干部和学校教师,互相 勾结,互相包庇,狼狈为奸,吃粮由粮站供给,吃油也不凭证供应;(7)外流人口,被县、社加工厂收起来了,如三台、南充均有。在管理区食堂服务人员多、喂猪、喂牛的人也多、超龄学生也多,有的社员儿子在读小学他也在读中学,他们向学校挤,为了不劳动。干部也有不愿参加劳动的。从各方面清理后,投入农业生产 的劳动力有很大增加。南部建兴场一个公社一个管理区的劳动力在清前在农业上的只占百分之五十六,清理后即达到百分之七十六,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大河公社一 个管理区,清理前在农业上的只有四百二十四个劳动力,清理后增加了一百六十九个共有六百一十九人,共占评级劳动力的百分之八十五,比原来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五。
不仅南部的建兴等地有这个问题,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情况,另从射洪县的大渔场镇一个供销社所属有二百多人,一个榨花厂没有花可榨,还配有 文书等人员。其他的化肥、农药、加工厂、榨油、纤维厂等,不少是缺乏原料,但仍保留不少劳动力。又从五十万人口的仪陇看,已清出两万个劳动力返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估计还可清出二万劳力。原来在农业上的劳力只占百分之五十,现在可增至百分之七十以上,南部县已压下去五千人,估计也可压下去一、两万人。
二、“三反”问题:
群众发动深入,对生产推动也很大。南部,七月二十号公社社员代表会开完后即转入管区去进行。在南部一个公共食堂了解,贴了不少大字报,农村小孩也知道 “三反”。仪陇开展“三反”,对生产工作的推动亦很大,退了赃款,发了工资,干部对群众的生活也关心了,出工工效都提高了,征购任务也完成了。有贪污的干部,老婆受了“三反”运动的教育,很快就把一千多元的赃款送去退了,有的干部有错误交代不彻底群众就揭发。有的群众有意见就到会上去讲,讲完就回去。他回去后就宣传,对群众影响大,对生产推动大。有的把揭发的材料写成大字报送给县委。从射洪看,发动群众没有南充深入。
关于“三反”的建设问题,南充对每一个建设性的问题都召开了现场会,进行了研究、推广。关于半工资半供给制问题,又作了研究,现又起草了一个文件。现在一个放假的小学生每月也可得四——六毛钱的奖励金。出工的人也多了。这对提高工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生产问题。
从南充情况看,棉花、红苕、包谷长得很好,早稻、中稻也好。
附件二:
南充地委、温江地委关于农村公社浪费劳动力的两个材料
尚昆同志:
县委送来南充、温江地委两个材料(南充地委写得简明些),都是关于农村公社浪费劳动力问题,很突出,而又有代表性,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工业都无法继续跃进。特转送中央参考。
中共四川省委批转南充地委关于南部县建兴公社清理安排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情况报告
各市、地、州委,县委:
南充地委“关于南部县建兴公社清理安排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情况报告”很好,现转发你们参照仿行。南充地委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作法都是正确的,他们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浪费、分散劳动力的各种漏洞,这再一次证明农村劳动力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能不能从各方面迅速把该压缩的劳动力压下来,投入农业第一线,关键在于领导下决心,并认真在全体干部和群众中树立起“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反对和克服一切不将主要劳动力使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而任意浪费和分散使用劳动力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的思想和作法。南充地委这样作了,立即收到显著的效果。因此,为了保证今年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和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各地必须迅速下最大决心,结合农村“三反”认真进行一次劳动力的清理工作,使农业第一线的劳动力达到省委要求的水平。
中共南充地委关于南部县建兴公社的清理安排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情况报告
省委:
大跃进以来,我区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飞跃发展,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劳力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农业生产战线上劳力更为不足,但是在劳力使用上,却普遍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地委根据省委指示,在南部建兴区委所在地的建兴公社,对这个公社及其场镇使用劳力情况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和清理。