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一个实行基本社有制的人民公社
1960.01.12


本刊讯 四川省内江县顺江人民公社实行基本社有制以来,各项建设事业全面跃进,公社经济力量迅速增强,社员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充分地显示了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全面跃进


顺江公社现有九个管理区,四十八个生产大队,三百三十一个生产小队,近两万户,九万人,十二万亩耕地。1959年这个社在农业生产上遭受了几十年来没有遇到过的干旱和病虫灾害,但是全社1959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一千一百七十四万多元,比特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14%。粮食总产量可达九千九百五十万斤,比1958年增长15%,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五百斤,每人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一百三十斤。其它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畜牧业产值比1958年增长60%左右,生猪总头数增加25%,小家禽、家畜总头数增加80%;副业产值增长近三倍;渔业、林业的产值都增长90%左右。

在工业生产上,公社化前,这里只有十四个铁、竹、木器等手工业生产社、组,和少数的农具修补、土制农药、肥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小小工厂”,全部工业队伍只有一百五十多人,生产能力很低,小农具、工具都不能自给。现在,全公社建立起了机械、农具制造修配、化工肥料、农药、兽药、农副产品加工、砖瓦、纺织、造纸、缝纫、酿造、糖果等各种工厂、作坊三百九十六个,经营项目达二十九种,拥有职工三千九百人(其中固定工九百人,亦工亦农的三千人);工业年产值达三百六十万元,比公社建立前一年增长五倍多,上缴利润增长十倍以上。一年来,公社自制胡敏酸、硝酸钾、硫酸铔等精化肥和其他各种土化肥四千四百多万斤,平均每亩耕地有三百七十斤。自制各种大小型农具(包括改良的农具、工具)七十四万多件。建立起了全社规模的农具制造修配网,土化肥制造网,土农药制造网。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农具改良化,农副产品加工工具改良化,运输车子化。公社机械厂还能够制造和修配一些半机械化的农具和工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社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的改善。今年社员的个人收入,比1958年平均增长10%,社会购买力增长近一倍,储蓄款增长了35%多。全社85%的食堂在吃粮、吃菜、吃肉等方面,已经赶上和超过了原来富裕农民的水平。现有托儿所、幼儿园七百三十个,还办了敬老院。另外有一所红专学校,八所公办和民办中学,小学也较前扩大了,适龄儿童基本上都能上学。全社的卫生医疗网已经建立起来,共新设病床一百一十张,医务保健人员比公社建立前增加了两倍半。群众文娱生活也更加丰富多采了,文化站、图书室、俱乐部、广播喇叭、业余文工队、业余歌咏队等遍布全社,公社电影队还定期为社员巡回放映电影。


实行基本社有制的条件


为什么顺江公社能够试行基本的公社所有制呢?因为:第一,公社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比较多,在建社初期,公社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已占到全社生产资料总值的30%左右。第二,经济基础比较好。几年来,全区农业生产的水平,一般比全县的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社内队与队之间的生产水平悬殊不大,建立公社时有七个低产队按人口平均计算,生产水平和社员平均收入水平,仅低于一般队的30%左右,比高产队也不过低60%。第三,党的领导力量强,各项工作基础比较好,骨干和群众的觉悟水平都比较高。第四,有办大社的经验。鉴于这些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和广大群众干部的自觉要求,经过地委批准,才试行了基本的公社所有制。但是目前的基本的公社所有制还不是完全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按195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计算,公社统一掌握分配的为90%;其余10%下放给生产队(大队掌握约5%,小队掌握约5%),实行在公社领导下的部分的生产队所有制。同时,在全社统一分配计划下,实行了不同的生产队之间保持适当的工资差额,按包产指标超产奖励等措施,承认了队与队之间的适当差别。


实行基本社有制的收获


基本公社所有制的试行,在工农业生产巨大增长的条件下,普遍地增加了社员的收入,合理地调节和缩小了队与队之间原有的差距,保证了低产队社员的收入。这个公社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工资制与伙食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959年社员的个人收入中,伙食供给部分占纯收入的48.5%,工资部分占51.5%。但实际上在供给部分中都包括自己劳动所得的一部分报酬在内,把它和工资加在一起,按劳分配部分就占到纯收入的70%,由公社供给的部分只占30%;完全由公社供给的,只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残疾社员和没有劳动能力的儿童。这样预算分配的结果,劳力强的户收入比去年增加了65%,一般户增加26%,劳力强的户的收入高于劳力弱的户一倍以上。全社94.6%的社员都比去年增加了收入。实行伙食供给制,为广大农民首先是30%左右的贫苦农民,解除了祖祖辈辈愁吃愁喝的沉重负担,大大地激发和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基本公社所有制的试行,大大激发了低产队勤劳苦干、奋发图强赶高产队的雄心大志。今年全社低产队的生产水平同高产队的差距,已经由去年的60%左右降低到40%左右。

基本公社所有制的试行,使公社的经济力量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进一步增加了全民所有制的成分,为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准备了条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顺江公社今年的商品性生产,在公社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去年的27%上升到38%。公社直接经营的工业和其它多种经营的产值达四百一十五万多元,占全社工业总产值的27%,公社提留的公共积累一百七十四万多元,占全社工农业总产值的11.5%,比1958年增长近一倍。从目前全社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看,在五百五十五万多元的总值中,公社所有部分已达四百五十八万多元,占总值的82%(其中包括全民所有的一百五十六万多元,占总值的28%)。


