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

安徽农村在粮食统购后存在的三个问题
1954.03.13


【安徽分社13日讯】安徽农村在粮食统购后,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贫农与中农的关系不协调。滁县有不少贫农认为“统购粮食是打倒中、富农,提拔贫雇农”,“有余粮就是猛虎毒蛇,无余粮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芜湖县马塘乡在购粮时,采用缺粮户当面证明余粮户有多少余粮的办法,因此造成贫中农之间的隔阂。中农赵邦富卖出2100斤粮,干部动员他把钱存入信用合作社时,他说:“我的钱偏要存入银行;叫我存入信用合作社,让他们(指贫农)借,一个换两个都不干。”贫农许元龙听了就说:“余粮户没有一个好东西,过去放债剥削人,现在存钱也不借给人。”宿县西北乡陈道村陈龙全等十多户中农组织起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要贫农参加,说“贫农地少劳力多要占中农的光”。贫农说中农“自私自利,资本主义思想严重,还想走老路。”中农也讥笑贫农“没有技术,没有工具和牲口,孬!”

二、农民怕集体所有制,影响生产。很多地方宣传改变所有制,农民以为“不久财产就要归公”。特别是皖南山区更为严重。歙县黄山区农民认为到社会主义树木要归公,于是就乱砍乱伐树木。在宣传总路线后一个月就砍掉2490多株树木,连许多不够一尺围的树也被砍掉。农民吴松福说:“毛主席把土地分给我们,可是又要集体化,既然如此,当先又何必把土地分给我们呢?”肥西县紫蓬区芮店乡西湾、莲花两村的大部分中农因怕将来财产归公,生产情绪消沉,并有铺张浪费现象。

三、正当的自由借货停止了,贫苦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的就解决。很多地方的农民怕把正当的互通有无的借贷说成是高利贷,因此都不敢借钱给困难户。许多困难户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政府实行粮食统购造成的。(林牧据各地委给省委报告材料编写的)


来源:新华社《内部参考》195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