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刘述周“‘五反’后南京工商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节录)”
中共南京市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 刘述周
1952.06.00


[此件为1952年6月上旬向中央的汇报材料。]


(一)南京市人口为102万,工商业户共约25000户,其中70%以上为独立手工业与家庭商业户,最近整理行业从中划出小贩性的工商户,约2800余户,尚有23000余户,其中独立劳动者及家庭工商业户仍在60%以上。又如“五反”中工业户调查,其中独立手工业者即占□□□□,□人以下的小作坊占□□□,职工30人以上的机器工业仅43户,而设备简陋,生产能力低,尤其是资金薄弱,过去生产也不经常,不少行业一年只作几个月的工,工人工资也无定额,有的一年只发一二次工资的,以如此薄弱的生产力来维持全市百余万人的生计,显然是不能适应。

(二)资金短缺与分散的情况也更严重。据4、5月份反复调查核算的结果,南京2万余工商户的资金总和为3200余亿元,其中流动资金仅1600亿元。又根据钢铁机器、西药、五金、营造等23个重点行业3220户的典型调查来看,资金100万以内者292户,占9.1%,500万以下者833户,占25.8%,资金1亿以上者不过304户,占9.5%,5亿以上□□户,占□□%,10亿以上的仅□□户,占□□%。仍以上述3220户开业历史来看,抗战以前开业者不过575户,占18%,而在抗战胜利后(投机商)与解放前(落魄旧公务员的小本经营)开业者达2020户,占62.6%。不仅资金十分薄弱,而且从工商行业性质上来看,全市139个行业中除商业中之绸布百货、五洋、杂货、酱园等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目前困难虽多,但仍有维持与改造的前途者外,其余如粮食、鸡鸭行、中西餐……等等行业根本已不能存在。而在工业方面如棉织、针织(手工)、制皂、火柴、卷烟等业,大都因设备简陋、工本大、原料耗费多、成品质量低,虽经百货公司加工订货予以维持,但很难与上海、无锡等地商品竞争,销路有限。另如云锦、丝织、元缎等虽为南京特产,品质很好,目前人民购买力还未提高到消费这类东西的程度,所以暂时也无发展的可能。另如牙刷、手工造纸、皮革品业等销路虽好,均因原料被控制,商人买不到原料目前已纷纷闭歇。再如营造、砖瓦工业、汽车五金、沙法木器等“五反”以后,全部垮台,目前既无恢复的可能,也无恢复的必要。对于上述一些行业,不但困难不容易克服,而且也没有大力扶助的条件,要想依靠这些工商业的繁荣以解决南京100余万人口的经济生活,是不可能的。

至于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如钢铁机器业也是资金奇缺,流动资金主要依靠贷款解决,目前银行放给该业的贷款已经接近于其全部设备的总值,还不能改变其缺乏流动资金的基本情况。而且,一般都因设备差,不能制造大的机件,生产量微弱,故无固定订货,间歇性很大,生产不经常。

因此,绝大部分工商业户不得不从事非法经营,其中专门依靠偷漏税收、偷工减料及专事或兼营贩卖金银美钞、放高利贷以及制毒贩毒等非法谋利者,据不完全的初步统计全市共约四五千户左右。

(三)“五反”运动以后南京工商业的困难显著增加了,其原因是:1.“五反”后,私营工商业户都揭了底,信用破产,私人借贷关系停止了,地下钱庄活动被打垮了,银行贷款条件严格,不易借到,资金周转困难。2.营业情况不好,税收负担沉重,今年1月至4月的营业额较1951年同期减少30%,其中商业减少32%以上,但在同一个时期征收去年冬季营业税400多亿,去年全年所得税700余亿(其中部分已经预征),更促成许多资金困窘行业摇摇欲坠的趋势。3.南京市场过去靠部队机关的消费,“三反”以后特别是部队节约,许多生意没有了;军需军工加工订货,现在也因为部队机关清理物资等原因也几乎全部停止了。4.“五反”以后原有的私营工商业者的自营市场缩小了,贸易关系多已打断了,城乡交流不畅;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亦给私商缩小了活动范围;国家的加工订货任务,又因为“三反”、“五反”以后,干部谨慎小心,工缴费压得低而验收成品时条件高,使资本家无利可图,而且订货预付款普遍由70%减到30%,资本家更感到周转不灵;而一部分行业(特别是困难多的行业),在劳资关系方面还不正常,影响了部分资本家的生产积极性,也多少加重了目前的困难。

(四)由于上述情况,因此南京失业现象是很严重的,“五反”后工商业户已经申请批准歇业者有800余家,自行闭歇者有1300余家,此外尚有千余户处于半歇业状态,共有失业与半失业工人约15000人左右(以上是4月份的统计),再加其他各阶层失业人数总共有好几万人(目前无材料,将来调明详报),其中已经被他们收容的(如工赈队、教养院、劳动改造等)共11000余人,没有收容但经常依靠我们救济的约15000人,另外因冬寒雨雪季节的原因而无法维持生活,临时需要救济者还有四五万人,其中有近万的三轮车与码头工人及其家属,问题最为严重。我们预计在今后经济改组的过程日趋深入时,失业的现象可能还要严重起来。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已采取了下面几个办法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一、对私营工商业采取积极扶助的办法,大力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加强加工订货、收购、贷款等工作,使市场活跃起来。其方法与其他城市大体相同,兹不赘述。

二、积极筹备移民垦殖,继续疏散一部分人口,以减轻城市负担。过去曾大力进行过疏散回乡的工作,疏而复聚,劳民伤财,收效不大,现在用移民垦植的办法虽然比疏散好些,但花钱多,解决的人数少,依然不能从基本上解决南京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解决南京今后的问题只有三条路:

1.在即将到来的五年建设计划中,对南京工业建设予以一定的照顾,适当的发展一些工业,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可能的,因为南京不缺乏劳动力,周围的地理条件也很好,原料与燃料都不困难,特别是,还有一定的国营工业基础,这个国营工业都是技术性较高的工厂,将这些原有的工业扩充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希望能够在5年内能吸收15000到20000工人,便能减轻一些困难,把这样一个城市勉强维持下去。现在这些工业的生产、建设计划都由中央与华东掌握,南京地方工业根本没有,所以要请中央解决这个问题。

2.如果第一条路不可能,则我们建议将南京划归苏南区作为一个地方性城市,或成为将来的江苏省会,这样使南京有农村支持,在城乡交流上可起一定作用,也是比较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3.如上述两个方案均不可能,则请中央考虑将南京周围几个县划归南京,这样可以使南京有一定的农村支持,不论在经济贸易或把城市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方面,都不无少有帮助,但这个办法牵涉既多,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是作为救急的办法而已。

以上意见,南京市委曾作过正式讨论,但尚未向中央及华东正式申报,特先汇报,请中央考虑。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编《“三反”、“五反”运动 江苏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