调查清理结果,这个公社(包括所属场镇)商业系统,一九六○年初(下同)占有劳力七百四十九人,实际需要三百二十人,多用了四百二十九人,超过实际需要一点三倍;粮食系统占劳力一百二十三人,实际需要六十六人,多用五十七人,超过实际需要百分之八十六点三;工业系统占有劳力一百三十人,实际需要九十五人,多用三十五人,超过实际需要百分之三十六点八;交通邮电占有劳力一百零二人,实际需要三十七人,多用六十五人,超过实际需要一点七倍;文教卫生系统占有劳力一百三十一人(不包括中小学生),实际需要七十人,多用六十一人,超过实际需要百分之八十七(其中卫生方面超用五十一人,文教方面超用十人);财政金融占有人员十一人,实际需要六人,多用五人,超过需要数的百分之八十三点三;抽水机站、发电站占有劳力四十七人,实际需要十七人,多用三十人,超过实际需要一点七倍;公社卫星队、高产校占用劳力二百九十人,实际需要二百一十四人,多用七十六人,超过实际需要百分之三十五点五;全公社(包括场镇)应评级但因干部包庇未评级的劳力三百零三人;养猪、养牛、种菜和多种经营方面,占有劳力二千一百九十二人,实际需要一千六百九十二人,多用四百九十八人,超过实际需要百分之二十九点四。以上共计浪费劳力一千五百五十九人,占全社劳力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四。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农业第一线的劳力。商业部门在建兴场办的棉花转运站和轧花厂,只需要四个月的合同工一百二十八人,就能完成全年轧花任务,但该厂却用了二百八十二个长年固定工,多用劳力一百五十四人;供销社酒厂二十八个工人,从今年三月起就停工待料,要等到九月后高梁、苕把子出来才能生产,工人没事干,跑去做杂活、坐茶馆、睡大觉。这个场镇只有七十二户,却开了两个大饭店,两个大旅馆,用了三十二个服务员,很多人一天闲起没事干,还用欺骗手段骗来公社社员给他们洗碗、担水。区供销社饲养场,用了四十六个强劳动力,只养了四百二十五头猪,平均每人才养九头猪,饲养员没事干、跑去打牌。有一次县委书记王廷明同志去猪场检查工作,到处找不到饲养员,看到猪饿得爬在圈上叫,亲自喂了一次猪。建兴车站两个干部,八个工人,还带了七个家属,但这里每天只有一部固定货车,从南部到建兴运盐巴、煤炭,工人没事干,每天坐茶馆。管理区、生产队后勤人员太多,占全社劳力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大大超过了省委的规定比例。
由于劳力浪费大,后勤人员多,农业第一线劳力相对减少。我们调查了第一管理区,农业第一线劳力仅占百分之五十六点二,而且大部分是次劳、附劳。三管理区农业第一线劳力更少,仅占百分之五十四,由于劳力不足,今年秧子拖到芒种以后才栽完,有部分棉花也未赶上播种季节。这个管理区的五生产队七十八个劳力,在家的只有四十三人,其中只有十一个男劳力,除了食堂担水的,只有四、五个人搞田间生产,连使用耕牛的主劳都不够,八只耕牛有好几只经常空起,全队大部分田只耕了一道。生产队长说:“我们只剩下几个人,一人只有一双手,有好多土,筑好高的墙,叫我有啥办法。”
地委鉴于浪费劳力现象普遍严重,有必要彻底进行一次清理和合理安排。因此,于七月十七日在建兴召开了各县(市)委第一书记会议,会议期间,并参加了建兴公社党委召开的清理劳力代表会,听取了对劳力严重浪费情况的揭发批判,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一致认识到合理安排劳动力是当前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加强农业第一线的一个战略性的措施,劳力上去了,大跃进才有保证。一致认识到劳动潜力很大,全区五百七十七个公社,六百多个场镇,都能象建兴这样彻底清理,至少可以清理出五十至六十万劳动力,投入农业第一线,会议认为有必要把揭发劳力浪费列为“三反”的主要内容之一。县书会后各县都结合三反运动开展清理劳力的工作,目前已初步清理出十七万人投入工农业战线。
清理劳动力的问题,上级党组织曾作过多次指示,建兴公社也进行过多次清理,但为什么应该下的劳力下不来,农业第一线的劳力该上又上不去呢?从建兴这次揭发的情况看,首要关键是干部问题。场镇浪费多占用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父母、爱人、兄弟、姐妹和舅子老表、亲戚朋友,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使自己家庭生活舒适,千方百计不择手段把他们的家属从农村搬到场镇,安插在机关、工厂、企业、学校,逃避农业生产。公社副社长黄大彬,家住三官公社,去年六月将农村房屋变卖,买了一只手表,把全家七口人都搬来建兴场上住,无偿占用社员房屋,把有劳力的老婆、妹妹、侄女安排在纤维厂、轧花厂,领工资,把五十多岁无劳力的母亲和两个弟弟、一个孩子安插在托儿所和学校,吃公社不要钱的饭。建兴区委机关一个炊事员,平时对区委副书记孙守先(现任县监委副书记仍兼这里区委副书记)照顾特别好,去年孙就同意把这个炊事员的小舅子从农村拉来作炊事员,今年清理劳动力时,区委决定把这个新来的炊事员清理回农村,但孙守先却借自己职权暗地把这个炊事员安排到合作食堂作服务员,后经县委书记发现,写了一张未署名的大字报,叫马上放回农村,孙守先不但未接受这个意见,又暗地安排在完小煮饭,同时还责成区公安特派员侦察是谁贴的大字报,限期破案,后来知道是县委书记写的,才不敢再追究。孙守先由于思想腐化,在他患慢性肝炎住区属医院治疗期间,还在招待所找了两个女招待员专门服侍他,他和这两个女招待员勾勾搭搭,这次决定把女招待员清放回农村,他又指使区长开证明把这两个女招待员安排在三官公社作猪饲养员。副区长杨海民(已调),他的岳母是定水区的大地主(岳父已经镇压),想到东北另一个女儿那里去,办不到迁移,他用酒肉买通了公安局治保股副股长许天成,并且和定水区公安特派员蒲光志互订条件,蒲光志的家属在建兴场,杨负责给蒲的家属办理迁移到定水区,蒲负责给杨的岳母办迁移证去了东北。
其次,由于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思想和大少爷作风,没有认真树立起农业为基础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反认为人多好办事,自己不作任何努力就可以超额完成任务,还可骗得上级的表扬,受鼓励。在此次清理劳动力中,抗拒上级党委指示,一面千方百计欺骗上级隐瞒劳动力,一面想方设法继续私招乱雇。如轧花厂转运站多占用劳力一百五十四人,完全要年青爱跳会唱的,把从县城调来的五十五个年纪较大的男女以“死气沉沉,不活跃”为名,全部开除或打骂逼跑,另从农村以“工厂工资高、多吃粮”进行引诱,私招乱雇青年姑娘,人多无事,白天晚上敲锣打鼓唱歌跳舞,闹得四邻不安,弄得社员睡不着觉,群众先后贴了两次大字报,他们又把这些人转移到另一处去唱跳。公社曾几次派人到厂里清查,该站领导上为了隐藏多余的劳力,把人藏在棉花仓库里,把青年姑娘改名换姓,以假花名册来应付,并采用种种办法来拉拢收买去该厂清理劳力的干部。一管理区二生产队八户半农半商户四十三人,供销社把二十六个强劳动力留在商店,把十七个老弱、小孩推到公社吃不要钱的饭。
