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孝感地委采取非常措施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胡烈斌
1961.09.09
新华社武汉9日讯 湖北省孝感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调动小集体和个体的积极性,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渡过今年的荒年。
孝感地区是湖北省主要粮食产地之一。今年遭到了严重的旱灾。全区三分之一的水田高插上秧,已插的四百七十多万亩水稻,因旱失收的达一百四十多万亩,占插秧面积的30%。为了领导和组织群众战胜困难,渡过灾荒,孝感地委采取非常措施,开展群众性的多种多收、生产自救运动:
一、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小集体(生产队)生产,在这方面采取了三条重大措施:第一,粮食征购以生产队为单位划分余缺,直接安排到队,分季征购,全年结算。丰收队原定征购任务不变,“购回”部分定死,完成任务后不加派任务,靠政治工作多购余粮,或拿工业品交换;轻灾队保证完成任务;灾情较严重的生产队,实行“双减”,减口粮、减任务;重灾队免任务,保证每人每天半斤原粮,分户补足。一个大队里的各生产队,无论受灾不受灾,灾大灾小,一般不进行粮食调剂,各生产队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留足种子、饲料以外的粮食,全部归自己分配,粮多多吃,粮少少吃。如果一个大队协作兴修水利,有的生产队因受益获丰收,有的生产队因不受益遭灾,通过队与队的协商,适当调整征购任务,或用其他办法解决,使队与队之间的口粮标准不太悬殊。第二,在分配问题上,采取大队统一提留,委托生产队代为分配的办法,由生产队核算分配,以解决今年受旱生产队实际产量、用工和生产费用与原“三包”方案相差很远,不可能按原“三包”方案核算分配的困难。丰收的大队如果群众要求,也可以这样办。第三,改变过去口粮大部分按人头分配、小部分按工分分配的办法,实行完全按工分分粮,但对五保户、困难户和烈、工属加以照顾。
第一、第三两项办法已在全国普遍推广,第二项办法已在大部分地方试行。据黄陂调查,全县一千零六十八个大队,有九百七十二个大队准备或正在委托生产队进行分配,大队对生产队只搞“三定”、“三提”:定生产计划、产量收入、征购任务,提公积金、公益金和行政管理费,其余收入由生产队自行分配。有九十六个大队准备按“三包”方案结算。
孝感地委根据调查认为,农业生产很不稳定,灾荒年大队对生产队进行“三包”,不仅工作量大,也很难包的准,如按“三包”方案统一分配,就会产生平均主义,各生产队互相猜疑,瞒产私分,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如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分配,群众说这个办法比较“合理简便,除了你的就是我的,不搞平均主义,心里有底,干活积极”。在完全按工分分粮方面,可以解决原来执行基本口粮(按人头分)加奖励粮(按工分分)办法分粮时出现的问题:许多生产队受灾减产,实收粮食平均不足三百六十斤基本口粮,按人头分配后,就没有工分奖励粮,劳力多、劳动态度好、工分多的人反映,多劳不能多吃,做死也混不肚子饱,腰杆硬不起来。做不做都是吃三百六十斤,干集体活油水不大。粮食完全按工分分,参加集体劳动多的人就分得多,劳动少的人就分得少。这样就切实体现出集体生产是大头。个体生产是补充。这样,劳动不好,爱投机取巧的人,也被迫积极了。但是,省委也收到一些群众来信,说这样做给他们造成生活困难,反对这样做。
二、在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原则下,充分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种好自留地、饲养地和借用地,发展家庭副业,搞好小自由。 地委提倡每户喂一、两头大牲畜,搞一百斤、两百斤、三百斤杂粮,五七百斤红苕,一两千斤罗卜瓜菜,多养家禽家畜,上山下湖搞代食品。为了鼓励社员搞好小自由,采取了四条措施:第一、借地。除自留地、开荒地(两项一般约占耕地面积的10%左右或稍多点)外,把空闲地借一部分与社员种一季秋或越冬作物,每户借半亩、一亩、一亩半或再多点,今年借,明年收回,不影响春耕生产。第二,给时间。坚持每月放四天到六天假。必要时专门放小自由假。今年冬季不搞大型水利,不大办交通,不大搞开荒,一律实行半日劳动制。第三,干部带头搞。大队、生产队干部,同社员一样借地、放假,搞小自由。家大口阔的干部,还可适当多借点地。机关干部半日工作半日劳动,可以搞集体生产,也可以搞个人生产,必要时也放在生产假,上山下湖搞代食品,谁劳动的归谁得,吃不了的可以送人,可以卖给伙食单位。第四,开放自由市场。社员和生产队、大队干部自己生产的产品,如蔬菜、鸡鸭、蛋品等,可以拿到市场出卖。
来源:1961年9月9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