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中共中央批转山西省委《关于六级干部会议情况的报告》
1960.04.10



上海局、各省、市、区党委,并告中央级各部委、各党组:

山西六级干部会议开得很好,揭露出来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给予解决的方针、政策和办法,都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对人民公社现存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和适当处理的带系统性的文件,可供各地参考,并望结合自己的情况酌量予以采纳。本件及附件,可登党刊。


 中 央
一九六o年四月十日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六级干部会议情况的报告

(一九六o年四月六日)



中央、主席:

我省六级干部会议,二十四日到二十八日主要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为下一段检查和总结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学习,广大干部反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方向, 划清了界限,找到了办法,查出了缺点,看到了危害,解除了顾虑,所以越学越明亮,越学越兴奋。因而这几天的发言十分踊跃,倾心而谈,揭发出来的问题很多。 会议一开始,还有些人认为,他们那里没有什么问题,经过这几天学习、交谈、揭发,许多人大吃一惊,感到这次会议很重要,开得很适时。

一、关于 过渡问题。在这次会议以前,公社一级干部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方向明确,埋头苦干,积极发展社营经济为过渡创造条件。第二种是抢先过渡。他们认为“迟不如早,越早越有名,越早越有利”。第三种是消极等待。他们的说法是“高潮来了,也丢不下咱”。这三种人的比例在去年秋收分配之前,大体是八、一、一。秋收之后,一部分公社干部看到别的人民公社社营经济发展得快,穷管理区变得快,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并且看到别的公社试验过渡,所以他们就急急忙忙,大动外科手 术,抽调管理区经济为公社所有;合并穷富管理区,消灭差别,以此做法人为地制造过渡条件。这些干部一动,其他公社的干部也纷纷改变了原来的主意。管理区干部说,公社干部一变心,我们也看出来了,所以富管理区怕过渡,改变了原来发展生产的计划,穷管理区等过渡,停止了穷赶富计划。正在这个时候,召开了这次会议。所以参加会议的干部说:“党中央和毛主席摸透了咱们的心,防治了潜伏期的病”。过去想靠“一平二调”实现过渡的干部,现在认识到那种办法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过渡。

认识了抢过渡的危害之后,过渡的意义、条件和若干基本政策,就成为公社干部和穷、富管理区干部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议论很多。一开始穷管理区干部和公社干部强调政治条件,富管理区干部则强调经济条件。也有的认为条件是由人定的,还有人认为二年一升级是规律,由初级社到高级社二年,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二年,因此由基本队有制到基本社有制也应该是二年。经过学习讨论一致认识到过渡迟早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觉悟水平。对过渡的条件争论也很大。争论结果,大体同意以下五条:(一)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员平均收入相当于县市营工业工人的收入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省晋南、晋中平原地区及城市郊区,每人平均集体收入需要达到一百八十元左右;晋东南及晋东地区需要达到一百五十元;晋西北地区需要达到一百二十元,就是说收入水平都要比现在提高一倍多。(二)公社一级所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营经济的产值占到全公社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三)各个管理区的经济水平在迅速发展共同高涨的条 件下大体趋于平衡。穷管理区的经济水平赶上或者接近富管理区,在一个公社内收入低的管理区的社员的平均收入和全公社的社员的平均收入相差不超过百分之十。 (四)初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而且大中型农业机械,绝大部分为公社一级所有。(五)广大群众有较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特别是管理区要有政治觉 悟较高和领导能力较强的骨干。对过渡条件取得一致认识后,广大社、区干部表示要积极发展整个公社经济,就是既要积极发展社营经济,又要积极发展管理区经济,大力开展穷管理区赶富管理区运动,开展全民的全面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为过渡创造条件。

根据过渡条件,大家认为,当前全省实现由基本队有制过渡到基本社有制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为了摸索过渡的经验和问题,全省有计划有控制地组织一些过渡试点是必要的。过去一谈到试点,各地都想先试,似乎哪个县先试点,哪个县就能首先实现过渡。这次大家明确了,实现过渡的迟早,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觉悟水平,而不是取决于哪里先搞试点。所以原打算抢先试点、偷试点的县和公社都自动收场了。目前省委批准进行过渡试点的公社已有三十四个,这三十四个公社,条件虽然都比较好,但也不是完全成熟。针对这一情况,对于过渡试点的若干基本政策,也作了讨论。初步意见是,除七个社员平均收入水平已达一百元以上,社营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各个管理区经济水平大体平衡的公社外,其余进行过渡试验的公社,可以采取一些过渡的过渡办法。例如在一个公社内,多数管理区的社员收入水平比较平衡, 这些管理区可以实行统一分配,其余个别的收入特高、特低的管理区仍可以各个管理区单独分配。对于直接过渡到国营企业的公社或管理区,除蔬菜基地外,既要保证粮食总产量高于过渡之前,又要保证完成上交商品粮的任务。这样规定下来之后,穷管理区干部表示,一定要奋起直追,赶上富管理区,富管理区的干部说:过去是怕过渡,现在是盼公社经济很快发展,穷管理区经济很快发展,争取早日实现过渡。