第三,少数基层干部和部分群众认为农村活路重,生活苦,场镇劳动轻松,又能拿现钱,便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农村劳动。如六管理区的会计胡文直,把二十一岁已结婚三年的妹妹胡文芬一直安排在小学读书,据不完全统计全公社中、小学超龄生就有三百二十二人。这些超龄生中,有的已结婚多年,有的已经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有的故意留级读了九年小学。在这个七十二户的小场镇工作的基层干部,就从农村搬来了二十五户家属(其中有八户是没有办来迁移的黑户),住在场上闲耍。有很多管理区和生产队的干部为了使自己家属不晒太阳,不搞夜战,做轻活路,把本来该上农业第一线的强劳力,也安排到养猪、煮饭、洗衣服和搞多种经营等二、三线去,并且安排的人,都是有条件参加农业劳动的家属,这样就使这些人可以“梭空空”。一管理区二生产队七个干部,有六个干部的家属被安在二、三线做轻便活路。这就相对的削弱了第一线的强劳力,扩大了第二线、第三线的强劳力。
从这次清理劳动力的情况看,问题是复杂的,斗争是尖锐的。清理劳动力的问题,也反映出有两种思想斗争,要把劳动力彻底清理出来,必须在干部群众中切实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办法,使大家认识到造成浪费劳力和阻碍劳力清理不出来的根源,有不少是基层干部包庇自己的亲戚朋友,逃避农业劳动,这是一种个人主义和不顾整体、不顾全局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以及资产阶级大少爷作风。因此,要彻底解决劳力问题,必须首先过这一关,对这些坏思想和坏作风进行严肃的批判和斗争;对个别屡教不改,继续顽抗的进行纪律处分。在初步摸清情况,打通干部思想后,以管理区和厂、场为单位分别召开了职工和社员代表会,会上报告和讨论了“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集中劳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的重大意义”,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揭发批判利用职权安插私人的个人主义,在使用劳力上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以及“人多好办事”的大少爷作风。边揭发边算账,算浪费劳力造成人力、资金、粮食的损失账,算节约劳力、增产增收账,一笔一笔的算,一项一项的算,问题越揭发越深透,账越算的彻底群众心里越明白,加强农业第一线劳力的决心就越大。代表回到厂、场和生产队内,广泛发动群众,揭发浪费劳力,挖劳动潜力的结果,在厂、场方面就推动了群众提出了许多节约劳力的合理化建议,如铁木农具厂提出大翻沙的锤子,提高工效一倍。在公社生产队方面,就提出利用社员工余时间给食堂轮流担水,发动附劳人员洗菜烧火,可以节约劳力一半。养猪、养牛利用小学生课余时间包割牛、猪草,可节约劳力三分之一以上。
在群众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订出了清理劳力的原则和办法:凡厂、场方面私招乱雇的人员,一律回原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一九五八年九月以后新从农村吸收的人员,除有特殊技术、生产需要以外,一律回原生产队;半农半商户在合营时,供销部门留下强劳力去担任营业员等,而把弱劳力推给了公社、生产队的,应作适当的调整。属于应回农村,但因公负伤致残的,由原单位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属于应回农村但现在有病还未治愈的,应在病治好后再回农村。凡遣返农村的人,工作未满全月,仍发全月工资;路途远的发给粮票、补助路费,由有关单位组织欢送,公社、管理区组织欢迎,做到“去者满意、留者安心”。公社、管理区必须上调的劳力中,不能全部是主劳,而应主附劳搭配,必须使农业第一线的劳力经常保质保量。凡超过规定的控制比例的,一律减下来回原生产队。猪、牛饲养员、煮饭、种菜和幼托等后方人员,应本着不超过省委规定比例的精神,把多余的人,全部转入第一线生产。公社、管理区对回到第一线的人员组织欢送,生产队组织欢迎(不是大吃大喝,主要是热情对待他们)。
全社清理安排结果;共挖出一千五百五十九人(占全公社总劳动力七千三百人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四),转入农业第一线,使第一线的劳力由清理前的百分之五十五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七。经过这次清理安排,不仅抽调了一大批劳动力,加强了农业第一线,而且大大调动了广大社员和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劳动出勤率和劳动效率逐日提高,生产进度逐日加快,出现了干部劳动多、技术革新多、红旗标兵多、窝工旷工少、场上闲人少、机器工具停顿少的新气象。原来问题最大的那个轧花厂,现在却变成了这方面一个模范单位,这个厂在精简前平均每人每日轧花四十斤六两,精简后的第一天,平均每人轧花四十九斤半,第二天,平均每人跃进到七十斤,第三天又上升到七十九斤,最高的达到一百二十六斤半,这种逐日直线上升的成绩,对这个厂来说还是建厂以来的第一次,人人忙生产,个个鼓干劲。广大社员,更是欢心鼓舞,他们说:“过去是活路将我们,现在是我们将活路。”三管理区从事田间生产的由原来的二百人,增加到二百七十人,工效比以前提高百分之五十到一倍,原来上街担粪每人每天担五、六挑,现在每人每天担十一、二挑。这个管理区有个老社员陈罗氏说得好,这下人多了,干劲大了,今年大丰收更有保证了。
以上报告妥否,请省委指示。
中共温江地委转报地委调查研究组关于郫县友爱人民公社劳动力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李政委并省委:
