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关于老区人民呼声上毛泽东主席并中共中央书
张文等五人
1957.11.00
主席并中央:
我们把老根据地山区人民的呼声报告如下:
党在开辟地区进行抗日战争时期,老根据地(山区)的人民,和我们的前辈——老党员、老干部在一起,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爬冰卧雪,坚持山地。他们为了民族的兴旺,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为了解放他们的同志,在日寇扫荡推残之下,不惜自己全家存亡,更不惜 舍荒废,坚持猫山,不人人圈,和我们党保持血肉联系,苦度岁月,赤胆忠心,坚持对敌斗争。
山区人民——我们英雄的父母,有的为了国尽了忠,有的为了掩护我们的同志,在山洞里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女,有的受尽了敌人的酷刑,推残了身体,有的长期不下山冻掉了手和脚,有的因寒因劳患了半身麻痹、不能动,有的两眼全失明;大部分住屋被敌人烧尽。这一切都激发和鼓舞着我们当时共同的斗争。
由于革命的胜利,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一些老同志逐步被抽走,由深山到农村,村农村到城市,他们和老区人民长期分别了。全国解放以后,党和政府虽对山区加多方照顾,使生产有所发展,但由于过去苦难深重,家底空虚,条件不好,至今元气未复,人民生活仍很困难。再加之近些年来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很少或根本不注意到山上和他们接触,因而他们非常寒心,有的悲观失望,消极怠工,有的甚至对我们喊出怨声。
山区人民非常怀念过去和他们在一起呆过的老同志,提起来他们就眼含热泪,默不作声。六月二十五日,我们几个同志到富山乡(老根据地)山顶去了解农村矛盾时,访问了几户坚持山地的人家,他们见到我们非常亲热。看来就好象是见到了离别多年的亲人。坚持山地多年,因劳寒患半身不遂(两支麻痹)的老人李爽,眼泪汪汪,手拿着一张不大而又被烟熏黄了的几个人合影照片,可惜他光着急身子不能动一动,向我们难过地介绍着:这是李运昌(原冀察热辽边区司令,现交通部副部长),这是杨雨民(原热河省副省长,现河北省副省长),这是阎顾行(原热河省副省长,现何处不明),这是王毓峰(原承德县长,现东北省任粮食厅长)。老人一边介绍着,一边叨咕着:“他们这会儿也不知都哪去了?从走连个信也没有,把我们都忘了。想他们哪!”接着老人又向我们打听抗日时期和他在一起的区委书记张振九同志在什么地方。当提到一些在斗争中牺牲了的同志时,老人就低下头默默不语了。当我们和他们临别时,一位一宿会从山上给我们送出过四十七封信的六十多岁的老党员刘长明同志,他紧紧地揪住我们的手,望着我们的脸,眼泪湿润着他的眼睛,一句话也没说得出来,看意思好似有许多内心话,无处向知心人去说。这种意味深长的深情,在我们的脑海留下了烙印。
他们寄托给我们的心情,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并暗示着我们向中央替他们反映一下情况和要求。做为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员来说,有义务把山区人民的情况告诉党,同时提出我们不成熟的建议,妥否?请中央考虑。
(一)望中央能够统一筹措一下,让开辟地区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山区坚持革命的区委书记以上干部(指当时区委书记以上的),抽出一定时期,给他们一定机会,带上少许钱和部分必要礼物,亲自回到他们当初活动地区(如李运昌回到河北省青龙、承德等县,杨雨民回到承德县三沟一带等),会同当地党委和政府,向坚持山区的人民特别是那些有过直接功劳的老人进行慰问,和他们谈一谈心,听听他们的话,了解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个别的酌情给一些必要的资助(那时候咱们许过愿,比如说把草房烧了,以后给盖瓦房等),让他们体会到党没有忘掉他们,和他们在一起奋斗过的同志也没有忘恩负义。这样一定会对山区人民起着莫大的鼓舞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党与山区人民的血肉联系。
(二)由中央设法或通过老干部亲自慰问的方法,让他们和他们当初活动地区的与他们有过直接关系的老同志、老朋友、亲戚(指当初为了革命斗争的干亲等)和救过命的恩人,建立并保持通信关系,以资鼓励,这对广大群众政治思想影响和合作化的巩固都有好处。
(三)请中央考虑是否有必要每年组织一次访问老根据地区人民的慰问团,建立较经常的慰问制度,以解除他们的不必要怀疑,平息某些怨声。
(四)中央可否规定一下,老根据地的省、县份,应定期或不定期经常召开一些老根据地区和无人区代表会议。会议期间,对于过去功劳较大的人员应有个别接触。
中共承德县委宣传部 张 文、蔡永秀、陈 桐
承 德 农 民 报 社 赵宪瑞
中共承德县监委会 王立民
1957年11月 日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