二、关于发展公社一级的经济问题。发展社营经济中的“一平二 调,现象是和抢过渡的思想分不开的。据讨论中揭发出来的材料看,全省社营经济发展得好,而又没有发生“二平二调”现象的公社约占百分之三十;社营经济发展 得好或比较好,“一平二调”不严重的公社约占百分之五十,“一平二调”严重的约占百分之十五;社营经济发展得很差,当“清静和尚”的约占百分之五。严重的 是去年各个公社制定的一九六o年发展社营经济的计划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公社,有“一平二调”的打算,这是必须批判的。

“一平二调”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是:(一)无偿抽调;(二)低价收买,不等价交换;(三)不付现金,有价无款;(四)摊派发展社办经济基金;(五)随意占用管理区的土地;(六)随 意抽调管理区的劳动力。个别公社的作法更为恶劣,影响很坏。忻定县红专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田麻则,看见管理区的什么东西好,就调什么。管理区的干部和社员有 了好东西都不让他看见。稷山县里望公社,今年春节搞发展社办经济开门红,要各个管理区敲锣打鼓把所有好马、来亨鸡、咖啡兔、大母猪,一律送交公社。有的调一带四,调一口猪带一个喂猪盆,一个猪圈门扇,七百斤谷糠,二百斤麦秸。有的调母畜时,专挑已受胎的。有的把管理区办公室的马蹄表也调走了。管理区对公社的抽调,一般也将计就计,用生产资料抵交积累。他们说:反正生产资料将来也是公社的,早点给了你,多少还能换几个钱。当然管理区也采取了抵制办法。(一) 分给社员。把管理区经营的副业转给社员;把管理区的猪场、运输队,转为食堂生产。(二)关。公社要调,就关门不干了。(三)顶。顶住不给。(四)藏。不让公社干部看见:(五)拆。把机器、胶支车拆开。(六)卖。(七)杀。(八)盖。把管理区的公积金拿上盖礼堂、宿舍、敬老院等。他们说:“修成房子反正你搬不走。”

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公社干部和管理区干部互相交心,双方深受感动。他们说:“咱们本是一家人,自闹开一平二调就变成了两颗心。”“一平二调是一碗倒一碗,一碗剩半碗,这条路咱们是再也不能走了。”

在弄清“一平二调”的危害之后,大家要求澄清“一平二调”的界限,明确社营经济发展的方向,指出正确发展社营经济的道路。

什么叫“一平二调”,公社干部说:出了钱就不能算“一平二调”。管理区干部说:强制买走的都算“一平二调”。经过讨论认为“一平二调”的界限有三: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等价;不自愿。

社营经济发展的方向,认为应该是“大”“公”“新”。即:首先应该举办为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为国家大工业和社会主义市场服务,为满足社员生活服务的工业。如农具厂、化肥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建筑材料厂、采矿场、冶炼厂等等。第二,应该举办对实现农林牧副渔全线大革命起枢纽作用的一些企业,如拖拉机站、电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小农场、优种站、兽医站等等。第三,利用大片荒山、荒坡、碱地营造大型的林场、菜园、牧场、渔场等等。至于一般农田,目前还是由管理区经营比较好。

公社“一不种地南北畛,二没有开百货店”,怎样发展社办经济呢?这是公社一级干部提出来的问题。有的公社干部说:公社对管理区的财产不可不调,不可全调。在讨论中大家否定了这种意见,找出了发展社营经济的资金来源和生产资料来源。关于发展公社一级的经济的资金来源,提出了四条:(一)社营企业的利润。今年全省可能达一亿五千万元左右。而且它将越来越成为发展社营经济资金的主要来源。(二)公社按规定向管理区提取的积累。今年也可能有一亿五千万元。(三)国家投资。今年为四千五百万元。(四)国家贷款。关于发展社营经济所需的生产资料,提出了五个来源:(一)自力更生,自己装备自己。(二)向国家订购。如动力机械、拖拉机、汽车、胶皮车以及一定数量的优良种畜,可由国家有计划供应。(三)根据自愿等价的原则向管理区订购种畜、母畜,以便自繁自养建立牧场或饲养场。(四)在不妨碍管理区完成生产任务的条件下,按规定抽调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培植大型果园、林区、苗 圃、渔场、修建水库等等。(五)在有利于促进生产进一步发展和管理区广大社员、干部同意的条件下,将某一管理区,首先转变为公社的直属企事业。找出四项资金来源,五项生产资料来源之后,公社干部说:有路走了。管理区干部说:不怕社营经济发展了。在取得一致认识的基础上,长治市的荫城公社、沁源县郭道公社、 平顺县李庄公社、运城县于乡公社、侯马市新绛公社、孟县清城公社等,介绍了他们发展社营经济的经验。参加会议的公社干部反映,在这次会上,既明确了方向, 又看到了样板。少数“清静和尚”,原来认为这次会和他们无关,但这时大家纷纷给他们提意见,批评了他们的懒汉懦夫的世界观。并且向他们指出今天的“清静和尚”,将来势必发展为“伸手掌柜”。管理区干部也表示要大力支持发展社营经济,检查了自己过去的本位主义思想。太原市河口公社河口管理区主任武二丑说: “过去我不懂发展社营经济的重要,公社调劳力,要强的给弱的,拐子、聋子、一只眼,都给凑上数,这真是自己欺骗自己。”有的管理区干部主动提出,要支援公 社建立配种站,苗圃等等。

