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上海大量生产食用菌
陈向东
1960.05.08
新华社上海讯 一种富有营养的高级副食品——食用菌,已在上海郊区的农村大量生产。这种信用菌的栽培,已由比较普通的麻菇、草菇发展到比较稀贵的香菇、平菇、银耳等六个品种。目前全郊区已有三十八个人民公社办了菌种厂,进行大面积生产。
上海市委对生产食用菌很重视,已指示各县委、公社党委和生产队,采取全面大发展的方针,在保证完成农副业生产的同时,根据本地具体条件,制订具体计划,积极大量地发展食用菌生产。同时,市委要求市区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和街道、里弄,只要有条件,都要派人下乡参观、学习食用菌生产技术,积极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
上海市郊几年来食用菌栽培面积逐步扩大。麻菇1958年是十一万平均方市尺,1959年是七十万平方市,目前已发展到二百三十万平方市尺,比1958年增加二千多倍。单位面积产量也由去年平均和每平方市尺一斤左右提高到二斤左右。
生产食用菌。好处很多:原料方便,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在农民家庭中都能生产(有的农民在床下用木盆、瓦缸栽培麻菇、草菇,下种后,几天就能长出,摘了又长,种一次可以搞多次),而且投资少、成本低,产量稳,价值高,对发展公社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有很大意义。如每平方市尺的麻菇成本仅三角左右,可收鲜菇二斤,价值二元五角左右。上海经泾公社仅栽培十五万四千平方市尺的麻菇一项,上半年就可产菇二十六万六千余斤,预计收入三十二万余元,平均每个社员可增加收入二十元左右;若按计划栽培好秋麻菇六十万平方市尺,全年每人可增加收入八十元左右。这种菌出口价值很高,每吨鲜麻菇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达六百元美金;出口到社会主义国家价值五千五四十三个卢布。一万八千担鲜麻菇可换钢材一万一千三百六十吨,或者可换肥田粉二万零六百五十吨,喷气飞机二十八架,一斤银耳价值二百元美金。
为了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大发展,郊区县和公社都将建立香菇、木耳、草菇等制菌厂,生产菌种,力争菌种自给。市、县、公社三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正在分别建立食用菌研究所或研究小组,加强食用菌系统科学研究工作,并帮助培训技术力量,工业、商业部门也将在材料、工具、运输、收购等方面,积极加以支持。
来源:1960年5月8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