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邓子恢在全国农村工作部长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邓子恢
1956.04.02


关于初级社升为高级社,小社扩大、合并为大社的问题,中央已有规定,各省是如何贯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少奇同志指示的整顿巩固现有的社,也就是主席所讲的今后不是比数量而是比质量的问题。比谁的社办得好,办得巩固,象少奇同志所讲的稳定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正常化,成为大家的习惯。这次会上,各省的同志虽然发言不多,但介绍的经验都很好,政策问题讲得也很好,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使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现在我来讲一讲关于整顿巩固现有社的基本关键问题。

我把同志们的意见归纳一下,主要是做好三条:

第一条搞好生产,保证增产增收,改善社员生活,这是巩固社的物质基础。不能增产那就是空话,要增产打下巩固社的物质基础,这个社才能巩固,新的生产关系才能正常化。这一条作不到一切都空了。

第二条政策上要补课,贯彻阶级路线。这一条不能盲目乐观。过去的社办得好、办得快,真是发展的又多又好又省又快,事实上就是五、六个月的时间,转高级社就是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间,一下就轰上去了。这里除了生产上的需要以外,阶级路线我看是决定的关键,就是靠贫农下中农的优势,靠巩固地团结中农 ,孤立分化地主、富农这个阶级路线。现在把社办起来了,是不是不要这条路线了呢?不是,这条阶级路线还要保持相当的时期,要正确执行,贯彻到底,这就为新的生产制度打下了阶级基础、政治基础。

第三条是要慎重挑选合作社干部,提高合作社干部。我想就是这样三条。现在分开来讲:

如何搞好生产呢?我认为要把以下三方面的事办好:

一、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中央最近有个指示,要力求搞好现有的农业副业生产,不要放弃眼前的生产不抓,去贪图别的,而要把现有的生产搞好,保证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嘛!另外,要尽可能的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基本建设也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一步登天,不要想把十二年的事情两三年搞完。那个指示里讲,有些计划现在看来不可靠,是空话,那天宣传部的同志讲,有指标无措施,有计划无根据,靠国家不靠自己。假如是这样的话,那样的计划就应该改变,不要顾那些面子。譬如地瓜五万斤,那就有相当的盲目性,如果上很多化肥,那当然可以,但化肥那有那么多,那不是空的吗?所以有些明知道是不可能、不可靠的计划,应当适当修改。修改成合乎现实。我们也不提倡把生产计划定得小小的,一年增产百分之几,百分之三点几、百分之四,想争取政治上的主动,这也不对,是保守思想。但是,如果不从现实出发,具有盲目性,因此有计划无根据,有指标无措施,靠国家不靠自己,那样明知不可能的计划,那又何必定呢?。另外还要限制乱记工分。我想这就是搞好生产的头一条,贯彻勤俭办法的原则。把生产搞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保证今年增产增收。今年是合作化之后的第一年,也是我们执行新的四十条的第一年,不要第一年就来个不大高兴,这不好的。

二、要发挥群众的潜在力量,靠自己不要光靠国家,这里要克服对群众潜在力量估计不足的右倾保守思想。那天山东、河北几个省的同志都讲到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群众当中的潜在力量是很大的。那些把计划定得高高的,把希望寄托在化肥、寄托在国家援助方面,形式上表现是冒进,其本质是右倾保守,是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国家当然要尽量援助,中央各部门要尽量援助,但作为县、社、省,你们不要等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国家方面,应该寄托在自力更生上,靠自己,靠群众。譬如肥料问题,那天供销社的同志讲得很清楚,单靠化肥,靠磷肥,就要失望,我们可以搞进六、七百万吨,但是你那有钱呀?你有多少黄金美钞?你有多少物资出口?这是个实际问题。所以还是要把希望寄托在当地的土肥料,搞猪肥,搞绿肥,搞泥肥、渣肥,一个是尽量挖肥源,一个是合理使用肥料,我看过的那几个合作社就没有靠化肥,从化那三个合作社都是增产70%以上,有一个是75%,我当时很怀疑,我问他们一个劳动日分两块三角,有一个社劳动日是两块六角,有没有把握,靠得住吗?他们说有把握,主要一条是靠自己,不靠国家,肥料就是挖塘泥,一亩土上塘泥二百担,并且已经挑好了。合作化以前,贫农一担塘泥没有上,富裕中农上了二十担。去年初级社的时候上了九十八担,增产45%;而今年的高级社上了二百担,要增产70%,凭这一条就有把握,这就是改良土壤。那么今年搞塘泥明年呢?他们说明年就没有这样多了,塘泥一般要过四年再挖,明年就要尽量养猪,一人一头猪。当然广东同北方不同,气候温和,饲料比较多,还不是靠水浮莲。前次我向中央建议,原来农业部准备十二年搞四亿头猪,我的意见是搞五亿或者六亿头,淮河以南应该做到一人一猪,当然不一定今天做到。刚才我讲的那个社是特殊例子。现在是一户一猪或者一户一头半,将来在多少年之内或者四年五年或者七年达到一人一猪,淮河以北黄河以南,应该是做到三人两猪。黄河以北应该做到一户两猪,气候再冷一点的地方一户一猪。当然不光是户养,合作社也不例外。我想这是解决肥料的主要办法,当然再加上羊粪、马粪、牛粪,加上人粪尿,你看有多少!张郭庄那个社,一盆尿(三十斤)一毛五分钱,家家户户积肥很积极。我看,一个人一天一斤大粪,两斤尿有吧!全年就有一千一百斤,就打上一千斤。以广东那个劳动模范的经验,一头猪顶三个人,南方一头猪管二亩地,北方一头猪可以管三亩到四亩地,这样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嘛!你还靠什么化肥,根本就是靠这个东西。人粪尿加猪粪,北方加羊粪,南方还要加鸡、鸭、鹅粪、还要加兔子,兔子的肥料很值钱很有用,北方的羊粪很好,马粪你能把它捡起来也很好,现在你可以利用这些,这就是潜在力量。你不在这里打主意,天天把希望寄托在化肥上,那是靠不住的。当然我们要争取外援,但不依靠外援。中国农村的许多东西,农民之间的许多经验是好的。各地要研究一下,成功的要推广。这是讲肥料问题,农具问题也应该是这样。那天张霖之同志讲得很清楚,农业有季节性,工业有均衡性,这中间有矛盾要解决,那就应该储备。供销社同志讲要储备,我说应该,供销社储备一部分,各地方储备一部分,另一部分余给合作社。甘肃的同志说这是雨后送伞,我看总比雨后没伞还好些,这次雨打不到伞,下次雨就打到伞了,应该储备一部分。工业部门对双铧犁是费了最大的力气,他们的困难我们应该照顾,但双轮铧犁在这一两年之内还不会占主要地位,还是靠原来的旧犁,靠各地的改良犁。