三、关于分配问题。从讨论中所反映的情况看,一九五九年的分配,总的情况是好的。农副业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三点五,社员平均收入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有百分之九十四的社员户,收入较上年有所提高或者相当于上年的收入水平。在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上,管理区一级的总收入中,公积金扣除了百分之十二点一,公益金扣除了百分之二点零四,公社提取的积累占管理区当年积累的六十一点六。目前公社已收回来的积累,占公社应提取部分的百分之六十三。

会上也揭发出分配中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一)积累部分偏大,个别县社员分配部分,只占到管理区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四。(二)有的县规定,公社向管理区提取的积累,要占到管理区当年积累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三)有的县社员分到手的现金很少,或者将社员应分得的现金,用转帐办法作为储蓄。最严重的是有的县因为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有百分之十六的分配单位,社员除口粮外,现金分文未得。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一部分地区社员生产情绪不高,有的管理区当前生产投资就没有着落。对于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社员以缺勤、管理区以抗拒交公社积累的办法进行抵制。阳高县规定,管理区一九五九年的积累,要以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上交公社。可是到目前为止,公社实收的积累,只占应提取部分的三分之一。

对于分配中的这些不合理现象,讨论了以下几条解决原则:(一)除重灾区外,必需保证社员收入水平比一九五八年有所增长,因积累过大影响社员收入的,可以将积累比例适当压低。 (二)凡是因公社提取积累过多,致使管理区生产投资发生困难的,可以适当压低公社提取积累的比例。管理区所留的公积金应该比上年有所增长。这样预计公社提 取的积累比例以县为单位计算,一般可能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下降为占管理区当年积累的一半左右。

公社向管理区提取的积累比例,是讨论分配中 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一部分干部认为,目前生产任务主要在管理区,管理区留的积累比例应大于公社,这样管理区才有积极性。另一部分干部认为:管理区主要 经营的是农业,而生产费用已经留给了管理区,今后扩大再生产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农业三化和农村工业化,而这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尽管目前国家还不能供给大批 的农业机械,但是应该及早积累这方面所需的资金。大家匡算了一笔帐,全省农村初步实现机械化、电气化需要的投资近三十亿元,如不及早准备,一切都靠国家, 就会妨碍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实现。所以一般地说公社提取的积累比例应该大于管理区。但是为了有利于发挥管理区的积极性,照顾到当前管理区在兴办小型水利、 实行工具改革等方面的需要,应该在保证管理区所留积累逐年有所增长的条件下,逐渐提高公社提取积累的比例。以后随着积累的增长,公社提取的部分,将逐渐增大。

四、关于人民公社的财务管理和干部作风。从讨论中反映的材料看,几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在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上,有了若干新的内容,这就是把群众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和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结合了起来,因而涌现出了一批经营管理工作上的模范单位。平顺县羊井底管理区,去年生产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二,生产费用却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六。这个县的川底管理区,纯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一百零八,生产费用只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六点二,全管理区一年只花了管理费四十二元(帐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格式,自己制的)。从来没有买过纸烟招待客人,但是也有一些单位,特别是公社一级,在家大业大的情况下,开始大手大脚,挥霍浪费。

