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下午)
上次讲了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今天再补充一点。
要在农村、城市,统统把革命搞彻底,这件事情不容易,势必要花很大力量,而且要聚精会神,认真搞,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上次讲了蹲点问题,负责干部下去蹲点,直接取得经验,这是领导好这个大革命的一个前提条件。你们讨论的简报和山东的简报都看了,有些同志讲,所以下不去理由很多,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怕艰苦、怕困难。这是实在的。怕艰苦、怕困难,贪图安逸,这就不对了,不正确。从简报上看,上海派的下乡干部,急于要回来,讲条件,下去几个月,时间到了,还不回来,有抱怨的。那种精神状态不能下去搞革命。恐怕这个和负责干部不下去也有关系,你就是要他们下去,你自己不下去。艰苦的事情我跑在前面,看你来不来。过去打游击,我们和士兵群众一道,不论怎么艰苦,他们看到我们领导人和他们一道,他们也没有话讲,有一天没有吃饭也可以,因为你也没有吃。负责人带领他们下去,他们会下去,当然,是不是还有闹情绪的,也会有的。有些人说服一下就可以,有些人就不要他下去搞,他不是革命者了,不愿意革命了。前天讲,负责同志至少搞两批,二个大队、工厂或者商店、学校,这是讲一般的。除此以外,还要有专业队,城市五反专业队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专业队,要搞四、五年,一连搞多少批,就熟练了。这里搞完到那边,那边搞完到这边。要有一批人,也要有负责人带着,有一批专业队,至少要搞五年。五年以后,是不是还要搞,再看。因为没有专业队,就不熟练,斗不赢。到处搞,熟练了,以后搞起来就比较快,问题也看得清楚一些。城市也要有专业队,专业队里要配上一般干部和青年,有些是没有经过阶级斗争锻炼的。去锻炼的人也要参加两批。为什么要搞两批,因为只搞一批,大家都是新手,搞两批就有一批是熟手。这样队伍就很好,就可以作战了,真正可以革命了。哪怕敌人怎样狡猾,怎么对付你们,都可以搞得彻底。搞得彻底、搞得好的地方,可以用“滚雪球”的办法。过去土地改革就用过“滚雪球”的办法,这里村子搞好了,几个月以后,调出积极分子,再去搞旁的村子,他也会搞了。过去的一些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都是带出来的。现在的县委书记就是那个时候的积极分子,难道现在不能带出一批来?现在条件更好了。搞得先进、彻底的地方,不仅革命搞好,生产搞好,而且要出好经验,出好干部,帮助其他地方搞好革命。
负责同志自己要下去,昨天理由讲得很多了,同时,也是一个考验。党要考验你们。以前的革命,你们是行的,今天的革命,你们到底还行不行?那是要考察的。以后的革命还行不行,是不是不行?那也可能。因为今天的革命和过去的革命不一样了,可能过去行,现在不行了。同时,我们的共产党员,干部,在座的同志,你们对自己也要考验一下子,我到底行不行?自己也不是那么了解自己的。你常常是对自己估计不正确的。大体上是对自己估计不够是少的,大体上是估计过高,偏向是偏在这一方面。所以毛主席就批了一个批语,反对固步自封,骄傲自满。(陈毅同志:城市可以留恋。)怕艰苦嘛。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就是由于高官厚禄,养尊处优这两句话来的。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了,他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了。同志们学习过这个批语了嘛,就要打破一下,考验一下自己就是了。
也需要留心,你们在城市住了十多年,一下子到农村,要生病的。要好好讲卫生,注意身体。不好好讲卫生,会生病。发高烧,发烧发到三十八度,三十九度,没有办法,只好回来。(魏文伯,上海郊区有血吸虫。)有血吸虫病,先组织消灭血吸虫病工作队,今年冬天去搞,明年再去搞社会主义教育。(陈丕显:不下水不一定传染。)还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北京,有暖气,有暖房,到没有暖气暖房的地方,没有棉衣、棉鞋,就下不去,这里比北方好一些。王光美同志去的那个村,省里有一个戴眼镜,穿皮大衣的,农民看到这个样子,就不大找他了。王光美说,你为什么不把皮大衣脱了,他说里面没有棉衣,没有那个装备。打游击的时候,有装备,有背包,有瓷缸。要准备下去待几个月,保持健康就好了,这也是考验。
过去已搞过的地方,群众发动不够,问题揭露了一点,没有完全彻底解决。这些地方,是马上接着搞,还是放个时候搞?如果不马上搞,农民、积极分子就要遭受打击。你揭了他的短处,群众又没有充分发动,他不打击报复?相当厉害哩。如果有打击报复的危险,应该赶快去保护这些人,不接着搞下去就有危险性。你如果不动他还好些,你动了一点,又动得不彻底,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他就要打击报复。如果受了打击报复,再派工作组,就要增加困难了。要接着搞,加强力量,负责干部下去,搞彻底。你们搞了十七个试点公社,铺开了四十四个公社,搞彻底了没有?如果那里干部没有变过来,地富反坏没有压下去,群众没有发动,肯定要受打击的。就是充分发动了群众,解决了问题的地方,还有复辟的危险,那个不要怕。搞了一下,又没有搞彻底,恐怕就会增加困难。
