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访团山生产队的知识青年
《人民日报》记者 张效良
1963.05.27


湖南长沙县乌山公社农场大队团山青年生产队的十八名回乡知识青年,在劳动中坚持业余学习,学习又不断推动了生产。最近,这个生产队先后出席了长沙市“五好”农业集体代表会议和长沙县文教群英会。

四月中旬,记者访问了这个生产队。这里播种的秧苗,茁壮可爱,田里的绿肥一般有两尺多长,田间还有许多大氹,正在沤制优质肥料。青年们有的往田里送肥,有的车水抗旱,有的抢犁绿肥田。傍晚,业余中学班的课堂里,青年们三三两两地唱着《社会主义好》和自编的《团山湖是个好地方》等歌曲,陆续到这里来学习。这天晚上,业余教师讲授“如何讲究犁耙工夫质量”,教师在台上边讲边问,学生在台下边写边答,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跃。

这个青年生产队是一九六一年冬建立的。当时有十多个从团山农业中学提前毕业的学生,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望,要求公社党委分配任务。公社党委认为,农场大队所在地是一九五七年冬季新围垦的湖洲,劳力少土地多,土质肥沃,生产潜力大,建议他们在这里参加生产,安家落户。开始时,没有房子住,他们就在一所古庙里住下;缺少工具,就从自己老家带去,或者帮供销部门搞运输赚工资来添制。

青年们刚参加生产时,许多农活不会做,特别是浸种育秧、犁耙田地等技术活不懂得。有人想进一步研究农业技术,也感到知识不足;同时,终日埋头生产,思想上又感到有些闭塞。个别青年对在农村干一辈子的决心,有些动摇。大队党支部及时抓住了青年们的思想动向,决定在引导他们积极劳动的前提下,帮助搞好业余学习。从一九六二年春天起,党支部书记经常给青年们讲形势、政策,还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批的《五亿农民的方向》、《谁说鸡毛不能上天》等文章,坚定了他们建设农村的意志。支部又调来了熟悉农业生产、有相当技术水平的党员丁村华、团员丁继华参加这个生产队劳动,具体指导生产。青年们的自学小组成立后,大家的热情很高,自动凑钱订了《红旗》、《中国青年》、《新湖南报》等报刊,利用田间休息或晚上时间进行学习。有些人还自动购买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政治理论书籍和《苦菜花》、《山乡巨变》等小说。罗寿林阅读《红岩》后,应大家的要求,在晚间向大家讲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青年们还自动地作读书笔记,结合思想写文章,自编歌曲和快板、山歌,编颂扬团山湖的刊物。严寿海除经常阅读报纸外,还学习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玉华以前写不成文章,通过业余学习,他写的“团山湖的变化”、“感谢党”、“一年来的我”等三篇作文,都得到文字通顺、观点明确的好评。

青年们在劳动之余进行业余学习突出的收获是,思想更开朗了,干劲更大了。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参加农业生产的光荣,坚定了作一个新型农民的信心。通过技术学习和劳动实践,对于一般的农活也初步熟练了。其中有七人学会了浸种育秧,十二人学会了用牛犁田。他们都长期地坚持出工,有时被雨淋得睁不开眼睛,就用手把脸一抹,又继续劳动,像些小老虎一样。在劳动中,男青年争着干重活、难活。女青年常常不声不响地为男青年洗补衣衫。去年五月,连日大雨,生产队有三十七亩稻田被渍。他们出动了四架水车,日夜轮流排水。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时,又遇上了干旱,他们又一天顶两天,白天割早稻、插晚稻,晚上车水抗旱。就这样团结一心,发奋生产,到一九六二年秋后,他们耕种的六十二亩稻田,获得了平均亩产一千零一十斤的大丰收。他们种的二十亩旱土地,收获了甘薯三万四千多斤。

丰收,这对他们是多么大的鼓舞呵!

业余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内容,提高了农业技术和文化水平,使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今后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任务都要靠他们去承担。他们对现有的业余学习,已经感到不能满足。去年十一月,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已把业余自学小组发展成了一个常年业余中学班。学习班根据农事忙闲的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组织上课和自学,坚持学习结合生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除党支部书记担任政治教学外,又聘请一位自愿来队参加劳动的回乡高中毕业生作文化教师,还请了一位熟悉财务会计和珠算的老社员担任珠算教学。此外,结合生产季节和农事活动,请老农讲解生产技术。最近,他们以雷锋事迹作为政治教材,进行了多次学习讨论,这次学习促进了当前的春耕生产,他们力争实现今年的生产计划。丁果成同志最近写的一篇文章,说出了大家的抱负。他写道:“我们要努力劳动,积极学习,才不愧为新中国的公社社员,不愧为我们伟大时代的青年人!”


来源:1963年5月2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