在铺张消费上较为普遍的是:(一)大搞非生产性的建筑和购置。太原市小店公社计划用二十一万元,修一个漂亮的饭厅。小井峪公社,总共有 一万二千人,准备修一个容纳四千人的礼堂。闻喜县共有十六个公社,已有九个盖了礼堂或大楼。这个县的城关公社提出的口号是:“公园赛西湖,礼堂赛县府,风景赛杭州。”太原市徐沟公社张楚王管理区,要在管理区的门上安一个霓虹灯,订购费花了五百多元。西谷公社仅美化就花了两万多元。太原市新城公社今年一月到 三月十五日,收入三十八万元,开支就达四十八万元。公社门口修的一个喷泉花园,用了五千多元。更严重的是,有些同志看到这些现象后,不仅无动于衷,还说新城公社有社会主义风格。甚至有人说他们这样铺张浪费是为了消灭城乡差别。(二)请客、送礼,设宴招待。长治市工农联盟社,今年春节仅请客就花了八千多元。 介休县兑镇公社因招待客人从管理区调了水果五千七百斤。运城县运城公社,招待客人吃花生,就吃了一千三百斤。临猗县怀角公社党委书记侯宪丰,因犯右倾错误 调离工作时,吃了十四次酒宴,一次赴宴遇上下雨,管理区专备车马接送。(三)随便浪费劳力,破坏现有建筑。太原市吴村公社在大搞卫生和美化中提出破旧立新。把有七十四户人家的一个居民点的住房,全部拆掉。太谷县胡村公社拆毁民房修了一条一百米长二十米宽的马路。这个县的来远公社,在不到一华里长的街道上 修了十九座高达三丈的跃进门。(四)随便扩大编制。太谷县超英公社,私自编制二十八人。这个县的胡村公社,私自编制二十六人。太原市新城公社,也私自多编制二十多人。繁峙县花山人民公社,另外编有扫盲秘书、畜牧秘书、保健员、义务教员、邮递员,工资完全由管理区分摊。据初步摸底全省有一百零二个公社,即占 全省人民公社的百分之十一,浪费比较严重。

为了煞这股风,大家除了十分拥护中央关于在适当时机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指示外,认为 有必要重申几条禁令:不准请客;不准送礼;三年内公社一律不准盖礼堂;不准随便增加编制,公社办公费不能超过每人每月二元三角的规定;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费用不能超过公社一级收入的千分之一。另外还制定了公社财务管理制度草案。

伴随浪费而来的贪污,也有所发展。仅就初步揭发出来的材料看,公 社一级干部有贪污行为的一般占到公社一级干部的百分之五左右。据侯马市、临汾县、霍汾县所属二十一个公社的检查,有贪污、私自挪用公款的干部五百五十六 人,占到干部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霍汾县李曹公社石膏厂会计王庆斌,一次贪污八千元。

在干部作风的其它方面,总的说来是好的,正如同中央所估 计的那样。但是,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也混进一些作风十分恶劣的分子,他们打人骂人,特权自私,腐化堕落,挟嫌报复。太原市吴村公社党委书记田宝滋经常打人骂人。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他的,也没有不怕他的。小孩哭的时候,大人就用“田宝滋来了!”吓唬小孩。洪洞县雄火公社城东管理区女社员高白英,因为给妇女队长 王清提了两条意见,王清就用各种办法向她报复,高最后被迫自杀。黎城县南委泉公社共青团书记赵春堂,下乡嫌食堂饭不好吃,把饭喂了猪;一只狗咬了他几声, 就命令管理区团支书把狗打死;他中午睡觉,要群众在一边打蝇子。这类干部尽管为数很少,但影响很坏。

五、农村公共食堂问题,也是这次会议上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食堂干部更为振奋。他们说:“食堂上纲了”。有的表示愿意做一辈子食堂工作,有的给留在家里的食堂干部写了信,介绍自己在会上听到其他食堂的先进经验。

在讨论中大家表示,对公共食堂万岁认识更深刻了。有的干部说:过去我只认为生活集体化是为了适应生产集体化的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懂得由于实现了食堂化,解放了妇女,形成了新型的民主和睦家庭,改造了人民的思想意识。

各地反映食堂形势很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是节节上升,目前全省农村共有公共食堂八万八千多个,参加食堂的人数有一千一百二十九万多人,占到农村总 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点三。在现有的农村公共食堂中,有了一套粮食管理制度和计划用粮制度,有了自给的副食品基地,灶具改革得好,民主管理好,党支部领导抓得紧,清洁卫生和保卫工作做得好的一类食堂占百分之六十,基本上具备了上述条件,但执行情况没有前一种好的二类食堂占百分之三十。不巩固的三类食堂占百分之十,而且日益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会议上大家对书记挂帅办好食堂;贫农下中农要在食堂管理委员会中占到优势;粮食管理上实行指标到户,统一保管的办法等,尤其感到兴趣。对晋东南地区和其它县的一些好食堂的经验,都很重视,不少干部晚上还访问优秀的食堂干部,听取经验。有的人连夜给家里打了电话,写了信。食堂办的不好的单位,干部首先给自己家里写了信,要带头参加食堂;有的给在家里的干部写信,要和群众同劳动,同吃饭,不吃偏饭。总之,通过这次会议,全省农村公共食堂将办得更好,更巩固,从而也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到食堂来。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中央指示。


 中共山西省委
一九六o年四月六日

来源: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