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走向技术革命
《河南日报》记者集体采写
1958.03.18
今春的郑州市人民公园胜过任何一春,它正开放着我省水利建设中的一支奇花异采。走进水利先进工具交流会议的陈列场地,使人充满无限的兴奋和激动。这里有能够自动前进的自动夯,有七至十二岁儿童就能推动载重八十至一百斤的重力滚车,有各式各样的木轨运土车和吊空运土法,有利用风力、水力、甩力的各种提水工具。有群众自制的代水泥、水平仪,也有县工业制造的煤气机;打井有快速钻,凿石有风钢钻。简单的有只是一根几尺长圆筒的唧筒式抽水机,复杂的有可以装置六间房屋的万能水力机。整个会场,象一本水利建设的百科全书,有地下水道的灌溉模型,也有制造颗粒肥料的机器。所有的工具,件件闪耀着劳动智慧的光芒,件件都是群众生产热情和无比的创造力的最好见证。
向技术进军的号角
在治水中挖塘打硪,有的地方凭两臂抡动二十斤重的锤子,每天只能打八平方土,多么精壮的小伙子也只能打上半天,其余半天干别的活,就这样睡在梦中胳膊还是痛的。有的地方修水库需要石头,而一块山石就有七八千斤,二三十人用木杠一齐抬,几乎要压断腰杆。祖祖辈辈,人们在劳动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也受尽了千辛万苦。有些山区人口少劳动强,因为舂米磨面等生活劳动耽误了抢收,只能眼看着成熟的麦子在刮风下雨中受着损失。人们向往着怎样减轻繁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冬今春全省出现了以水利为中心的生产建设大跃进,群众更迫切要求来一个相适应的技术大革命。方城唐庄乡南关农业社制订了今年的大跃进计划,要求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三百斤,皮棉亩产二百斤。为了实现这个规划,既要挖好渠塘,又要大施追肥,可是全社只有整半劳力三百三十人,牲畜四十六头。人力集中投入挖渠需要半个月,全部牛车日夜送粪也得一个月,怎么办呢?信阳九里湾社第二队修小水库、旧圩需要五千三百个工,但全队除个人搞副业、积肥,只有男女劳力二十六人,顾抬石头顾不住挖土,顾了挖土顾不住抬石头,又怎么办呢?“改进工具改进技术”,这就是许多地方得出的共同答案。几千年来从没有人怀疑用锄板掘地,用铁锨挖土,而现在却有人想着:要锄板也当铁锨用,粪叉也当铁耙用。遂平县在修建下宋、双沟两个水库中,采用在木轨上行驶三面开口的运土车后,工效提高了三十五倍,原来五万民工七十五天才能完成,现在只用五十天,还腾出了三万民工可以支持春耕生产。会上展出的二百多件先进工具和模型,连同全省各地水利建设中发明创造的成千上万件工具,象春雷震撼着因袭守旧的观念,又如同向技术大进军的号角,召唤着人们改革技术,大大解放生产力。唐河孙庄乡红星二社社员,歌颂他们创造的手摇自动倒土机说:“机器化,真是强,劳动不用两肩膀,摇一半,滑一半,自动倒土跑上面。”“塘堰机械化,社员笑哈哈,劳动不费劲,一人顶七八。”
劳动、生活、智慧
展出的各种工具的最大特点,也许就是简单实用厂。绝大部分工具都是就地取材,木石为料,三五元、七八元、或十元就可以做成。两根木杆一根铅丝一个箩头,就成了吊空的运土工具;在铁(竹)管一端的侧面开一个口,里面钉块胶皮,用栓塞放到管中上下牵动,就成了唧筒式抽水机。群众向自然斗争中积累了丰富智慧。扶沟白潭乡大公社木工王雁田、鲁同交,想到场上用的拣杈,就根据同样原理制成了打稻田埂用的自动夯,使工效提高了七倍;偃师东寺庄农业社吕瑞,想起在郑州开会时见到的自来水,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成了地水灌溉水道,省地省工省水,还解决了该社水利化后渠沟纵横、交通不便的困难。信阳九里湾社团支书余法海和张明业、杨华国等,利用秤的原理造成了吊石机,使四千斤的大石三、五人就可拉起移动,以后又进一步制成木轨车,大大减轻了抬石头的劳动,还避免了工伤事故。在陈列的工具中,还有在水车轮上安装大木轮或石块,利用木轮,石头转动起来发生的离心力,使水车越推越轻,越转越快。有的利用压轧板的原理,把抽水的栓塞固定在轧板下面,两个人就可以不费力地带动两部水车。把小瓶盛水横放,里面留一个空气泡,水面平的时候气泡就停在瓶中央,就成了测平仪器。这些工具看起来象真理一样简单明了,但是许多人却想也没有想到过。在去冬今春史无前例的水利运动中,各地发动群众人人出力,个个献计,就这样依靠广大劳动群众战胜了无数的困难,仅鲁山一个县带到大会来的先进工具就有十一件。一些技术人员和大学生看了陈列的工具后,深深感到群众创造力的伟大,每件工具都是既合乎科学,又多快好省。不少人体会到深入实际参加劳动的重要,看清了必须把科学与生产结合起来。水利厅陈学勤同志说:“光学原理不参加劳动就没有用处,群众的心技术人员体会不到。有时即使想搞点改进,也总认为得花很多钱才行,看看农民创造的工具都不要多少钱。”做了几年机关工作的贾景文同志得出了结论:必须下去使技术和群众的劳动生产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技术的作用。
