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定县领导干部坚持蹲点调查方法
记者 谷峰
1963.08.20
本报天津十九日电: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经验,在河北省定县许多领导机关中,开始成为一项经常的工作制度。许多干部已经把下队蹲点,看作是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法宝。
中共定县委员会书记张铄和副书记刘朝燕,最早开始下队蹲点,常年坚持不断,三年中每人在十三四个点上作过调查研究。在他们的影响下,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机关,下队蹲点。现在,县、区和公社的大部分领导干部,都到农村蹲过点,作过调查研究,其中多的七八次,少的三四次。
定县领导机关在一项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就及时派出领导干部蹲点作调查研究,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许多事例说明,群众的智慧一旦集中起来,变为领导的经验,就会在指导全面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去年春天,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农村出现大旱。一些水利条件较差的生产队,认为旱情严重,原有的一些小型提水工具,不能浇灌全部土地,产生了坐等机电水利设备的思想。这个县的有关领导部门几次召开电话会议,发出抗旱指示,但这些地区的抗旱仍迟迟不见行动。这时候,由县委书记带领的工作组,来到了水利条件差而适时浇灌农田的流驼庄大队。他们发现这个全部是沙窝漏地的大队,依靠各种旧式的提水工具,每五天就给一千多亩小麦浇一次水,使小麦能够正常生长。工作组立刻把群众中零星的抗旱方法,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成一套完整的土法抗旱经验。县里的有关部门又及时派出干部向受旱地区介绍推广。结果,一些等待机械、等天下雨的地区,很快就把原有的小型提水工具充分利用起来,日夜浇灌农田,保证了大秋作物的适时播种。
怎样才能使更多的干部下队蹲点,并且自觉地蹲下去,有效地进行调查研究呢?中共定县委员会最近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他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各级党委的书记带头到条件差、问题复杂的地方,蹲下来,作出样子,使多数干部从实践中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而下定决心蹲下去。这个县的梁家营,是出名的后进队。过去,区和公社的干部多次去那里检查工作,督促生产。但是,这里的落后面貌一直没有改变。原因在哪里?区和社的干部心中无数。去年夏天,县委书记张铄邀请区和公社的党委书记一同到这个队蹲点调查,发现这个队的党员和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只是缺少一个坚强的领导。于是,他们帮助党支部首先健全了组织生活,举办了党课,召开贫农下中农社员座谈会,挖后进的根子,并且耐心地帮助干部改进作风,学会正确的领导方法。这样,干部觉得办法多了,社员们觉得有了奔头。经过大家的勤奋努力,工作和生产的落后面貌很快有了转变。区和社的两个书记,从梁家营回去后,立刻蹲到另外的后进队,寻找解决生产关键的大计。
及时组织干部交流蹲点中获得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经验,并且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当前各项工作中去。这是定县鼓励干部下队蹲点的另一个做法。各级党委还经常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和交流调查研究的经验,表扬认真坚持蹲点的干部,帮助一些干部学会正确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这样一来,各级干部亲眼看到,蹲点作调查研究,能提高思想水平,丰富领导工作经验,调查研究的结果又能在当前工作中起到作用。因此,下队蹲点的自觉性提高了,深入实际的作风大大发扬。
这个县的第三个做法是:减少会议,合理安排机关工作,减轻蹲点干部的负担,使他们放心下去,安心蹲住。凡是经过会议讨论决定的,或是上级有明确指示的工作,由守机关的领导干部处理,不必事事开会讨论解决。一切工作问题,凡能在上边解决的,不从点上调干部回机关处理。上级的指示,能在点上传达的,一般不召开会议传达。
下队蹲点后,怎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干部在谈到切身体会时说:认真坚持“四同”,是取得群众信任,迅速熟悉基本情况,获得真实材料的最好方法。开始蹲到点上,生产队的一些干部和社员,对于上边去的干部,能否蹲得住,能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往往持着观望或怀疑的态度。但是,下队干部落户在贫农下中农家中,又同社员一块下地劳动,谈生产,叙家常,时时关怀他们的生活。这时,他们感到你是平等待人,诚恳相处,从而关心你,信赖你,作到无事不谈,无话不说。有了这个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就容易得多了。
这些干部还谈到:下队作调查研究的干部,还必须紧紧依靠党的基层组织,用最大的热情帮助生产队,把当前的生产和工作搞好。工作时,不轻易打乱队里的计划,不给干部增添麻烦;不包办代替,也不要指手划脚。调查研究中,发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问题,总结的新经验,要向基层党组织汇报,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同时,要体贴队干部的困难,关心他们的工作。发现缺点,不要轻易批评,不要冒然指责。要以关怀的态度,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改进工作作风,帮助他们学会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这样,队里的生产和工作,才会搞好,队干部的工作能力,才会进一步提高;而下队蹲点的干部,在基层组织的具体帮助下,也才会顺利地获得有益的材料,收到预期的效果。
来源: 196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