现将地委调查研究组关于郫县友爱人民公社劳动力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送上,请审阅。象友爱人民公社这种情况,在郫县是比较普遍的,而其他各县也程度不同地都存在。
自一九五八年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以来,我区人民和全省、全国人民一道,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奋勇前进,出现了持续跃进的局面,使我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事业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跃进有力地支援了工业,使我区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土群到小洋群,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而工业的跃进又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并为农业实现半机械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这个大好形势下,我们再把省委重庆五级干部会议的精神贯彻下去,把“三反”运动搞深搞透,把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展开广泛深入的、轰轰烈烈的、声势浩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使生产力更进一步地发展,肯定会出现更大更好更全面跃进的新的形势。
在这个大好形势下面,出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紧张。这一方面是,自一九五八年全民大办工业,特别是一九五八年秋季全民大办钢铁以来,全区农村共约调出劳动力三十万人(专县工业调十一万多人,省上给外区调七万多人,鱼嘴水电站和成汶铁路调三万多人,其他方面零星调了的和盲目外流了的约三万多人,新招初中以上学生三万多人,征兵二万多人),约占农村评级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五,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二十,男全劳动力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另一方面,农业要继续贯彻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持续跃进,支援工业,又要多付出很多劳动,因此就出现劳动力紧张的情况。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劳动力紧张的情况,是不足为奇的,要实现大跃进,就要紧张的劳动;只有紧张的劳动,才能实现大跃进。问题是如何及时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跃进。当然,解决劳动力紧张的根本出路,是搞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县都搞了一些,但是为数不多,因此劳动力还是紧张。特别是在收小春、栽大春之间表现得更为突出,季节和质量,收和栽常常发生矛盾,抢了季节,顾不了质量,抢了栽,顾不了收,由上至下,从干部到群众都感到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各人民公社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应当是首先保证农业第一线必需的劳动力,以保证农业生产持续跃进,并从而保证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跃进,而后再根据必要和可能的原则举办其他一些主要为农业服务的工业和其他事业。以后随着农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再从农业生产战线抽调一些劳动力发展和扩大其他事业。可是,这是在新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我们水平低又缺乏经验,在这个期间,没有及时具体指导和帮助各人民公社进行合理的安排,致使劳动力使用分散,有的并造成浪费,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从而也将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跃进。这是当前农村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迅速加以解决。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持续跃进,并从而保证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跃进,应当下决心从人民公社各级经营的工业、多种经营、服务业和其他一切事业中尽可能地压缩劳动力出来,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我们初步框算了一下,只要把工作做好,从人民公社各级举办的工业、多种经营、服务业和其他事业现有劳动力中压十万人回到生产队,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也不会影响其他企业和事业的发展。具体办法是:
第一,公社级举办的红专学校、农业中学和农业科学研究所三者合一,一个机构,三个牌子,既是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又是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又是公社搞高产指挥田和各种试验田的专业队伍。其规模以一乡一社计算,土地一般以压缩到一百亩至二百亩为宜,人员一般以压缩到五十人至一百人为宜。其余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等,都退还回各生产队。管理区级举办的红专学校(包括凡是从生产队划拨土地和抽调劳动力、耕牛、生猪及工具的青年农场、妇女农场等在内),一律撤销,其经营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等,都退还回各生产队。管理区搞指挥田、高产片和各种试验田,都在各生产队去搞。各群众组织搞高产片和试验田,也都在本生产队搞。
