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宿县一个生产队发展集体副业的经验
史子禄
1963.02.11


安徽省宿县大庄公社的孙小庄第一生产队,根据本队的特点,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逐步发展集体副业生产,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巩固了集体经济,改善了社员生活。


必须发展副业


这个队地少人多,农业收入不多。全队五十四户,一百九十四人,一百个男女整半劳动力,只有五百五十三亩耕地。合作化以前,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也只有八万斤左右,一九五六年由于发挥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粮食产量达到九万一千多斤;但是,现金收入很少,全年只有八百元。这点现金,除掉修制农具、支付管理费用和提留公积金和公益金外,分配给社员的平均每人只有一元二角九分。

队长曹景召和副队长孙景德等干部,从实践中感到,仅仅依靠粮食生产,不能解决社员花钱的问题。而这种“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的状况不改变,社员的生活难以改善,对集体经济的巩固也是有影响的。因此,他们下定决心发展集体副业。全队一百个男女整半劳动力,以每人一年出勤二百二十天计算,共有二万二千个工作日。而农业生产,只需要一万一千个工作日,加上兴修水利、修筑道路等,最多不超过一万四千个工作日。这就是说,还剩余八千个左右工作日。这是发展集体副业的有利条件。


四条经营原则


发展副业的门路是很广的,有的正当,有的不正当;而经营副业又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因之,经营什么样的副业,本着什么原则经营,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队在一九五七年开始发动社员讨论时,有的人提出:贩卖东西利润大,主张搞贩卖。有的人不同意,认为那是投机商业。有的人提出:固定劳动力常年搞副业;有的不同意,认为那样会影响农业生产,主张只在农闲时候搞。

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认为发展集体副业生产必须遵循四条原则:第一,只经营正当副业,不从事投机商业等不正当的副业;第二,不能损害国家利益,推粉、磨油等副业,必须在完成国家征购派购任务之后才能搞;第三,以农业为主,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副业;第四,农忙时少搞或不搞,农闲时多搞大搞。在经营副业的种类方面,多搞促进粮食生产的副业,如用小麦推面,以麸皮发展养猪等。


自力更生由少到多


当时队里只有现金十七元,这就是全部本钱。队干部面向群众,找到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办法。对磨粉等用的石磨等工具,社员提出租借的办法,全队社员先后借出了八十件。缺少本钱,社员们提出了两种办法:先搞不要花本钱的副业,如用腊条编筐;代学校加工面粉等;经营本钱少、周转快的副业,如打毛窝,一双毛窝用的麻、芦花、稻草等原料,只花三角五分钱,七分工打一双,价值一元,卖掉一双,可以买回打三双的原料。

一九五七年用上述办法,一年中收入二千五百元。之后,利用这笔收入,逐步扩大经营。一九六一年经营的项目已由一九五七年的六种发展到十三种。


几个重要的经营环节


搞好经营管理,合理评工计酬,是发展副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个队是怎样做好这些工作的呢?

第一,合理使用劳动力。这个队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基本上固定劳力常年经营副业。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固定搞副业的有十三个劳动力,其中多数是辅助劳力。如纺织和打芦骨的七个人,都在五十岁以上。农闲扩大经营时,随时增加劳力;农忙时则随时减少。他们还按照各人特长组织副业生产。如善于推粉的曹景三等二人专门推粉;年纪较大的人则分配干力所能及的轻劳动。生产中还注意强弱搭配,有技术的和无技术的搭配,这既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利于传授技术。

第二,重视经济核算。他们对经营的副业,特别注意精打细算:计算需用原料等成本支出;计算需用的人工;计算产品的价值;计算产品的纯收入;计算劳动日值。这样作可以避免经营中的盲目性,便于筹办原料和安排劳力和资金。

第三,合理处理农业和副业的劳动报酬。从事副业的社员希望按照副业收益单独计酬。从事农业的社员主张按照活的轻重和技术的高低计酬。经过研究,社员们一致认为多数副业生产收益大,而副业生产是集体经营的,是一个生产单位的分工合作,如果副业劳动报酬高于农业报酬,定会影响从事农业社员的积极性,这对农业生产不利。最后决定农业和副业的劳动计酬标准应当基本相同。他们参照农业劳动定额,分别轻重和技术高低制订工分标准。计酬的方法,凡是可以分件的,都实行按件计酬;不能分件的,采用死分活评的办法。


必须发展副业四条经营原则


农业副业相互促进这个队的副业生产,由于方针明确,经营得当,六年来收入逐步增加。一九五七年副业收入二千五百元;一九六一年副业收入达到一万五千六百元,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五倍多;一九六二年农业受灾,副业生产的劳力相对地少了一些,但是,收入仍然达到一万四千四百元。

副业收入增加,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自一九五九年以来,副业收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达二万一千一百元。用这些钱买了耕畜十三头,大中农具三十五件,种子一万五千斤;同时发展了集体饲养的猪羊,肥料也增加了。一九六二年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五点九。六年来,由副业收入分配给社员的现金达二万多元,改变了一九五六年以前的“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的状况。由于农业副业的不断发展,社员生活不断改善,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了。社员曹友礼说:单干时候,为什么老是缺粮,吃不饱,没钱花?是因为单家独户干,粮食产量低,没有力量搞副业;集体化后,既能种好地,又能发展副业,人人吃饱饭,户户有余钱。


来源:196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