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云南省耿马县的情况
1954.06.04


【云南分社4日讯】云南省耿马县正在筹备建立以傣族、佧佤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区。

耿马县共有68000多人,包括傣族、佧佤族、拉祜族、僳僳族、濮满族、景颇族等12种民族,主要民族为汉族、傣族和佧佤族;傣族、佧佤族人口共占全县总人口44%以上。1952年年初,该县正式成立了人民政府,全县所有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加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有11种民族的人参加了政府委员会。全县区以上政权机关、党委系统以及财经等部门中,已有56个少数民族干部,全县40个基层政权单位(乡)中,绝大部分是由各少数民族的干部负责。傣族青年知识分子罕富有,现在担任副县长,他是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的委员。几年来,人民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境内土匪已基本肃清,各民族人民加强了团结,要求实行区域自治。

今年3月间,该县召开的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选出10个民族的代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进行成立自治区的筹备工作;至于自治区的名称、区域界线等问题,将待协商后,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确定。

耿马县有很多平坝,气候温暖,土质肥沃,是缅宁专区的主要产米区之一。入春以来,各族农民联合整修了400多条水沟和许多水塘、水坝,约占全县五分之一的稻田受到灌溉,并有“靠天吃饭”的2800多亩雷响田变成了水田。长期荒芜的肥沃土地已进行开垦,使稻田耕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以上。各族农民并逐渐改变了落后的耕作方法,从前不施肥的稻田已经开始使用肥料,仅耿宣区芒亢、贺派两乡,今年就已施肥40多万斤;很多从来不进行冬耕的农民,也改变了过去的习惯进行冬耕了;从前只进行两犁一耙村寨的农民,现在已逐渐增加到三犁、三耙。

为扶助各族农民生产,人民银行发放了4亿多元的贷款,解决了农民缺乏种籽、口粮、耕牛和农具的困难。据耿宣区四个乡的材料来看,受益农户占总户数20%以上。国营贸易公司并及时收购土特产,供应农民生产和生活资料;仅购进的红糖和茶叶的价值救灾5亿多元,供应的犁头、锄头等农具就有7000多件。

耿马县原为罕姓土司(傣族,“罕”为傣语金印之意)辖地的中心,以明神宗封罕闷坎为世袭耿马宣抚司史起,至今已有三百几十年,相传24代;极盛时期,领城包括“九孟十三圈”(九孟为耿马县境的孟撒、孟勇,双江县的孟库、孟孟及沧源县的孟角、孟岛、孟董等,十三圈为大寨、蛮茂、空片、干弄等地)。

通行于耿马一带的傣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主要用来记载经典,字母有42个,傣语称为塔木”(意为经书)。另一种多用于日常生活中,只有19个字母,傣语称为“里克僰”(意即傣文)。两种的读音和用法大体相同,但“塔木”较深,“里克僰”变化较多,一个字加上符号可以变为50多个音。傣族地区,过去许多傣族青年都在缅寺里学习佛经,因此傣族地区有不少人懂得傣文。稍有积蓄的傣族人家,都要在缅寺“贡佛”,有的就把抄录或创作的书籍,献给缅寺。寺内掌教的“长老”以及“佛爷”等人,文化水平一般较高,他们也从事抄录和写作。因此,缅寺保存的书籍最多,仅耿马城区的睡佛缅寺中就有数百册,全县有100多个缅寺,藏书总数相当可观。另外,在土司官员和部分群众的家中,也保存不少书籍,且大多是神话、传说和故事之类。

这些书籍中,最多的是经书,为“官家”所保存的有不少历史书籍。其中以世袭耿马宣抚司罕家的事迹为中心,叙述了傣族的历史和战争经过;这是研究傣族历史和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在文学上有一定价值的神话、故事之类的作品,多半用頡文写成。其中有许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如“波多弥雅”(意为宝石)是写一个名叫波多弥雅的王子在打猎是遇见了一个从莲花根生长起来的姑娘木多麓,发生了爱情,因为魔王破坏他们的婚姻,便发生了战斗;后来太子打死了魔王,圆满地结了婚。又如“西卜松农木”(意为12个女人),叙述12个民间妇女受骗嫁给一个逃难出来的官家子弟,以后这个男子当了官,又娶了第13个老婆,便把这12个女人的眼睛挖了后,赶出门去;后来他们得到神仙的帮助,团结起来报了仇。还有一些带有一定科学性质的书籍。傣族有中的历书,傣历把一年分为“海衣孟大”、“格音孟大”和“伏省那”三季,每4个月为一季,单月30天,双月29天,3年一润月(多在9月)。我国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傣文译本。

这些书籍都没有经过印刷,大多数用一种空心的硬草杆削成笔,写在纸上。保存在缅寺里的百年前的著作,则是用针将文字刺在一种叫做“伏窝榄”的树叶上。傣文书籍多数为一公寸宽、七公寸长的折叠起来的本子,每页横书七行左右。有的经书在外面上了红漆,尽上金边和图案;有的包上一层绸子;一般的书籍用单页棉纸书写,外面用布包裹成卷。(陈大鸣)


来源:新华社《内部参考》1954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