农民有许多创造,现在就要发挥这些东西。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不可靠的,或者是今天不可靠的东西上。水利也是这样,不要总想向李葆华这里伸手,搞什么大坝子,那个当然要,但主要的还是就地想办法,有些地方打井,有些地方挖塘,有些地方挖深塘,有些地方挖平塘,有些用地下水,有些封江堵河,有的是办法。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种子也不要过分的依靠中央农业部,本地就是良种,要就地选育。外来的种子必须经过试验,不能完全依靠外来的种子。向国家要贷款是需要的,但你不能样样都要国家贷款,那天胡景云同志讲的很清楚,就是那样多的钱,这也办,那也办,那有那么多钱?钞票发多了要引起通货膨胀的。国家必须大量援助,但无论怎么帮助都是有限的。群众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也要靠群众,群众中有很多有用的好技术应当推广。譬如如何培养种猪,如何小株密植,如何单季改双季等等,要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在推广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这些方面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可能,发挥群众的潜在力量,不要依靠国家,要靠自己。如果光靠国家不靠自己,对国家手伸得很长,那结果会落空,你埋怨国家也没有用的。我想要克服这方面的保守思想。这是第二条了,如果这条做好了,计划就可靠,增产就有保证。将来订计划,一个要按照国家需要,一个要按照本地需要,一个要按照本社社员需要,三个需要。再一个是根据可能,是不是能种这么多,要通盘筹划,要把希望寄托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三、编好劳动组织。三固定也好,四固定也好,要把它固定下来,劳动组织搞好,规定一些制度,编好劳动定额,包工包产,这个东西不搞好,集体经营没有好的结果,没有希望搞好的。现在已经搞起来了的,就应该检查,使之做的更好;没有搞的赶快搞,队没有编的赶快编,耕作区没有划的赶快划,应该调整的赶快调整,春耕已经到了。

我想搞好生产就是这样三条:第一条勤俭办社,贯彻中央勤俭办社的方针;第二条必须发挥群众的潜在力量,不要光依靠国家,主要依靠自己,依靠本地,土办法,土材料,就地取材,就地推广,争取外援,不要依靠外援,克服保守思想;第三条就是把劳动定额包工包产搞好,包工包产势在必行,高级社没有包工包产不行,无论如何不行,我想南方北方都要搞包工包产。

第二条讲到要发挥群众的潜在力量,并不是说不要新技术了,也不是说不要新工具了,不是这个意思。相反,我们要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采取新的机器工具。

现在讲巩固社的第二个关键,就是政策补课,贯彻阶级践。这是保证新制度执行的社会基础,也就是政治基础。没有这个政治基础,新制度是个空的,虽然建立起来了,那些不满意的人,很容易受人挑拨的,所以必须贯彻阶级路线。政策补课,就是贯彻阶级路线,不要以为现在这方面没有问题了,譬如有些上中农占优势的社里,问题就比较多,就要调整。这条阶级路线的主要方面,是树立贫农、下中农的优势。合作化运动半年发展这样快,就是因为有贫农、下中农的优势,60%-70%的人都起来了,其他20%左右的人就跟着来,10%的人就分化了。今天仍然要保持贫农、下中农的优势,巩固贫农,下中农优势,办法是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使他们懂得如何团结中农。而又如何孤立、分化、改造争取地主和富农。对中农和富裕的政策,是靠贫下中农来执行的,所以要保持他们领导上的优势。巩固贫农下中农的优势要通过什么呢?要通过党支部,健全支部的领导,党、团支部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党支部的集体领导来巩固贫下中农的优势,我看这是贯彻阶级路线的主要关键。