“两放、三统、一包”办法好


顺江公社在坚持试行公社基本所有制的同时,也坚持试行了把农村财贸基层机构交由人民公社直接管理经营的“两放、三统、一包”的办法。一年来,试行这种办法的效果很好。

第一,保证了国家财政任务的完成。由于国家的财政收入上对公社采取了“收支相抵,定额包干上交”的办法,加强了公社干部完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责任感,大大发挥了公社管理财贸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江公社1959年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八十四万元包干上缴财政任务,比1958年增加了一点一倍。

第二,能够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及社员生活服务。财贸管理体制下放后,使过去各业务部门的垂直领导、分条核算,改变为公社统一领导、共负盈亏。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共产主义协作,加强公社的统一经济计划,使产、供、销更紧密地衔接起来。公社在制定计划时,把生产、采购、供销、分配计划综合平衡下达,更有利于争取生产上的主动。在商业方面,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社员生活的需要,在原有一个供销总店、九个分店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三十三个门市部和四十二个生产大队的农村服务商店,健全了农村商业网。一年来,购销总额达五百三十二万元,比公社化前同期增长88%,其中采购额增长144%,销售额增长73%;商业利润增长80%。在金融方面,除公社有国家下放的银行营业所,管理区有信用社外,还在生产大队增设了四十二个农村信用站,保证了工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及时投放,便利了社员储蓄。

第三,便于结合生产,组织财贸工作的群众运动。由于公社党委加强了对财贸单位的统一领导,这就能够根据农副产品及土特产品的生产、收获季节,抓住时机,统筹安排,组织生产与财贸相结合的群众运动,保证生产、财贸全面跃进。

第四,国家财贸基层单位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大大增强了社员爱护国家财产的责任感。

第五、使全民所有制与公社集体所有制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公社经济力量,扩大了全民所有制成分,更有利于逐步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公社建立前,国家商业部门投资经营的工业,只有榨油、糖果、烟丝、淀粉、土硝、化工肥料等十一个厂(坊),年产值仅二十五万元。财贸管理体制下放后,商办工业转变成为社办工业的主要部分。公社在这一部分工业的基础上,依靠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统筹安排劳力、资金,促使自己直接经营的工业和其他生产事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公社直接经营的生产事业,一开始就依靠着并渗有全民所有制的成分,这种成分必然随着公社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而日益扩大,逐步取得绝对优势,有利于使公社的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关键在于迅速发展生产和壮大公社的经济力量。而加速发展和壮大公社经济力量的根本出路,又在于加速实现农业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顺江公社根据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初步规划,以1959年为基础,到1962年以前的三年间,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每年递增25%左右。农副业产值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增长40%,林、牧、副、渔业的产值增长一点三倍),每年递增15%;工业产值增长两倍半,每年递增50%。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3.5%相对的上升到40%。粮食生产每年至少递增10%;到1962年亩产可达二千斤,平均每人占有一千五百斤。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公社上交国家部分和公共积累部分将迅速扩大,提供国家统一分配的产品将大大增多,生产资料和生产总值中的全民性部分将逐步增加。到1962年,上交国家部分(包括各种税收、利润和其他财政收入以及上交县联社的积累),将由现在占净产值的16.7%上升为24.3%,绝对值增加一点二倍;公社积累将由现在占净产值的15.7%上升为18.9%,绝对产值增加84%;商品性生产的产值,将由现在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增加到50%;公社生产资料中全民性部分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8%左右上升到60%以上;公社工农业总产值中的全民性部分,将由现在的27%上升到50%左右。这时,全民所有制成分在公社经济中将占居绝对的优势。

在保证公社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还要适当的提高社员物质生活水平,发展群众文化福利事业。到1962年,社员的个人收入将比现在增加30%,每年递增10%。根据需要和可能,公社要逐步兴建社员居民点和文化娱乐场所,改善和增办敬老院、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福利事业,扩建中、小学校,提高社员的文化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规划,公社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加速实现农业半机械化、机械化。公社计划在1960年,主要依靠公社自己的机械厂和农具制造修配厂,在国家有力的支援下,实现运输、工具半机械化,基本实现机械化提水灌溉和自流灌溉相结合的水利化。公社计划从今年起,每年以社留积累的30%作为向国家购买现代化农业机械和运输工具的资金。到1962年,顺江公社就有可能在耕作、提水、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同时,公社计划在今后三年左右的时间内,把现有的四万多亩旧式农田,分别改造成为新式的基本农田;把70%的坡地(五万二千多亩)改造成为梯地;建立耕地的排灌系统,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加宽道路,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大地园林化的伟大理想。

其次,是加强对生产水平较低的生产队的领导和帮助,使其迅速赶上生产水平较高的生产队。公社计划在今后的生产中,除适当调整低产队的领导骨干,加强具体领导外,还要在组织生产、提留积累、使用农业投资和进行农业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以适当照顾,力争在最近一、二年间,使低产队与高产队的生产水平的差距,缩小到10%以内。

第三,认真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社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合理组织和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实现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个历史任务的同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有组织、有纪律、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农业产业军。


 (转自“农村简讯”)

来源:1960年1月12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