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毛主席对几个文件的批语
1959.12.08;[绝密文件 定期收回]
一、毛主席对“苏联专家近来的一些表现”,“明年重工业方面要多搞些什么”,“王国藩社的生产情况一直很好”,“目前农村中‘闲话’较多的是那些人”的批语:
将这四件印发各同志。请各省、市、区党委负责同志将王国藩人民公社一篇印发所属一切人民公社党委,并加介绍,请各公社党委予以研究,有那些经验是可以采纳的。据我看,都是可以采纳的。第一条,勤俭办社,第二条,多养猪(不养猪的回族除外),第三条,牲畜大增殖,第四条,增加大农具,第五条,食堂办法,第六条,工作踏实,实事求是,第十条,有事同群众商量,坚持群众路线。这些都是很好的。我想,每一个专区,总可以找到一个至几个办的较好如同王国藩那样的公社。请你们用心去找,找到了,加以研究,写成文章,公开发表,予以推广。“目前农村中,‘闲话’较多的是那些人”这一篇也值得一看,这同目前在庐山讲‘闲话’较多的人们是有联系的。
明年重工业方面要多搞些什么
国家计委最近在研究明年计划的时候,有的同志对调整重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们说,明年应当少增产铁和钢,多增产钢材。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直接使用的主要是钢材而不是钢。钢材的多少,对建设规模的大小有决定意义。
明年能不能少搞一点铁和钢,尽可能多搞一点钢材呢?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提高铁和钢的质量。象今年上半年,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八点六,钢增加百分之六十六,而钢材只增加百分之二十六点二,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的成材率为百分之七十九,就是说,生产一百万吨钢,可以轧成七十九万吨钢材,这和苏联、美国同一时期的成材率差不多。去年由于我国铁和钢的质量降低,钢的成材率下降到百分之五十六,今年上半年为百分之六十七。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比较,今年上半年每生产一百万吨钢,要少产钢材十二万吨。钢同铁的比例更不合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一比一点二,今年上半年增加到一比一点八;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每生产一百万吨钢,要多消耗六十万吨铁。因此,明年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铁和钢的质量。只要铁和钢的质量提高了,即使产量增加不多,钢材的产量仍然可以显著提高。这样作不但可以多生产钢材,而且可以减少矿石、煤炭、木材等的消耗,交通运输和劳动力的紧张情况也可以缓和一些。
明年应当多进口些石油和橡胶,多搞些石油和橡胶的基本建设;少搞些消耗石油、橡胶的机器和车辆。他们说,今年石油和橡胶的供应已经非常紧张,很多汽车和动力机械都无法开动。估计明年生产和进口的汽油、柴油和橡胶,还不能满足今年年末拥有的汽车、汽油机、柴油机、拖拉机等一年的消耗量。如果明年再生产和进口这些设备和车辆,就会有更多的设备和车辆闲置起来。因此,明年应当腾出外汇,多进口一些石油和橡胶,腾出材料和资金多搞点输油管和橡胶园的建设,以便更多地满足明年的需要,并为以后我国石油和橡胶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他们说,现在我们对基本化学工业(三酸两碱)的发展还是注意不够的,明年应当多注意一些。一九五二年生产一吨钢,相应地生产硫酸和纯碱各一百四十多公斤,而去年下降到七十公斤和六十公斤。酸、碱供不应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基本化学工业是其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它不发展,其他化学工业也不能很快上去。按照生产能力计算,明年的化学纤维可以生产一万吨,但是因为烧碱不足,就只能生产七千吨左右。明年生产的硫酸,估计只能满足需要量的百分之八十多。硫酸不足,对化学肥料的生产和冶金、炼油、军工、化学纤维等产品的生产都有很大影响。
目前农村中“闲话”较多的是那些人
湖南省长沙市委的同志最近对郊区临福公社各阶级的政治思想情况作了调查。
调查报告说,目前农村中说“闲话”较多的主要是一些新上中农和老上中农。这部分人是在公社化中“随大流”涌进公社来的。由于他们在合作社时期是进钱户、余粮户,一般劳动力多人口少,所以对于公社的收益分配办法有意见,认为自己吃了亏,心里不舒畅。
目前新老上中农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世界上样几个问题上:(一)对“拉平”意见多,要求算账。特别是对工分、高级社投资的处理、公社调走粮食、猪鸡鸭全部归公、借用房屋家具等有意见。(二)认为粮食供给制不好。说“穷的沾了光,富的垫了背”等。(三)认为没钱用,手头不活动,赚工资少,副业门路少。(四)怀疑大跃进的成绩,看到的成绩少,缺点多。由于这部分人对党的政府一般是拥护的,所以在实际评工记分以后,多数积极起来,提高了工效,只有一部分人劲头不足。
现在农村中真正反对我们的是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这在农村中人数是很少的。这些人多数消极怠工,不服从调配。有的还公开破坏生产,挑拨干部同群众的关系,威胁群众。
占农村人口最多的贫农和新老下中农是衷心拥护党,坚决走公社化道路的。他们亲身体会到,有党的领导,有合作化、公社化,生活逐步改善了,对党表示感激,“不忘党的恩”。他们说:“我们是从窄处向宽处走”,公社化后最大的喜事是“吃饭不要钱”。如有些人说:“吃饭不要钱,已经心满意足,还有工资发,更是锦上添花”,“食堂就是我的家”。因此,他们能够积极出工,忘我劳动。他们说:“公社化后,没有评工记分时也是忘命搞”,“现在评工记分,有奔头,有名目了,更要忘命搞”。
