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中共历城(山东)县委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六级干部会师到田指示报告
1960.03.14
(上缺)一方面,我们在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还确实存在着许多缺点。突出的表现是“五多”、“五少”,就是:会议活动多,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总结经验少;蹲在机关多,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的组织工作少。县委及县委各部门自今年一月一日到三月十日的七十天当中,共召开了有各公社党委书记、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一百八十四次。电话会议五十六次,印发文件一千零四十七份,表报五百九十九份。县级机关设立的临时办公室达二十二个之多,经常有一百多名干部应付文件表报;全县终日忙于填写投送文件表报的人员约近千名。县、社领导机关和主要负责干部,也多被束缚在办公室里处理这些文件,应付日常事务,对于上级指示,缺乏认真学习,对于本地情况缺乏调查研究,工作作风陷入简单化,一般化;在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之下,助长了基层干部的命令主义和浮夸作假作风的滋长。由于表报过多,项目繁琐复杂,时间短,下面就不得不闭门编造,弄虚作假,有的连编造也来不及,如县委整风办公室曾要东郊公社在一小时之内,把全社每一个干部群众对整风的态度统计起来,公社女统计员被人称为“哈哈笑”的小赵同志,被逼得在电话上呜呜大哭。因此,这样来的许多报告和数字,并不能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自欺欺人,为害非浅。上述等等,严重地影响着争取今年“三大丰收”的实现,影响着当前抗旱保麦、抗旱春播运动的开展。这种状况必须迅速改变。为此,县委特根据省委关于六级干部会师到田的指示精神,采取如下措施:
(一)县委、公社党委以及各部门的负责干部,统统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到试验田和丰产方,和大队、小队干部一起在田间会师。亲身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和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把试验田和丰产方切实办好,取得经验,树立榜样,以指导和推动全面。县委除留一个书记和县长在机关负责上下联系和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余各个书记及部门负责干部,分别掌握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区,深入到东郊、柳埠、平原、许寺、北园等五个公社。第一书记王任之同志和书记处书记邵力加同志,率领县委农村工作部、生产办公室的干部,已于本月十五日到县委基点东郊公社,其他书记和各部门负责人,也都先后分头出发。
(二)实行“三同”“五包”。各级会师到田的干部,从大战小麦返青关开始,直到麦收,从春播开始,直到秋收,按方按片包干负责,一抓到底,不得撤离职守。一定要做到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对自己所在单位的思想发动、生产任务、技术革命、社员生活安排、社队经营管理等,全面包干做好。使各级领导干部能亲临生产前线,及时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正确地指导运动,并使广大干部通过实地参加生产,进一步学会生产斗争的知识,提高领导生产的水平。
(三)采取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条条”、“块块”、“片片”相结合的做法,分管各个部门的书记、委员及部门负责干部,在服从中心的前提下,既要做好中心工作,又要取得围绕中心,结合做好所分工的业务工作的经验,以便全面推广。分管山区、丘陵、平原的书记,应各掌握一个重点社,以便分类指导这三种不同地区的工作。在上述三者结合当中,应以“块块”为基础,从“块块”里边取得“条条”“片片”的经验,实现对“条条”、“片片”的具体指导。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各个部门的业务工作,而且会把业务工作做得更好。
(四)立即精简会议,减少文件、表报。在当前抗旱保麦、抗旱春播紧要关头,非经县委批准,部门一律不得召开全县全社范围的会议。有事要到下面去就地商量解决,而不要把人召集到机关里开会。今后县委、公社党委,每年除开好一次党的代表会议,两三次县的四级或五级干部会议,以及省市委所规定的必须召开的重要会议之外,其余的会议应尽量精简。各部门必须开会时,一般也都应首先在“块块”当中取得经验之后,再行开会,不得照抄照转;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反对那种不开动脑筋,不认真研究上级指示,不分析当地实际情况,不亲自动手创造经验的懒汉作风。对于文件、表报,立即进行精简,由县委办公室和统计部门进行排队,马上取消那些不必要的统计表报,必要的表报由统计部门统一制定下达,各部门不得滥发统计表格。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来源:山东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