其次一点,就是对地主、富农的问题,确实目前应该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那种认为入社之后,大家是一家人了,从此天下太平了,是不对的,但总的说来,地主、富农大大分化了。允许他入社以后,欢天喜地,绝大部分分化了,各省都是如此。有些把过去的罪恶都讲出来了,隐藏在地下的财产也拿出来了,表示他进步了。总的方面是好的,但应该说其中还有少数是顽固的,敌视我们的,所以对这个阶级还是要保持警惕。要分类排队,区别对待,就是说两头小,中间大。还是应该执行中央执行的这个原则。当然各个社各个地区不同,大概还要保持中间大两头小,看一、二年再说。入社的正式社员不要太多,正式社员少一点,管制的少一点,中间的候补社员多一些。参加合作社之后,并不等于改变阶级成分。改变阶级成分还是照过去国务院颁布的办法,党内讨论,社员通过,经过一定机关批准。不要轻易改变成分、当然也不是一个不改变,入社和改变成分是两回事。对地主、富农这一点还是要注意。

对防止侵犯中农的利益这一点也要特别小心。主席几次讲过,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对自己劳动人民总是不侵犯他的。上中农(旧的上中农、新的上中农)是我们的基本群众,应该巩固地团结他。不团结这部分人,贫农优势保不住,地主、富农就不会老实。如果今天在这方面贪小便宜,就会留下不和的种子,同时,给地主、富农一个钻空子的机会,所以各地在规定具体政策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执行当中,假如过去搞过了头的,现在又发现还有某些问题的,就要作工作,防微杜渐。这是巩固社的第二个办法。通过政策补课,来贯彻我们的阶级路线,究竟须要多少年呢?现在也不能说死。总而言之,还要相当时期就是了。是不是一辈子都这样?那当然不是的,但这几年内是不会变的,还是这种情况。

现在讲巩固社的第三个关键,挑选干部与提高干部的问题。这个工作,近几年特别是去年这半年作了很多,一般社干部的水平大有提高,无论是政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思想作风都大有进步。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所以这也是巩固社的重要关键,首先要慎重挑选干部,假如有些干部不大适当的,就应该想办法适当改变。一个慎重挑选干部,一个确立社内民主制度、选举制度,确立社干之间、社员之间、社员与干部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这个制度不建立,再好的干部过些时候就坏了,变质了,因为操握大权。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的干部权利相当大。现在合作社干部,特别是高级社的干部不比过去农民协会的干部,他的权利比乡长也大,他不仅有政治大权,而且有经济大权。人家生活资料都在他手里,饭碗端在他手里,所以挑选干部就要很慎重,必须要保证干部的品质好,有能力,大公无私,公道能干,光靠上级不行,光靠支部也不够。当然上级要审查,在检查工作当中要发现问题,主要是经过支部大会,经过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建立监督、选举制度,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次苏联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就很清楚,你个人再天才,个人总是个人,如果没有集体领导,脱离了群众,什么天才?那要犯大错误的。这件事值得我们警惕,个人崇拜,个人主义要不得,要靠集体。所以,挑选社内干部要很慎重,不适当的就应该撤掉。因为权利太大,责任很大,选的不适当不行。其次,今天干部中的自满情绪,应该引起很大警惕。这半年太顺利了,胜利太大了。在这当中,不知不觉地要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这是很自然的。当然不是所有干部都如此,但是这个倾向必须要防止,已经发现了的,立即克服。骄傲自满必然慢慢脱离群众,他就特殊了。特殊化了,强迫命令,主观主义就来了。所以,现在要及时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脱离群众的偏向。北京的同志提出,要抓住严重问题,追究责任,我想这是完全对的。你空空洞洞的讲一下不行,要找它一件严重事情,揭发它。他自己警惕,别人看到也就警惕了。再一个是训练,我们这半年来训练很多,大概每一个人都开一次会。地委每一个月开一次三级干部会,县里头也经常开会、汇报、办训练班、派人检查等等。这样来达到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文化水平,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特别在思想上克服个人主义,建立深入实际的民主作风,防止命令主义,同时要在干部当中提倡钻研技术,现在“万金油”干部不行了,硬是要专家,当然不是专家,总要有专门技术,各人摸一行。我想经过这样几点来提高干部,使他们胜任工作,通过他们来团结社员,依靠群众的力量,把社办好,以上就是我要讲的关于整顿巩固现有社的问题。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