这部分人没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他们说:“过去饭还冒(没)得到手,现在有饭吃了,不好再要求什么”;不过“人往高处走”,现在希望有余钱用,因为添置衣服要钱,看病要钱,儿女上学要钱。他们希望搞点副业,手头活动点。对于目前的困难,他们一般能够忍受,也知道生活改善“只能慢慢来”。
二、对“番禺县群众自办食堂”等三个文件的批评
“此三件请同志们研究一下。
看苏联曾经垮台的人民公社和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不是一个东西?看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不是会垮台?如果要垮,有那些足以使它垮的因素,如果不垮的话,又是因为什么?不符合历史的东西一定要垮,人为的维持不垮,是不可能的。合乎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不了,人为的解散也是办不到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请同志们看一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近来攻击人民公社的人们就是抬出马克思这样一个科学原则当做法宝举起来打我们,你们难道不害怕这个法宝吗?”
三、对“河南省委关于抗旱保苗的简报”,“湖北省委关于旱情向中央的报告”的批语
“此两件印发各同志。今年旱区达五、六省,情况严重,广大群众在党领导下的伟大抗旱斗争已经起来。吴冷西同志,各省旱情及抗旱斗争请令新华社如实报导,以鼓干劲。一定要把抗旱抗到底,人定胜天,争取丰收,反对一切悲观失望情绪。”
四、对“广东省委纠正农村副产品自给部分过多的现象”一文的批语
“印发各同志。各省市区情况如何?是否同广东相似?你们注意了这个问题没有?你们是否认为广东省的措施是实际的?广东的措施是,坚决压缩供给部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法,你们是否认为是实际的,你们以为如何?照我看来,广东省委的措施是实际的。这是一个大问题,要一律采取措施改变现状,请你们回去坚决实行。”
广东省委纠正农村副产品自给部分过多的现象
广东省委最近批转番禺公社党委“关于当前农村副产品自给部分过多的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
产量大增、商品部分少得可怜
番禺公社党委报告中提到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已经收获的农副产品,产量比去年大为增加,可是商品部分少得可怜,有些产品原来商品程度很高的,现在也变成自给了。例如,水果,过去上市量达百分之八十,现在只达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今年的荔枝特大丰收。比去年超产三倍以上,可是产区大队大量分卖给社员,少者每人每次一斤,多才竟达五十斤,剩余部分才卖到市场,有的甚至全部分光吃光,故上市量约减少了百分之五十。牛奶蛋品一向商品率很高,现在自给多于出售。
凡是供人吃的东西,都作为自给性生产
形成目前农村消费水平和当前水平、收入水平不相适应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公社的分配制度还存在着问题所带来的。前一个时期,公社分配的办法上,供给部分比例太大,包的过多,公社内部采取产品直接分配的范围扩大了,因而,副食品的消费量也就增加了。体制下放后,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大队,在分配制度上,虽然压缩了供给部分,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法,但生产队的所有制,在分配方法上,仍然采取以供给制为主,采用产品直接分配的方法。许多地方,生产队所有制部分的产品,凡是供人吃的东西,都作为自给性生产,直接分给各户或拿到食堂吃掉了。由于前一段时间,自留地还未分配到户,家庭副业未有发展起来,而大队下放到生产队的生产项目不少,特别是畜牧业、水产、水果、零星小生产,生产队的所有制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体制下放后,农村生产的自给部分,采用直接分配产品的部分,不是缩小了,而大大的扩大了。这就是形成目前农村副食品浪费过多,上市量减少,市场供应特别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一分配方法,如不立即改变,即使副食品生产情况好转,上市量也不能有很大的增加。此外,去年刮“共产风”,和某些地方把生活资料公有化的错误,动摇了农民的生活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观念,这一错误,虽已经纠正,但农民思想上仍然不那么放心,因此,不象过去那样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好习惯没有了,滋长了和种不计将来,只顾眼前的大吃大喝的不良风气。这对农村过多消费副食品,也有很大的影响。
坚决压缩供给部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办法
广东省委认为,为了缓和副食品供应紧张情况,除了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和压缩购买力等措施外,还必须从分配环节上去解决问题。必须坚决压缩供给制部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办法。
五、对“湖南省平江县淡岭公社稻竹大队几十个食堂散伙又恢复的情况”的批语