此外,你们总结经验,也总结一下农村的、城市的不好的经验。一个单位搞得不好的,或者没有搞开、搞彻底,情况是怎么样的,搞了一些什么,什么没有搞,为什么没有搞好、搞彻底。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本来,革命一次就搞彻底,没有这回事。土地改革,搞了几十年了,一九四九年胜利以后,到一九五○年、一九五一年,还有“和平土改”。总结经验,要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双十条,第二个十条有某些地方起消极作用,限制了群众的发动。我看,第一个十条是行的,第二个十条,基本上可以用,某些地方稍为改一下子行了。普遍念双十条有好处,地富反坏,地富子女,干部群众,好人坏人,都听了,大家放心,起个安定作用。贯彻的时候,一步步来,搞到什么问题,贯彻那一条,就强调那一条,那个重点。有些人反对一开始两个十条都念。还是念,起安定作用。
总而言之,现在的阶级斗争,和平演变是主要的方式。阶级敌人,以及党内的不好的动摇分子,向我们作斗争的方式,不是和我们正面冲突,正面反对,而是什么都接受,搞两面政权,搞和平演变,这是主要的。因此就看不见。表面上看来是一样,内容已经变化了。要会对付和平演变。进行这个斗争不容易。我们曾经向日本人、国民党也搞过两面政权,他们也对付我们不了。但是现在资产阶级、地主搞两面政权比我们会搞,比我们搞得好。到底我们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能不能对付和平演变,我看是可以对付得了的,但是,如果不小心,掉以轻心,一定斗不赢。
再谈谈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学校制度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北京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来,没有展开讨论,我也没有仔细讲。这个问题有一点经验,但主要还是一种设想,还要进行试验、积累经验的。你们几个材料我看了,有上海市半工半读、业余教育的情况和例子,几个典型材料,亦工亦农的材料。我提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有一部分是结合的,两种劳动制度同时就是两种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起来,和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农村中半耕半读,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种地。城市中半工半读,一半时间做工,一半时间读书。我在一九五八年就提出勤工俭学这个问题。半工半读,我自己也搞过一年,那是留法预备班,上午上四个钟点课,下午做四个小时工,晚上两小时自修,学法文、学机械学,蛮好。有一个小车间,还可以出点产品,还可以赚钱。一九五八年我讲了以后,天津一下子铺开,有一百多个工厂搞了半工半读形式的学校,以后自生自灭,大部垮了;到现在还有七个工厂没有垮,现在还在办。已经有两个工厂,半工半读毕业生占工厂工人百分之六十以上。招初中毕业生,四年毕业,教职员大部分是厂里兼职的,也有一些专业的教师。目标是,一方面要学会做工,一方面基本上达到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水平。天津有两个工厂的材料我看了,一个是感光胶片厂,一个是电子仪器厂。他们说,学校办起来了,还不能自给,只能自给一半。这两个厂从一九五八年以来,一个厂赚一千七百多万,一个厂赚两千多万,那是上缴利润,他没有算总账。很多新产品是学生搞出来的。学生津贴高了一点,第一年十三元,供给吃饭,第二年十六元,第三年十八元,第四年二十六元,超过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了,后来他们说,可以减少一点。我看第一、二年十三元,第三年加个二、三元,第四年再加个二元,这样就可以少开支一点。
现在就是这样,我们的国家,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普及教育很困难。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学龄儿童,不能普及教育。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搞社会主义,不能普及教育,我总是不安心。但是照现在这样办学校,要使所有小孩都读书,读到高小毕业,初中毕业,国家实在负担不起,而且家庭也负担不起。工人、农民家庭负担不起,我看在座同志,有五、六个小孩,你们是不是负担得起?恐怕有些也负担不起。进小学,中学,大学,靠你们这点薪水,有困难嘛。现在要想一个办法,国家能负担得起,家庭能负担得起,又能普及教育。小孩子到一定的年龄,要自己弄饭吃,国家稍为补助一点;家庭稍为补助二点,基本上自己搞饭吃。这样国家就负担得起,家庭负担得起,教育也能普及。小孩子是愿意的,与其没有书读,不如读半天书,做半天工,对他们存好处,他们也愿意。所以,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这样一个政策,不做好这件事,对国家、对社会、对生产都是不利的。这件事情,农村比较好办一些,因为农村有土地,参加生产比较容易。城市里面比较困难些,但也不是不能办,可能办一些,不可能办得很多。你们农村,办的是农业中学,只注意中学,不注意小学,首先是小学嘛。