第二,公社举办工业,主要是办为农业服务的工业,而不能包罗万象。什么都搞。其规模要与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能搞得过大了。所需劳动力应当主要从组织场镇集体生产、集体生活及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中解决;必要时也可以从各生产队抽调一点,但必须报经县委审查批准。
第三,公社和管理区搞多种经营,除经济作物、菜蔬生产和生猪生产外,其他主要应在农事比较不太忙的时候搞。农忙时,应集中力量搞农业生产。而不能在农忙时,也集中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搞多种经营,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第四,人民公社各级举办的集体福利事业,所用的劳动力一般也比较多,应当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逐步减少,并将减下来的劳动力增加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第五,各人民公社应当经常注意教育农民,安心建设新农村,不要盲目外跑。已经盲目外跑出去的人口,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动员他们返回农村。并请各城市和工矿企业党组织大力予以协助。
以上意见妥否,请省委审查。如蒙同意,我们就按照这个精神进行调整,调整结果,再专题报告。
关于郫县友爱人民公社劳动力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目前农村情况,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很好的,但是,农业生产战线劳动力紧张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集中农村一切可能集中的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持续跃进,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大发展,我们根据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和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省委关于集中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规定,和地委“下决心从人民公社各级经营的工业、多种经营、服务业及其它一切事业中尽可能地压缩劳动力出来 ,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指示,在郫县友爱人民公社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
郫县友爱人民公社有六个管理区,二十个生产队,三千零一户,一万二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农业户二千九百零五户,一万零九百二十三人;场镇居民九十六户,一千一百一十八人(包括郫县五中师生三百九十五人)。全社有耕地二万二千九百一十四点七二亩,其中田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五点八七亩,地五百八十八点八五亩。
公社建立时,有劳动力四千九百六十五人,占农业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点四五。其中全劳动力二千八百三十六人,半劳动力一千四百四十八人,附带劳动力六百八十一人,折合标准劳动力三千九百七十一点八个,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五点七六亩。公社化后,特别是一九五八年秋季全民大办钢铁以来,全社共调出劳动力八百七十二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七点五六,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二十一点零四。调出的劳动力中,县以上厂矿、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七百一十六人,参军二十八人,新招收初中以上学生四十一人,盲目外流八十七人,全社现有劳动力四千零九十三人,占建社时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八十二点四四。其中全劳动力二千零六十七人,半劳动力一千三百五十人,附带劳动力六百七十六人,折合标准劳动力三千一百三十六个。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七点三一亩,比建社时每个标准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增加一点五五亩,即增加百分之二十八点七。
全社现有劳动力分战线使用的情况是:农业生产第一线三千零八十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七十五点二五,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七九,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九点九亩;社办工业一百六十九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四点一三,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五点一一;多种经营四百四十八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十点九五,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一点四五;生活服务三百九十六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九点六七,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九点六五。