印发各同志。
此件很值得一看。一个大队的几十个食堂,一下都散了,过一会又都恢复了。教训是:不应当在困难面前低头。象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这一类的事情,是有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的。一风吹是不应当也是不可能的。某些食堂可以一风吹掉,但总有一部分人乃至大部分人又要办起来。或者在几天之后,或者在几十天之后,或者在几个月之后,或者在更长时间之后,总是又要吹回来的。孙中山说“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情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这句话是正确的。我们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属于这一类,困难是有的,错误也一定要犯的,但是可以克服和改正。悲观主义的思潮,是腐蚀党、腐蚀人民的一种极坏的思潮,是与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意志相违犯的,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违犯的。
六、主席对江西省委中级党校学员对公社的看法的批语
印发各同志,我们谈论的江西党校对大跃进、人民公社两大问题的辩论,现在已经解决了,开头一阵乌云,结果一片晴天,庐山会议上辩论的情况,和江西党校何其相似。江西党校持否定态度的,在八十二人中有六个人,我们这里也是五六个人,我们这里持肯定态度的人,比江西党校多得多,持模糊态度的,也比江西党校较少,这两点是不同的,两处辩论的问题全然相同,都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阵线也相同,都分左中右。同志们可以看一下,报告写得好,一气可以读完,请同志们学江西的样,在省地县三级分批举行,一律照此大辩一场,时间秋季好,冬季好,春季也好。每一批时间两个月。读书与辩论并行,作一次新的整风运动,定有巨大意义。
江西省中级党校学员对人民公社的各种看法
江西省委中级党校学员在学习中,经过思想动员,消除顾虑后,开展了大鸣大放大辩论,鸣放辩论中,将近有半数的学员(包括中级干部在内),对目前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是来自全省各地区、各个工作战线的干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来,这些不同看法,是一部分党内外干部思想认识问题的比较集中的反映,现将他们对公社化的主要论点汇集如下。
(一) 认为人民公社没有优越性
(1)人民公社的出现并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只是将高级社套上公社的名称。高级社的生产关系仍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现阶段还有它的作用:
甲、去年高级社正是发展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不搞公社,58年的大跃进成绩会更大。
乙、目前我们的生产力很低,怎能说已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了呢?
丙、生产关系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为58年的生产有所发展,就急于去改变生产关系。
丁、去年粮食、钢铁的丰收,不应该完全归于公社的成绩。粮食大部分时间是在高级社搞的,钢铁是全民运动,是通过行政手段取得的,不组织公社也可以办到。
戊、从分配制度看,高级社是按劳取酬,今年公社也还是坚持这个原则,说明它仍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己、如果说人民公社这种生产关系比高级社的生产关系更适合,那么为什么公社化后,还出现了许多问题。
庚、人民公社并不比高级社优越,公社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辛、目前的人民公社跟高级社几乎一样,不知是谁想出来的新名堂,似乎要与从不同(苏联也没有),出风头,好象要赶到“世界的前头”。
(2)人民公社不是客观必然的产物,而是根据上级指示自上而下从主观愿望出发搞的,是人为的产物。
(3)公社优越性从理论上说好象有些认识,但从当前的实际上又如何去观察它的优越性呢?“什么象初升的太阳”,“什么无比的优越性”,“什么亚洲地平线上的强大生命力”,就是体会不到。
(4)人民公社并不受群众欢迎,以前农民常言“农业社真正好”,目前则很少听农民说“公社很好”,群众参加人民公社是被迫参加的。
(5)人民公社的缺点大于优点:
甲、建立公社影响了生产,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如森林遭到破坏,农具、生产无人管理,劳力大批外流等。
乙、建立公社后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的情况犹如“空摆连环阵,灯光满天红,不见人劳动,只听战鼓声”。
丙、公社化后出现了杀鸡、杀猪,“一平、二调、三收款”,瞒产私分等现象。
丁、不建立公社,粮食和副食品等物资供应就不会这样紧张。
戊、人民公社化后农民生活并没有改善,吃不饱,没油吃,无零钱花。群众反映:“共产党把好事办成坏事”。
(6)不一定只有人民公社才能使国家对内职能逐渐缩小,高级社也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7)人民公社不一定优越,因为各人民民主国家不向我们学习,也不打算采用这种形式。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否太快了?
