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少种高产多收
《甘肃日报》社论
1958.11.18


临洮县四干会上制订明年生产规划的时候,提出要在原有117万亩播种面积内,退耕31%做为种草或轮歇,只留下61%即80万亩耕地种植粮食及经济作物,以少种多收的精神,集中精力务好基本农田,争取在今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实现明年再翻一番以上的增产指标,这一大胆的耕作制度的改革,是富于革命精神的。少奇同志在视察江苏时指出:“种得少,种得好,但是收得多,这是农业经济上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最近闭幕的内蒙古和西北四省区秋季农业协作会议也提出:要本着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决定退耕一部分土地,建立基本农田制,集中力量种好基本农田。各地必须大胆革新,坚决贯彻这一农业生产方针。

所谓“基本农田”制度,就是要采取革命的方法,停耕一部分不适宜种农作物的耕地,还草还林;保留一定数量的优等地,然后集中人力物力,加工管理,实行精耕细作,用种的少,种的好,收的多的办法代替以往广种薄收的习惯。

贯彻这样的少种高产多收的农业生产方针有什么意义呢?少奇同志指示:“希望各地好好算一算帐,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对此,我省今年出现的几百万亩大面积丰产田和高产卫星,提供了很多资料。以武威县金羊乡五一农业社为例,今年种的高产小麦,每亩施肥75,000斤,共用人工61.8个,亩产4,665斤,而当地一般田,每亩施肥4万斤,用工35.6个,亩产1,200斤。二者相比,种高产田每一工日收小麦75.5斤,种一般田每一工日收小麦33.7斤;种高产田每16斤肥料生产小麦1斤,种一般田每33.3斤肥料才生长小麦1斤。如一个劳动力一年出动300个工日计算,种高产田可种4.85亩,全年收入22,600斤,种一般田可种8.4亩,全年收入1万斤,相差1.2倍多。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一条规律:种的少、种的好,省水,省肥,省土,省籽种,省劳力,而且收的粮食多;种的多、种的粗,费水、费肥、费土、费劳力,而且打的粮食少。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不妨把武威金羊乡的例子,拿来就全省情况粗略算几笔帐,第一笔帐:今年全省共施肥6,000亿斤,如按高产田的标准每16斤肥料生产粮食1斤计算,应该生产粮食370亿斤,而今年全省实收只有200亿斤,差了170亿斤,也就是说浪费了2,720亿斤肥料。第二笔帐:以高产田的标准,每一个劳动力每年生产粮食22,600斤,全省以400万劳动力计,应生产粮食904亿斤;以300万劳动力计,应生产粮食680亿斤。而今年实产只有200亿斤,相差480亿斤到704亿斤,也就是多用了210万到310万劳动力。第三笔帐:今年全省实种4,938万亩粮食作物,如以金羊乡高产田的种法算,今年实收的200亿斤粮食只有430万亩地即可,明年就是翻两番,达到800亿斤粮食,有1,710万亩地也就够了,也就是说耕地缩小三分之二,总产量也能提高4倍。另外,种的少还可以大量节省用水,可以保证基本农田的充足水量,保证粮食增产。因此,根据我省地广人稀,地力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劳畜力不足及三料俱缺的特点,退耕一部分土质瘠薄、水利条件不好、水土流失严重、产量过低的土地,集中精力种好基本农田以保证粮食的高额增产,是十分必要的。

全省共有耕地面积近6,000万亩,以农业人口算每人平均有耕地5亩以上,个别地区甚至有每个劳力负担30亩以上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上长期习惯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因此,不能精耕细作,更不能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产量很低。个别地区,好年成每亩收不到百斤,遇到灾害有时连籽种也收不回来。所以,认真总结今年高额丰产经验,依照当地条件,改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有计划地退耕一部分土质瘠薄、水利条件不好、水土流失严重、产量过低的土地,是农业生产战线上执行总路线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同时,今后人民公社的生产,要贯彻工农业并举及生产与交换并举的方针,而少种高产多收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腾出大批劳动力来保证公社内贯彻两个并举的实现,从而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农业工业化,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另外,贯彻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就可以抽大部的耕地大量种草,发展畜牧业;可以大量发展经济林木,实现园林化。这样就有可能逐渐改变农村面貌,逐渐消除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给走向共产主义创造又一有利条件。

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好得很,但是有些人还不敢下决心贯彻这一方针。“怕灾害”就是这种人的顾虑之一。他们说“种的少了遇到灾害怎么办?”其实,这正是他们对少种高产多收的意义还未了解。我们所以要少种,就是要种的好,通过精耕细作,来保证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这个精耕细作本身就包含着能够抵抗自然灾害的内容。由于种的少,就有可能保证充足的水量,这就抗住了甘肃为害最大的干旱;由于种的少,就有可能加强田间管理,从而又防止了冻灾、病虫害的侵袭。相反,种的多,势必照顾不过来,水也得不到充足供应,抵制灾害的力量也就相对的小了。还有一些人,他们嘴头上也承认这个方针好,但被习惯势力所束缚,认为广种薄收的习惯一时还改不了。这又是一个认识问题。所谓习惯,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一定的社会制度下长期形成的一种惯性。在以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在分散的、零碎的土地上用极端落后的工具进行生产,没有办法,只有采取广种薄收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习惯。但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现在我们是处在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下,生产水平空前提高,旧的习惯业已丧失了基础;同时,习惯也有好与不好的差别,好则留,否则弃,少种高产多收,既省水,省肥,省劳力,又能增产,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只要向群众讲清楚,群众一定会拥护的。

少种高产多收是在农业战线上正确执行总路线的一个根本问题,各地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这一方针。但是,也必须看到,要想冲破历史性的广种薄收的习惯,必定有一场尖锐的斗争,必须开展群众性的大辩论,让群众从历年来尤其是今年大跃进以来的切身体验中,算一算帐,了解一下到底那样划的来,从而使广大群众深刻了解少种高产多收的重大意义,并为完成这一改革而积极努力。同时,少种高产多收方针的贯彻,必然牵涉到农业生产上的许多问题,诸如种得少了,但怎样才能保证种得好,收得多,退耕一部分的土地如何处理,等等,这些也都要在群众中展开深入的大辩论,并同制定各公社明年生产规划的同时,共同研究,全面安排,确实做到指标到队,措施到地,责任到人。

1959年是苦战三年改变甘肃面貌的决定性的一年,粮食产量要在今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任务是艰巨的。但我们有了干劲十足的广大群众,有了今年大跃进的极其宝贵的经验,有了公社化的基础,只要正确贯彻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就一定可以完成这一历史性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