全社现有劳动力分级使用的情况是:公社四百五十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十点九九,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二点八八。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六亩。管理区六百零八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十四点八六,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七点三八。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七点八亩。生产队三千零三十五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一五,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六十九点七四。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十点六亩。
(二)
从上述情况看出,公社和管理区两级占用的劳动力又多又强,而生产队使用的劳动力又少又弱,这就是目前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紧张的主要原因。
公社和管理区把劳动力做了些什么呢?
公社在农业生产方面办了一个红专学校和一所农业中学。红专学校是今年二月底成立的,有劳动力一百二十八人,折合标准劳动力一百一十个,有耕地九百一十九点二亩,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八点三七亩。耕地划自四个管理区,劳动力来自五方面:1、划拨耕地时,随田划入十八户,四十人,其中劳动力二十九人;2、从各管理区抽调和扣留县以上企业下回社的外调劳动力五十六人;3、公社文工团转来九人;4、扣留社办工业抽出来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三十人;5、公社菜蔬场调来十三人。这些劳动力的来源虽然有别,但实际上都是调自各生产队。农业中学是一九五八年成立的,有教师四人,学生五十一人。学生年龄一般是十四岁至十六岁,超龄的只有二人。农中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但没有固定的生产基地,只附在红专学校参加劳动。把农中师生和红专学校成员合并计算,共有劳动力一百八十二人,折合标准劳动力计算,每个标准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六点一四亩,比生产队农业第一线每个标准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少四点四六亩,即少百分之四十二点一。在社办工业方面有劳动力一百六十九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四点一三,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五点一一。其中:铁工厂二十一人,木工厂四十二人,竹器厂二人,砖瓦厂二十三人,造纸厂二十二人,酒厂三人,咸菜厂三人,缝纫组七人,运输队十四人,水电站十人,煤窑二十二人。在多种经营方面有劳动力七十一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一点七三,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二点一六。其中,菜蔬场三十七人,花果园十四人,养猪场三人,养蜂场十三人,渔场四人。此外,公社还有一个拖拉机站,使用全劳动力二十人。
管理区都办有红专学校,规模大,占用劳动力多。全社六个管理区的红专学校共有劳动力四百三十三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十点五,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二点五;共有耕地三千零六十二点九七亩,平均每个标准劳动力负担耕地七点八亩,比生产队农业生产第一线每个标准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少二点八亩,即少百分之二十六点七。管理区一级的多种经营,规模都不大,使用的劳动力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二点九,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三点二。除养猪、种菜外,其他项目都是农闲大搞,小忙小搞,大忙集中突击农业生产,安排较为合理。
