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青年科学家杨明汉培育水稻“千粒穗”成功
新华通讯社
1959.11.24


新华社沈阳17日讯 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农业技术革新者杨明汉在华南农学院农场培育水稻“千粒穗”获得成功。其中最大的一穗达到一千六百五十八粒,还有一株水稻有二十三穗,平均每穗达到一千二百二十八粒,创造了水稻每穗粒数的最高纪录。

杨明汉是用“信宜白”和“饭罗白”的水稻杂交种和“贵州稗”第五代种子培育出这些水稻“千粒穗”的。8日下午,华南农学院的党委书记和教授、专家们组成验收小组,到杨明汉的杂交品种试验田里正式进行现场验收。在他七分面积的试验田里,水稻和稗草杂交的后后不仅是长得茎杆粗壮,而且出现了许多穗大粒密的“千粒穗”。验收人员在“信饭贵稗”四十八号里抽查了六穗,其中最大最大一穗达到一千六百五十八粒,其他五穗分别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七、一千三百五十、一千二百二十六、一千二百二十四和一千一百八十二。验收人员又在“信饭贵稗”四十号里抽查了一个植株,这是植株共有二十三穗,最大的一穗达到一千四百七十五粒,最小一穗也达到一千一百粒,平均每穗达到一千二百二十八粒。在“信饭贵稗”十六号里有一个五穗的植株,平均每穗也达到一千一百二十八粒。参加现场验收的人员有华南农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副院长杜雷,农学系副主任吴灼年,作物栽培教研组主任梁光商,经济作物教研组主任戚经文,遗传选种教研组副主任黄超武,院农场场长陈选云,农场主任卢子荟等。

杨明汉原来是广东省罗定县的一个青年农民,今年才二十三岁。他从1952年开始就根据米丘林的学说作水稻远绷杂交育种的试验,并在1953年和1954年,先后用“信宜白”和“饭罗白”的水稻杂交种和本地稗草以及贵州稗草再行杂交育种成功,曾获得广东省共青团优秀团员和全国农业技术革新者的光荣称号。1956年,党为了培养他,又送他到华南农学院学习。在学习中,他继续不断地作水稻杂交育种试验。去年,他所培育的“信饭贵稗”第四代,已经获得一穗九百多粒的成绩。学院党组织对他的这个试验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党的鼓舞下,他决心进行“千粒穗”试验。华南农学院院长、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把自己在1936年培育“千粒穗”的经验全部告诉了他,还派米丘林遗传学教研组的教师和一部分同学去帮助他。在试验过程中碰到不少困难,如早造试验,由于抽穗扬花时遭遇暴风雨袭击,结果虽然再现了“千粒穗”,但不实粒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杨明汉并不灰心,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又重新试验,并且改造了培育管理方法,终于获得成功。

专家和教授们对杨明汉的研究成果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长、我国著名的稻作学家丁颖说,这次研究成果是过去科学界很难想象的。特别是水稻每株二十三穗、每穗平均一千二百多粒,是过去没有听说过的事情。丁颖说,杨明汉的“千粒穗”是用远缘杂交的办法在第五代试验成功的。这又一次用事实推翻了摩尔根学派认为远缘杂交不能结实、不能繁殖等说法,再次证明了米丘林学说关于远缘杂交理论的正确性。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吴灼年具体地分析了杨明汉这次育成大量的“千粒穗”的特点,他说:第一,这次的“千粒穗”是在田里按一般农民插秧的规格插下后长大的,跟在实验室用盆栽单株培育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为今后在大田应用创造了条件;第二,有一株分蘖成二十三穗的“千粒穗”,这跟单株的“千粒穗”不同,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三,这次的“千粒穗”空粒很少,这就说明了它比较稳定。

专家教授们从这次“千粒穗”试验成功的经验看出水稻丰产的潜力很大。丁颖说,现在一般千斤丰产田,每穗粒数平均不过六、七十粒,如果每穗粒数增加到六、七百粒,株数不变,产量就可以提高十倍。丁颖和其他专家、教授们认为,为了使品种固定种性,在大田广泛种植,为给祖国培育出在大田推广的“千粒穗”良种,目前就要开始做许多工作。


来源:1959年11月24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