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近三年来淮阴地区的粮食为什么减产?
张竞
1964.07.22


新华社南京讯 近三年来,淮阴专区虽在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粮食产量不仅没有显著上升,反而继续下降,尤其是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三年,仍大幅度下降,一九六三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九年下降百分之三十二,比收成好的一九五七年下降百分之四十二。为了寻找原因,淮阴地委认真地总结了十四年来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教训。他们认为,造成连续减产的原因,客观上固然是因为近几年来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从主观上说,除了由于水利建设上的缺点和错误外,在安排农作物布局上违反了客观规律,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淮阴地区自然条件的重要特点是雨量分散,且分布不均匀,涝灾重于旱灾,秋涝重于百般涝,夏涝理于春涝。根据十三年来的资料分析,全区总共发生旱象六次,成灾的只有两次;而总共发生的涝灾却有十二次,其中秋涝夏涝即有九次。全年危害最严重的是秋涝。十四年来,夏熟作物受涝的有三年,占百分之二十;早秋作物受涝的是四年,占百分之二十五;而晚秋作物受涝的却有九年,占百分之六十。因此,历年粮食作物收成的情况,一般都是夏熟稳于早秋,早秋又稳于晚秋。

一九五八年以前,全区三季作物面积的安排,大体上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因此,全年收成都比较平稳。

但是一九五八年以后,却违反了这个客观规律,主观主义地笼统地要求提高复种指数,笼统地提出以秋补夏,扩种晚秋,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稳产而产量又较高的三麦、玉米面积缩小了;产量不稳定和消耗地力较大的山芋、胡罗卜的面积扩大了,影响三麦茬口、质量的秋带头民有所扩大。到一九六三年,三季作物面积的比例是:夏熟占百分之三十六,早秋占百分之三十,晚秋竟占百分之三十四。

随着作物安排上的这个变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首先是夏熟和早秋的产量逐年下降。全区一九五七年三麦总产八亿九千四百万斤,到一九六三年即降为四亿二千八百万斤,全区玉米总产,一九五七年是七亿一千七百二十一万斤,到一九六三年竟下降到三亿五千偏私百五十九万斤。第二,随着玉米、三麦的减产,不仅增加了夏季早秋粮食分配的困难,出现了麦不接秋,早不接晚,减少了细粮、主粮,而且逼着年年搞以秋补夏,以晚秋补早秋,年年被动,年年产量补不起来。第三,更严重的是由于扩种晚秋,打乱了合理安排茬口的轮作制,结果是套种间作多,土地合理轮作休闲少,晚茬麦子多,早在麦子少,原来的肥茬,渐渐的变成了薄茬,土地越种越薄,产量越种越低。

由于合理轮作制被打乱,近几年来,全区土壤衰退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的。低产地逐年扩大,一九六三年,低产地已达八百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一半以上。特别是碱地严重发展。全区碱地面积一九六二年增加到四百进食对开万四千亩,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七,平均每年增加碱地三十万亩左右,尤其是淮阴、涟水、泗阳等县沙土地区碱化的发展,使这些地区即使遇到丰收年也不能获得丰度,甚至是歉收。这些地区年年产量极低,生产靠国家支持,粮食靠国家供应,烧锅靠买煤,用钱靠救济。

淮阴地委经过这次认真的总结,才深深体会到,要领导好农业生产,必须彻底克服领导农业生产上的严重主观主义,重新来认识农业生产上的客观规律,根据全区夏秋多涝的特点和土壤瘠薄的情况,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结合,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积极扩种、种好避灾稳收作物,逐步恢复合理轮作制,减少容易受灾的不稳收作物与削弱地力的作物,争取稳产多收。(张克)


来源:根据1964年7月22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