赛先进,更先进
在展览会上,许多同类的先进工具陈列一起,形成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新乡地区提出要求实际操作,以便把他们的先进锥与内黄跃进锥比个高低。登封司村乡试制成功的代水泥只达一百标号(耐压力),劳模张广义听说会上陈列的偃师水泥能达四百标号,就去找偃师诸葛社马章明老汉学习经验。许多工具的发明人受到了很大鼓舞,他们高兴的告诉记者,自己创造的东西在一天内有多少人照了多少象。光山驻友谊社创造三锤打硪机的乡党委书记董树道同志说:以前觉得自己的工具不错,这一比还不如别人,同去后一定要拚命大干,马上就烧洋灰,搞风车,制工具,边学边试造。
各地代表参观时十分认真,有的提出“学不会不走”,“能画的画,能量的量,能记的记,回去就要能制造使用”,郑州郊区提出“当天看,次日用”的口号,白天参观后,夜间同去立刻赶做。特别是一些外省代表的学习精神十分可贵,甘肃省有的代表看过后回去讨论到深夜两点,农民李站春旅途患了感冒,发高烧仍然要去参观,13日下午大风中也坚持看到最后。许多人对陈列的工具还提出了改进意见,甘肃金塔县打井工人刘生贵和安徽太湖专区的代表,对许昌烤烟厂工人创造的快速打井机很感兴趣,他们有的准备回去后加大钻头直径,以扩大井口;有的正考虑使用快速打井机如何能再控制流砂。在14日风雨交加中,仍有郑州郊区的农民自己买公园门票去参观。走进展览会场,到处可以见到人们在测量、画图,有的就在当场赶造模型。可以预期:随着这次会议的结束,全省将很快掀起一个改革技术的热潮,这些先进的工具,将随着代表们散布到全省以至全国各地。
做大自然的主人
我省去冬今春汹涌澎湃的水利化运动,已经完成三十亿公方的土方任务,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跨着豪迈的步伐,高歌猛进,争取麦前再完成土方三十八亿五千万公方,依靠辛勤的劳动,征服大自然,征服一般水旱灾害。各县、乡、社都提出了许多响亮的口号,决心摆脱自然的束缚,改变又穷又白的面貌。鲁山县提出要“把鲁山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稻麦盛产区,柞蚕桑蚕各半县,山区平原花果园,人人有文化、个个身体都强健,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美满幸福的生活,社会主义的乐园!”该县露峰坡四年的治山任务,二十天就告完成。光山友谊社去年粮食亩产七百二十斤,95%的社员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富裕中农水平,今年计划亩产粮食一千二百斤。偃师东寺庄农业社去年全部实现了机械井灌以后,粮食产量已经跨过了长江,达到亩产八百零七斤(一季菜的收入还不计在内),现在社员们准备4月底前将全部地下水道装好,并重新规划了道路,准备今年购买小型万能拖拉机,进一步走上机械化道路。人民的这种英雄气概,使人想起了毛主席“咏雪”词中的一句名言:“欲与天公试比高”!消灭灾害保证丰收,这就是人们向老天爷的挑战书!
发明创造活动的开展,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文化技术学习的新高潮。倌阳九里湾农业社群众已经办了两个“技术学校”由老农指导学习各种技术;每队还有一个民校,在工地上课。二队的六名青年正在积极研究,准备试制水打磨。光山友谊社社干社员最近又共同成立了技术班,研究改进工具和耕作技术。方城南关农业社社员在重力滚车制成后,群众反映到底还是有文化好,上夜校的人数由一百多人陡增至三百多人,牛把杨清波说:“我也要上学,以后研究改进牛车哩!”在这支浩荡的进军队伍中,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农民发明家、农民科学家涌现和成长起来,看到我们又穷又白的面貌将日益改观!
来源: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八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