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有些青年对文学艺术的修正主义观点
1960.03.04
本刊讯 据文化部、广播局等单位的团组织反映,目前有些青年对文学艺术有严重的修正主义观点,他们欣尝资产阶级的“人情味、人性论、人道主义”,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他们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一、认为“刻划人性是文艺的最高准则”,反对文艺反映阶级斗争。文化部有些青年说:“文艺描写爱情应当撤开阶级性,什么人都可以爱,问题在于如何爱法”。他们认为苏联电影“第四十一”中女红军打死她所爱的白匪军官后又去拥抱的镜头,是“人性的绝妙的表现。”
二、主张“创作自由”,反对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思想。煤炭部、文化部有的团员认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只有参考作用,没有指导意义了”。他们反对写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反对创作应有崇高的目的。文化部有的团员攻击党的文艺方针说:“以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创作,把生活中的新事物典型化了,就没有艺术生命了。”
三、主张“艺术第一”,反对以政治倾向为标准评判作品。文化部电影出版社有些人认为选择影片的标准是:“政治无害、艺术可取”,结果把一些有政治错误的片子也放过去了。有些青年评判文艺只看艺术成就,不问政治效果,把一些大跃进的纪录片污蔑为“枯燥片”;把配合政治运动的文艺创作污蔑为“标语口号”。
四、认为“揭露缺点者写生活、写真实”。这种人对社会主义有严重的敌对情绪,对丑化党的干部和积极分子的作品,大为欣尝,认为这就是“生活”、“真实”,到处宣扬。如广播局有个团员发誓要一生写悲剧,说“写英雄人物一定把他处理死,写新事物一定处理成毁灭的结局,这才是惊心动魄的作品”。文化部青年吴荫循(党员)认为“被摒弃的作品才是独具慧眼,才华横溢”,他主张办同人刊物,发表报刊上不用的“有棱角的作品”。
五、崇拜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艺术。有的青年对意大利电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大吹大捧,说它“比一部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作品还崇高。”广播局管弦乐队有的青年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队是美国的“好好乐队”,认为中国的音乐作品“没有交响性,手法不高”,他们演奏外国音乐时精神抖擞,演奏我国民间音乐时吊儿朗当,说“拿着小提琴别人一定羡慕,拿着鼓和喇叭象个吹鼓手,无脸见人”。
来源:1960年3月4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