友爱公社劳动力使用分散的情况,已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今年大春抢种工作进展缓慢,一部分作物违误了农时,直到七月中旬还有九百多亩水稻未栽下去,同时中耕管理工作也进展迟缓,薅秧追肥不及时,群众很有意见,说:“劳动力东调西调,生产咋能搞的好,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三)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农业生产继续跃进,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大发展,我们和公社党委研究,根据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和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本着首先保证农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劳动力的原则,对劳动力的使用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整。坚决压缩了社、区两级举办的暂时不必要的项目,尽可能地压缩了社办工业、多种经营和生活服务方面使用过多的劳动力,从各方面集中了一切可能集中的劳动力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根据上述精神,共从社、区两级压出五百零九人回到生产队,占全社现有劳动力的百分之十四点八八,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十七点六六。另从生产队后勤人员中压出七十八人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社现有劳动力的百分之一点九,占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一点七。调整以后,全社农业生产第一线使用的劳动力,折合为标准劳动力计算,占全社现有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七十九点零五;社办工业、多种经营和生活服务方面使用的劳动力,折合为标准劳动力计算,分别占全社现有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三点七三、百分之八点五八和百分之八点六四。社、区、队三级使用的劳动力,折合为标准劳动力计算,分别占全社现有标准劳动力的百分之八点六八、百分之三点九二和百分之八十七点四。这样调整以后,不仅做到了所有能上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都上了农业生产第一线,而且基本上能够满足发展社办工业、多种经营和搞好生活服务的需要。在调整中,还对劳动力特别少的八个生产队给了特殊照顾。社区两级在压缩劳动力时首先退回了从这些队抽走的劳动力,使他们的困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调整劳动力的具体办法是:
第一,整顿公社红专学校,撤销管理区红专学校,大力压缩红专学校占用的劳动力,公社一级,保留农业中学,整顿红专学校,将农业中学和红专学校合而为一,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成为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又是公社搞高产指挥田和各种试验田的基地。合并中压缩了人员和耕地。人员以农中学生为主,并在红专学校留一部分成分好、觉悟高、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积极分子和有技术的农民。根据这个精神,由一百八十二人压缩到九十六人。耕地从人少田多地区划拨,由原来的九百一十九亩压缩到二百三十八亩。压下来的劳动力和耕地,全部退给了原生产队。管理区一级红专学校全部撤销,占用的劳动力和耕地全部退还原生产队。社、区两级原来经营的指挥田、高产片、丰产路,在退回生产队后,由所在队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继续搞好。今后公社和管理区搞指挥田、高产片和各种试验田,一律到生产队去搞。
第二,尽可能压缩社办工业占用过多的劳动力。当前社办工业主要是搞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铁木农具和交通运输,同时举办一些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加工工业。社办工业实行亦工亦农办法,除了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应经常保持最必需的劳动力以外,其他项目采取农闲大搞,小忙小搞,大忙集中力量突击农业生产。按照这个精神,社办工业由原来的一百六十九人压缩到一百二十四人。其中,铁工厂二十一人,木工厂二十五人,竹器厂二人,电站十人,煤窑二十二人,砖瓦厂十二人,造纸厂十三人,缝纫组七人,运输队十二人。
第三,适当压缩多种经营方面的劳动力。全社多种经营原来就搞的不多,只有养猪、种菜、养蜂、养鱼、花果苗圃、碾磨加工和手工业等项,规模也不大,而且是必需的,但有些方面使用劳动力过多,调整中保留了这些项目,只本着农闲搞、农忙停的原则,压缩了劳动力。公社一级多种经营使用的劳动力,由调整前的七十一人压缩到五十六人;管理区和生产队多种经营使用的劳动力,由调整前的三百六十六人缩到二百八十四人。
第四,压缩生活服务方面使用的劳动力。采用女劳动力和弱劳动力去替换男劳动力和强劳动力的办法,加以调整。调整后,全社生活服务方面使用的劳动力,由调整前的三百九十六人(男一百七十九人,女二百一十七人),压缩到三百六十八人(男一百零一人,女二百六十七人)。其中:食堂炊事人员一百三十三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三点二八,平均每人做八十二人的饭;食堂菜蔬人员一百零五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二点五九,平均每人种一百零四人的菜;保育、保健人员一百零三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二点五四;其他二十七人,占全社劳动力的百分之零点六六。这样安排,生活服务方面占用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恰当,今后随着公共食堂逐步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劳动力还可以再减少一些。
此外,在这次调整劳动力中,对盲目外流的劳动力作了一次清理,并已由公社党委造具名册和有关部门联系,在最近期间把这些劳动力清理回来。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