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祝河南大捷
《人民日报》社论
1958.10.17


果然不出所料,钢铁战线上接连传来了好消息!昨天本报才报道了贵州省提前超额完成9月份生铁生产计划,今天又得到了湖南日产生铁3,000吨的消息,特别令人兴奋的是从河南传来的大捷报:曾经在小麦产量上名列前茅的河南省,现在又在土高炉炼铁方面遥遥领先。在9月15日这一天里,河南全省的土高炉日产生铁18,693.92吨。其中禹县、鲁山、宝丰、临汝、信阳、登封、商城、博爱等八个县的日产量都在千吨以上。禹县又以日产4,396吨生铁的最高纪录,走在最前面。这样的丰产纪录,真是惊人的奇迹!

几天以前,我们公布过这样的材料:河南省9月份计划生产生铁135,000吨,1日至10日共生产了7,857吨。这就是说,9月上旬河南全省每天的生铁产量只有780多吨。时间只过去了四天,9月15日全省生铁的产量就达到18,000多吨。从780到18,000,生铁产量猛增20几倍,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任何天才的数学家也无法计算的。“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普遍真理。把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创造奇迹。

从河南炼铁大捷中,可以学到一条重要的经验:领导亲自上前线,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甘苦,共劳动,把群众的力量充分发动起来,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请看日产4,000多吨铁的禹县吧:那里5位县委书记和17位县委委员,分赴四个钢铁作战区,率领15万钢铁大军日夜苦战;那里县直属机关80%的干部连夜上山,一人包一个炉子。这种领导干部亲自上前线,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做法,一方面使群众从领导的决心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中得到鼓舞,坚定了斗志;一方面使领导从和群众共同实际操作中得到真知,能够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掌握技能,指导一般。领导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这是我们党数十年来进行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河南的例子又一次证明了保持这个优良传统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谈到领导同群众打成一片,走出办公室,亲自上前线,以及“吃在炉边,睡在炉边”等等,有些人总不大以为然,说这有点“农村作风”、“游击习气”。其实,何止是“有点”,简直就是“农村作风”、“游击习气”。可是,我们要问:这样的“农村作风”、“游击习气”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党沾染这样的“农村作风”、“游击习气”数十年于兹,可谓久矣,也可为深矣,不但从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好,而且好得很。难道不正是这种“农村作风”、“游击习气”,使我们的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了国内外的反动派,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吗?今天,虽然不打游击了,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建设,同群众打成一片的所谓“农村作风”、“游击习气”,作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作为地地道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风,正应该在工业建设工作上发扬光大。

河南炼铁大捷,也充分显示了土高炉和小高炉的威力。土高炉和小高炉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在今天以前,许多人是认识不足的。不要说是“炉前摇头派”曾经怀疑过,就是促进派的行列中也有许多同志摸不到底。河南的奇迹说明了土高炉和小高炉的威力远比人们所能想象到的大得多。因为土、因为小,我们就可以放手发动群众来办,一个县就可以在几天之内建上几千个,加起来一天就能出几千吨铁。任何看不起土高炉和小高炉,什么“低产论”、“短寿论”、“大面积丰产不可能论”,都在河南炼铁大捷的事实面前破产了。

河南省日产18,000多吨铁,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现在已经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可以坚信,生铁这一关是一定能够突破的。现在全国各地的钢铁热潮正在沸腾着。我们祝贺河南人民的炼铁大捷,希望他们巩固已有的成绩,继续前进;同时也相信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一定能够都像河南省一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紧紧地抓,狠狠地抓,争取9月份内根本扭转土高炉生铁生产不正常的局面,完成和超额完成9月份的产铁计划。


来源:原载195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