(1)人民公社的建立太快了,公社是一个“早产儿”:
甲、公社化发展速度是脱离客观现际的,几个月实现全国公社化是主观、急躁冒进的结果。
乙、普遍搭架子快了,没有经过试点,逐步推行,是不符合事物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发展规律。
丙、群众没有思想准备,“人民群众的觉悟还没有达到成立公社的水平”,“敲锣打鼓是‘共产’先锋分子搞的,是形式主义”,“没有贯彻自愿原则,是一轰而起的”。
丁、组织准备不够,当时还没有一套管理公社的规章制度。
戊、毛主席说一句“还是人民公社好”,许多干部就象得了什么神丹,马上在全国农村创办“公社”,不管有没有条件,“先上马再谈”。
己、公社的出现并不是什么“万事具备(指建社条件),只欠东风”(指公社),而是“火烧战船”(指成立公社把高级社的生产关系搞掉了),一扫而光(指一平二调三收款)。公社化运动的情况犹如“大雾满江(指刮共产风),万箭齐发(批共产风带来的过分集中),十万狼牙(指农贷十亿元),一去不返”。
(2)人民公社的建立并不快:
甲、所有制由小到大是符合生产发展的规律的。
乙、58年全面大跃进,原高级社是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公社化给生产带了许多好处,如修水利、炼钢铁。
丙、几年来农民集体主义觉悟有了提高,加上去年大跃进和共产主义教育,政治条件已经成熟。
丁、适合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对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有好处。
戊、公社化后出现的问题,其原因不是建社早,而是:因时间短,一搭架子就大办钢铁,有些问题来不及处理;建社工作粗糙,思想发动不充分;某些干部执行政策有偏差,否定按劳分配,加之账目清,引起群众误解。这样一个创举运动,没有经验,发生一些问题是难免的。
(3)人民公社的出现是适时的,不快,但全国公社化是快了,应该分阶段发展。因为我们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三)对中央关于人民公社的两个决议的认识
(1)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提出在农村中普遍发展人民公社是“心血来潮”。
(2)“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有左倾情绪,人民公社的广泛建立,是左倾思想的复活。
(3)决议中没有提出小集体到大集体的转变是错误的,决议中提出公社要统一计算盈亏也是错误的。
(4)把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并到人民公社的作法不当,理由是:
甲、 是所有制的倒退,因为公社是集体所有制。
乙、 是方向性的错误。
丙、 农场同志的工资减少了,不满意。
(5)中央决议对所有制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给下面的干部造成很大困难。
(6)人民公社若干问题决议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把两种所有制转变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值得研究:
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共产主义低,因而所有制的改变,是要以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
乙、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虽然是同一的社会经济形态,但二者毕竟还有质的区别,如果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变成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就会把两个不同质的阶段混淆起来。
丙、根据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种所有制,而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7)现在强调等价交换是倒退,对生产不利。
(8)人民公社若干问题决议中提出的“三化”,“是一切迷惑群众的假话”,实行“三化”,只有集中,没有民主,只有纪律,没有自由,什么民主、自由、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话,只是说得好听,并无实际内容。它与“三化”是势不两立的,不可能同时存在。
(9)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带有全国性的,这就说明中央决议有毛病。
(四)“共产风”从何而来?
