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
|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对待苏联专家工作问题的报告
1956.07.16
上海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直党委、国家机关党委、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局、外国专家局、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同意中央宣传部《关于对待苏联专家工作问题向中央的报告》。报告中所提出的关于学习苏联经验和聘请苏联专家的几点意见都是正确的,请聘有苏联专家的单位参照中央宣传部的报告进行一次研究,如有问题应迅速加以解决。
附:
中央宣传部关于对待苏联专家工作问题向中央的报告
1956.06.29
据外国专家局负责同志反映,最近苏联文教总顾问马里采夫曾提出减少文教方面的苏联专家问题,理由是文教方面的专家太多(约870人),有一些人使用不完全适当,作用不太大,也有一些人水土不服、生病不少,并认为这样使中国方面负担太重。马里采夫还具体提出一些专家如电影局顾问茹拉夫廖夫(1956年11月满约),卫生部教育专家阿历克赛野柯(1956年10月满约),高级党校政治经济学专家莫哈诺夫、克里穆柯等,可否在今年夏天回国。据此,外国专家局于6月15日召集有关的文教单位研究如何适当地让一些苏联专家提前回国问题。会后,卫生部专家工作室即计划除首席顾问不动外,拟让阿历克赛野柯和妇幼专家别兹乌施基娜(1957年1月满约)二人于今年7月回国,环境卫生专家尼奇金(1957年5月满约)和矿泉疗养专家斯米尔诺夫(1957年11月满约)二人分别提前半年回国。(6月20日外国专家局将周总理关于一般不要考虑专家在聘期未满前的回国问题的指示通知该部以后,才撤消这个计划)。电影局顾问回国问题,须待该局局长王阑西回京以后确定。
此外,高级党校原有马列主义基础专家二人,其中施波娃(1956年7月满约)已于今年3月回国,巴尔哈托夫(1956年7月满约)原定延聘一年,调至马列学院一分院重庆分校工作。因此,高级党校已请苏联再派一人来校。后重庆分校停办,巴尔哈托夫即又回高级党校,于是外国专家局提出新聘的专家是否可以不要,并征得高级党校同意。马里采夫原也同意撤消聘请,后又提出是否可安插在北京的别的大学里,外国专家局征求高教部意见,高教部曾表示不要,现尚未最后确定。
在和苏联专家的关系方面,据人民大学反映,最近有的苏联专家对我们曾表示不满。如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专家巴甫洛夫于5月10日向该室王万军同志说:“有的中国同志认为苏联的经验有缺点,你们搞得好,有些民族自豪感。”(大意)又如高教部召开的北京市高等学校理论教研室主任科学讨论会上,北京大学马列主义专家巴特里凯也夫在5月11日讨论人民大学王万军同志的一篇论文时,发言非常激动,指责我们“胜利冲昏头脑”,提出“中国消灭富农,决定性的条件是国际条件”,认为论文中提出的内部条件都“不足以说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保证”。又责备在论文和一些发言中不该用“我们”的字眼,说“你们不应当‘我们,我们’,你们不要把国际无产阶级忘记”。再如科学院语言学顾问谢尔久琴柯在6月18日找该院张克明同志谈话时,提出他不知道陆定一同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因而在讨论科学规划中有人提到这报告时,感到非常被动;同时又要求能知道毛主席最近关于学习苏联问题指示的内容,从谈话中看来,他对于不知道这些文件是有些不满意的。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立即于6月20日由定一同志主持召开了一次有关苏联专家问题的会议,到会的有外国专家局、国务院二办、高教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科学院、体委、新华社、广播局、编译局、高级党校、人民大学、外文出版社和俄文友好报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会上,定一同志强调指出在对待苏联专家问题上必须十分慎重,这是一个有关中苏关系的大问题。并提出有两个观点必须明确:第一、学习苏联是完全必要的,一定要学,因为苏联是第一个建成社会主义的国家,他们的经验是丰富的,学习苏联这一问题也是历史条件所决定了的。第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苏联经验。如果在学习苏联经验上出了毛病,应该归咎于我们自己的教条主义,而不应把责任完全推到苏联同志身上。在对待专家工作上,也不能因为自己不作主、使用专家不当而出了些问题,就认为聘请苏联专家是错误的。总之,我们在对待苏联经验上,必须采取学习和批判的严肃态度。同时,必须注意搞好同苏联专家的关系。
对于聘请苏联专家的问题,定一同志指出:在今年内,除合同期满的,一律不要去考虑解聘苏联专家问题;已经聘请的,虽然还没有来,也不能解聘。至于今后聘请苏联专家,应从工作需要出发,该聘就聘,不需要的就不请,合同期满需要延期的,也可以同他们商量延期,同时也应该考虑减少一些人。这些都应该从长考虑,做出具体计划。不要一股风去争聘,也不要一股风去辞退。对苏联专家的态度必须热情,不许冷淡。要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情况和办法,而不是搁在一边。这种耐心的工作,将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否恰当,请批示。
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