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全党动手,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关心和安排儿童生活——记重庆市市中区的工作经验
1961.08.00


中共重庆市中区区委于去年年底根据市委的指示,在全面安排群众生活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少年儿童的生活安排和管教工作,半年多来,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现将这一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报告如下:


(一)


市中区共有45万多人,大跃进以来,许多男女劳动力成批地调到远离城市的工厂矿山,加以人口自然增殖,儿童每年增加,因此市中区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多,目前在总人口中15岁以下的儿童共有23万多人,占总人口的51%,解放碑公社的儿童竟占总人口的68%。由于大批家庭妇女纷纷走上劳动岗位,不少父母远离家庭工作,这就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儿童缺乏父母或亲人具体、妥善的照管的问题。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因父母远离家庭或早出晚归,要由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的计有30,700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3%。同时,由于大多数儿童家长忙于生产、工作,无暇照管子女,而儿童的校外教育机关和托保组织的发展又不能充分适应客观要求。因此,在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广大少年儿童的校外生活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特别是占小学生总数80%的二部制学校学生,在校外的半天生活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二是为数不少的校外儿童和未入托的儿童无人管教。全区七岁以上的校外儿童共有9,600多人,七岁以下的未入托儿童共有6万多人。在未入学入托的儿童中家庭无力和无时间管教的共有27,000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品德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不会计划吃粮,丢失粮票,衣着不适,挨饿受冷;有的经常迟到、旷课,学习纪律松驰;有的流浪街头,小偷小摸;还有少数人沾染了恶习,受了坏人的影响,经常偷盗、吼闹,甚至公开结伙抓抢吃食,有的还持刀抢劫。因此,加强少年儿童的生活安排和管教工作,就直接关系到关心和教育革命的接班人,以及和阶级敌人争夺青少年的问题;也关系到搞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澄清舆论,使家长和居民心情舒畅的生产和工作,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这就必然成为城市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迫切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市中区区委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全面妥善地安排了少年儿童的校外生活,大力加强了少年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生活安排工作。


(二)


组织和安排十多万少年儿童的生活,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市中区区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办法,因地制宜地、积极地、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市中区的主要办法是:

第一,采取调、送、代管等办法,对儿童的管教进行安排。调:有三种办法:一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区工厂、矿山工作的,调回一方,照顾子女,目前经过协商已经调回本区另行安排工作的家长有216名;二是家长虽在本区工作,但离家较远、工作时间较长、子女较多的,则在原系统内调整单位、调整工种、工时和调整宿舍,使家长离家较近或调到工作时间较短的工种,以便利其照管子女。目前经过这样调整的家长已有837名;三是对于多子女的女职工,参加工作有[下缺]


来源:四川省委办公厅“团省委、省民政厅分党组及重庆市委、内江、温江地委关于收容失学儿童加强校外儿童教育及组织……劳动等问题的报告指示(1961年8月18日)”


来源:四川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