(1)“共产风”是从上面刮下来的。中央、省、地委应负责任:
甲、中央决议中明确提出“公社分级核算,盈亏由公社统一负责”,这就否认了由小集体到大集体需要一个过程。上面提出以分社为单位核算,所以下面那样搞是有根据的。
乙、 中央决议提出先搭架子,就促使下面搞大集体,忽视了发动群众,助长了急躁情绪。
丙、 武汉会议时说中国实现共产主义比苏联容易,比苏联快,因此“共产风”越刮越大。
丁、 中央曾经提出把工资制全部取消改为供给制。
(2)中央、省委在指导上是正确的及时的,主要是执行中的问题,应由下面干部负责:
甲、 中央在“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先搭架子,上动下不动。
乙、 中央指出要防止强迫命令,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丙、 中央曾经指出在处理若干经济问题时,要承认差别,不要算细账,找平补齐,而下边干部没有按这些政策执行,因而出了偏差。
丁、 中央、省委一再强调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下面盲目地搞十包、十几包,认为包得越多越好。;‘
(3)中央、省委有错,下面也有错。
甲、 风是上面刮的,但到下面就越刮越大了,产生了左的倾向。
乙、 中央的方针、政策有缺点,在建立公社时,没有强调当前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干部在执行中忽冷忽热,盲目急躁,对中央指示没有很好研究贯彻,对当时社会性质弄不清楚。因此,是两方面造成的。
丙、 上下都要负责,究竟谁负主要责任,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4)“共产风”是难免的,既不能怪中央、省委,也不能怪下面干部,因为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五)对人民公社生产方针和分配制度的看法
(1)关于公社的生产方针问题。
甲、关于实行工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生产方针。目前实行工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为时过早,是行不通的。理由是:会影响农业(五业)生产;没有原料,没有技术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易造成劳民伤财;产品、销路、技术、运输有困难,领导力量照顾不过来;不实行这一方针,并不会推迟农业机械化的时间。
公社生产方针应以农业生产为主,把工业放在从属地位。理由是:粮食问题紧张,而且在最近几年也不能很快解决;工业原料的供应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副食品不能满足生活需要。要改变这些情况,必须以发展农业为主。
乙、关于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公社化后商品生产不应扩大,应该逐步缩小。理由:商品生产到共产主义将被消灭,共产主义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的诞生,是商品生产消亡的起点;全民所有制的实现是消灭商品生产的决定条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消灭的过程;公社分配制度中的部分供给制,使一些产品脱离了商品范畴,今后供给部分将逐渐扩大,商品生产就必然逐渐缩小以至消灭。
(2)关于分配制度问题。
甲、工资制度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提的过早了,不够合理,结果使农民大失所望,应该取消。
乙、现在全面实会伙食供给制过早了一些。
丙、社员收入应增加,分给社员的部分应该是占整个总收入的60%——70%,如果按50%——60%的比例分配,就不能保证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造成这员对公社的怀疑。
(3)公共食堂问题。
甲、公共食堂不是共产主义因素,现在不要,将来也不要。
乙、公共食堂害多利少,增加人民内部矛盾,群众不满,饮食不便。
丙、食堂有三大坏处:排队;抢;浪费粮食,又浪费钱。
(六)对巩固与建设人民公社方针的认识
(1)实行三级所有制是使人民公社倒退,使它又退回到了原高级社。
(2)实行三级所有制,是为了纠偏,如果不是过去错误,为什么郑州、上海会议专门强调这个问题。
(3)实行三级所有制,进一步说明了过去公社是搞快了,不是照顾国际影响,公社的牌子都要摘掉。‘
(4)公社实行权力下放、队为基础后,经济核算、生产计划、公益金、公积金差不多全部是由生产队决定处理,公社实质上是个无权的空架子,就没有优越性了。
(5)权力下放,容易产生资本主义经营思想。
(6)公社应该搞二级所有制,搞三级缩小了集体所有制的范围(原来只有高级社所有制,没有生产队所有制),助长了社员的资本主义思想,延长了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时间。
(7)由小集体过渡到大集体,三、四年的时间太短了。
甲、 穷富队经济力量不平衡,单靠国家支持不可能,要靠自己努力时间就更长了。
乙、人民的觉悟还没有这么高。
丙、苏联现在是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了,可是现在并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通知
现在把“主席对几个文件的批语”(并附部分原件)印发给县委书记以上干部阅读。此件系绝密文件,定期收回。并不得翻印、转载和公开引用。
来源:甘肃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