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农业社中部分社员闹缺粮的原因何在?
王顺保 张仲山 赵丕刚
1957.08.02
粮食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农村中发生的许多闹事事件,不少是从粮食问题上发生的。
增产社闹缺粮
昆山县菉葭乡星生社和茜墩乡红星二社都是年年增产的社,口粮分得也是比较足的。红星二社去年实分口粮平均每人五百八十斤,星生社为五百五十斤。按照农民全年实际吃粮数看,应该说是只宽不紧的了。例如星生社具有代表性的社员周志明,全家九口,其中老年二口,中年二口,青少年三口,儿童二口,据他自己谈,全年实际吃粮四千五百八十五斤,平均每人五百零九点五斤。又如,该社另一社员许宝卿,全家七口,其中老年二口,中年二口,少年和儿童三口,据他自己谈,全年实际吃粮三千五百七十斤,平均每人五百一十斤。照此看来,留粮应该够吃了。但是,恰恰相反,这两个社自春季以来,陆续有人叫喊缺粮,到6月份,叫喊缺粮的社员日益增多。有的发牢骚说:“毛主席来什么都好,就是粮食限着吃不好”;有的说:“粮食不及解放前啦,过去做长工倒是有饭吃的”;有的连生产也不搞了,说:“要我生产拿粮来”。干部也被这种现象迷糊了眼睛,不加分析也跟着叫,说:“政府去年统购多购了我们的口粮”。星生社则把社里多余的五千七百二十七斤稻种分下去,企图以此来平息叫喊缺粮的现象。但是,也不能解决问题,闹粮的越发增多。星生社最高时闹粮的社员占全社总户数的42%,红星二社闹粮社员占总户数15%。
既然分给社员这么多的口粮,那么为什么还会喊粮食不够吃呢?从这两个社的调查看,有如下一些原因:
怕调济喊缺粮
首先,是思想问题。这与我们在解决粮食问题时的官僚主义,不了解实际情况,工作简单化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干部对群众的粮食情况,心中无数,就盲目地在社内发动余缺调济,有的则盲目地把多余的稻种分下去,这就在群众中人为地制造了粮食紧张的空气,因而大家都喊缺粮,都要干部帮助解决,连有周转粮的社员也喊缺粮。例如星生社6月份准备把多余的二千五百斤稻种分下去,先在第二队摸底排队,排出了五户缺粮户(实际上只有一户单身汉真正缺粮),在领粮的时候,引来了十八户社员,手拿布袋,也向干部要粮,干部没法,只好停止分粮。正如有粮户杜仁宝说:“我不喊缺粮,干部要来动员调济,喊了,他们就不来了。”
其次,是实际问题。在这两个农业社中,确实有约10%左右的社员口粮是比较紧的。为什么会口粮紧呢?
分配粮食不合理
第一,农业社分配粮食不合理,这是造成社员之间粮食余缺不匀和少数缺粮的主要原因。目前农业社分配粮食的方法,是不分大人、孩子,一律五百二十斤。虽然合作社对少数单身汉和大人多的户,在社会余粮中适当的做了照顾,但是,是不足的。星生社去年全社照顾四十七户,一百三十人,照顾粮食六千六百二十斤,平均每人五十一斤,实际上,劳力强的大人,五百七十多斤口粮还是不够的。这样,就造成小孩、老人多的户粮食吃不完,大人多的户粮食不够吃。例如红星二社社员王金元,四个大人四个小孩,平时吃点心也吃干饭,粮食还吃不完。有些户,因为粮食吃不完而到上海等地去卖黑市;有的卖给附近镇上的工人、居民等。而大人多小孩少的户,则粮食不够吃。例如星生社社员张阿根,两个强劳力,实分粮食(连照顾)每人六百五十斤,一天吃二粥一饭,有时三顿粥还是不够。因此,造成社员之间不团结,意见很大,对生产也不利。有的说:“怎样吃,怎样做,生产让吃得多的户多做点好啦。”
忽视节约
第二,勤俭持家、节约粮食的思想教育不够。群众过去有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目前有部分社员仍然这样,但有部分社员,尤其是那些青年夫妇,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反正年年增产,粮食不够吃可向社里要”。他们认为“三麦收起来后有双季稻,双季稻收起来后有早稻,早稻收后有晚稻”,因此,造成“寅吃卯粮”的不正常现象。例如红星二社社员任阿大,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平均每人分到七百斤,他不分忙闲,一天三顿饭,结果,吃到春天,也喊没粮吃了。
此外,去年夏粮分配过多,造成有些户浪费过多,有些户到自由市场去出售了一些,这也是目前有些社员喊缺粮的原因之一。
定量分配的好处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除了搞好生产,增产粮食和向社员进行勤俭持家、节约用粮的教育外,必须从根本上来改变目前农业社平均分配粮食的方法,应当采用以人定量分配的方法。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可以改变社员之间粮食余缺不匀现象,使每个社员都能按照三定正确分到足够的口粮;二、可以调节农业社内部矛盾,加强社员之间的团结,有利于发展生产;三、可以节约粮食,避免粮食过多户的浪费现象。
一个方案
我们在星生社与社干部研究了一个以人分等定量的标准,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
│ │ 年 龄 │ │
│等级 ├──┬──┤全年定量│每月折米│
│ │ 起 │ 止 │ (谷) │
├───┼──┼──┼────┼────-
│ 1 │18岁│以上│ 720斤 │ 45斤
├───┼──┼──┼────┼────┤
│ 2 │ 14 │ 17 │ 544斤 │ 34斤 │
├───┼──┼──┼────┼────┤
│ 3 │ 11 │ 13 │ 384斤 │ 24斤 │
├───┼──┼──┼────┼────┤
│ 4 │ 7 │ 10 │ 320斤 │ 20斤 │
├───┼──┼──┼────┼────┤
│ 5 │ 4 │ 6 │ 208斤 │ 13斤 │
├───┼──┼──┼────┼────┤
│ 6 │ 3岁│以下│ 112斤 │ 7斤 │
└───┴──┴──┴────┴────┘
按照这个分等定量的标准,它的粮食总数与三定政策所规定的每人平均留粮标准,上下是不大的。星生社共一百八十户,八百一十一人,其中一等四百五十六人,合计定量三十二万六千三百二十斤,二等五十五人,合计定量二万九千九百二十斤,三等四十二人,合计定量一万六千一百二十八斤,四等七十六人,合计定量二万四千三百二十斤,五等一百一十三人,合计定量二万三千五百零四斤,六等六十九人,合计定量七千七百二十八斤。全社合计定量四十二万九千九百二十斤,平均每人为五百三十斤,比三定基本口粮五百二十斤多十斤。
来源:1957年8月2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来源: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