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万斤卫星腾空起,丰产榜上夺冠军
中共范县县委第一书记 谢慧玉、县长李普光
1958.08.24


中共范县县委第一书记谢慧玉、范县县长李普光报道:范县濮城乡灯塔一社培育的二亩春玉米试验田,创亩产11281.5斤的丰产新纪录。

这块试验田是县委基点工作组和乡党委、社管委会共同搞的。经常参加管理的人,有县委合作部干事张传海、副乡长韩福遂、社长谭贵荣、队长张连起、社员魏心奇、聂中仁等。这块玉米试验田是地瓜茬。年前深翻三尺,每亩分层施底肥10万斤;开春后深掘一尺,又施粗肥10万斤。谷雨后3天播种,用的坊杂二号一代杂交品种,每亩播种量8斤。三次定苗,行距1.2尺,棵距6.5寸,每亩7692株。共追肥三次:苗高一尺时,每亩追颗粒肥5000斤,浇稀6000斤;出顶穗时,追圈肥1.5万斤,浇稀6000斤;玉米攻粒时,追土化肥1000斤。浇水八次:播种前浇保墒水一次,定苗后结合追肥浇水—匕次。防虫六次:播种前用六六六粉掺沙土防治地下虫一次,灌钻心虫三次,查卵二次。另外,人工授粉三次,中耕锄草七次,结合中耕打玉米脚杈二次。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玉米长得秸粗、穗大,棵高九尺左右。每亩中结两个穗的6638棵,结三个穗的358棵。每亩共结玉米穗15046个。

8月3日上午,由乡长、社长领导着社员进行收获,于4日上午收完,共拉了17车。参加验收的有县委合作部黄广敬、冯家琰,乡党委书记吴静斋。8月5日开始打玉米,参加监打的有县委合作部长杨作荣、县社主任王长久、县委办公室焦万三,乡党委书记吴静斋、县统计局长李道存、农林局长岳子川,共收打玉米12563斤。8月7日,打第二次,收玉米4055斤,10日打第三次,收玉米5945斤。在收打时,监打人按穗过秤计算,一等穗一斤五两,二等穗一斤三两,三等穗一斤,四等穗八两,平均每穗一斤,除了玉米心等以外,每穗平均实收玉米13两多。三次共实收玉米22563斤,每亩平均收玉米11281.5斤。社员们看到玉米收得这样多,都高兴地说:“真是听上级话没有错。”

由于该社创造了丰产奇迹,更进一步鼓舞了社员的干劲,社员们在刨了玉米后,随即移种上一亩二茬玉米(早育的苗),现在苗高一尺左右,每亩6000棵,计划亩产5000斤,争取8000斤。

一个亩产一万零四十七斤九两六钱的玉米“卫星”,从寿张县金斗营乡子路堤农业社的青年试验田里飞上天空。

这块玉米“卫星”田共一亩零六厘九毫多。8月8日收割后就脱皮晒穗,22日打场时籽粒已经干得牙咬不动,实收干玉米一万零七百四十六斤十四两六钱五,每亩合一万零四十七斤九两六钱。“卫星”田的创造人是宋为斌(社团支部委员)和宋化文。这块玉米“卫星”田,在去冬普遍深翻了四尺半;分层施圈肥、大粪干20万斤;开春后连续耙了16遍,耧了三遍,小畦整得像园田;清明前三天点种的,双株留苗每亩7846棵。在苗子生长期间,追了六次肥,浇了七次,锄了六遍,授了五次粉。收获时,玉米杆高八尺以上,穗一尺多长,结两、三个穗的5000余棵,其他有结一个大穗的,也有结七个小穗的。

8日参加收获、运输、查棵、数穗、丈量土地面积,和22日复查棵、穗、丈量土地、打场、过秤和计算产量的,有中共寿张县委常委、县委秋季检查团第二分团团长崔连礼;中共寿张县委委员兼副县长张敬斋;中共寿张县委研究室主任张勇顺;金斗营乡乡长姜之榜;子路堤农业社党支部书记张朝明等30余人。当记账员发出亩产一万零四十七斤九两六钱的消息,在场的干部和社员无不欢欣鼓舞。就是在春天曾经手指着宋为斌声言:“您要是在这块沙土坑里搞出千斤玉米,我把头摘掉叫您当球玩”的宋玉田老汉,现在也口服心服了。


来源:原载1958年8月24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