普及教育首先是普及小学教育。(陈丕显:上海市区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农村也还没有完全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的是百分之七十五点六。)上海好一些,江苏农村教育普及占百分之六十,安徽、山东全省算起来,学龄儿童入学的不到一半,占百分之四十九,学龄儿童百分之六、七十不能入学。现在是不是可以这样:初小可以办全日制,横竖年龄小,只有六、七、八岁,不能参加生产,对农业生产不那么妨碍。到了高小,八、九岁了,农民就要他做点事了,高小就办半工半读的。初中、中学也办半工半读的。你们以大队为单位办全日制初小,高小就可以办半工半读的。已经办成全日制高小的,可以不动,以后再办半工半读的。公社办半工半读的中学,学点文化、学点农业技术,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员。你们只办农业初中是不够的,还要办农业高中、农业中等技术学校。初中毕业以后,还要学三、四年,基本上学完农业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小学、初中,以一个大队为单位或二、三个大队联合起来办,就近可以回家生产,方便他们搞生产。不是放农忙假,也不要放寒假暑假。这一套要统统打破。就是农忙的时候种地,全部时间或大部分时间去种地。农闲、下雨就全部读书,不劳动了。一年大体上是一半一半。这样,时间就要长一点,如果普通初中三年,他就要四年,或者三年半。一到农业高中,一个大队或几个大队办就不可能了,没有那么多学生,路又远,可以集中起来,单独搞生产资料,搞土地、牲畜、农具。将来,恐怕一个公社搞这么一个学校是必要的,只搞高中,初中不搞。或者国营农场招些学生,工人招少一点,两个学生顶一个工人;劳动定员也是两个顶一个。国营农场,或者公社集体有生产资料的,就可以办,陶铸有个材料,他是先办初中。只要自己想办法,是比较容易办的,比较容易普及教育的,国家负担少,家庭负担少,又能普及教育。
城市里面,上海这样的城市,小学基本上普及了,初中也差不多了,问题是初中毕业生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一年有十几万,高中升不了这么多,到新疆,可以去一部分,同时,上海自己也要补充工人阶级队伍,每年要补充几万。因此,可不可以这样,你们现在有些技工学校,招初中毕业生,照中等技术学校办,读四年或四年半毕业,半工半读,达到技术员水平,但是,他还是工人。特别是那些新的行业,新产品、尖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特别需要这样的人。中等技术学校,有些停办了的,也可以这样办。天津七个厂,已经有二千多人毕业了。这二千多人,比较好,能文能武,没有架子,对劳动没有反感。其中,有一些人已当了技术员,有些到科室,有些到研究机关,不论到哪里去,都比别的学校出来的表现好,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不知道你们感觉怎么样。我历来感觉到,一做了知识分子,初中毕业就看不起农民,高中毕业就看不起工人,就象昨天戏里(按:指淮剧《海港的早晨》)那个高中生的样子。所以读书读多了,硬是有害处,好处当然也有,但就是有阴暗面,有坏处。大学毕业了,连我们、你们也看不起了。上海每年要补充二三万工人。试验这个办法,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四年半毕业,不发工资,只给饭吃,给些零用钱。这样,工厂学校不会蚀本,大体可以自给。我在天津,要他们查一查,这两千多毕业生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这种人已经是新的人了,虽然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这些人和我们、你们不一样,和工人不一样,和农民不一样,和知识分子也不一样。和纯粹进三个门、出三个门的人也不一样。已经是新的人了,又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首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已经缩小了。当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他们做了十年工,一旦当了车间主任、厂长,也可能摆架子,觉悟不那么高,因此要加强教育。这些人既可以体力劳动,又可以脑力劳动,到科室也可以,到研究机关也可以,当技术人员也可以。这些人中间,将来还让他们继续学,大多数是学技术,再提高;少数人学政治,学马列主义,再有少数人学经济、管理工厂这一套。我看,这种人可以当工人,当科室人员,当车间主任,也可以当厂长,也可以做党的工作,是不是也可以做市委书记,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能不能做,我看可以做。一个工厂如果有百分之六、七十这样毕业的人,如果搞得好,大概那个工厂官僚主义就难办了,因为你搞得不好,我可以来。你车间主任搞得不好,我来做,你回到生产当工人。他们当了厂长、车间主任、科室人员,再回到生产中去没有困难。现在叫你们回到生产中去就没有办法。不要你当厂长,干什么呢?又不能当工人。而这种人能当工人,因为原来是半工半读出来的。我们要尽量使脑力劳动者不要脱离体力劳动,就从我们这一辈子开始好不好?在座的同志,所有的厂长,科室人员,所有工厂中的非生产人员,一律参加生产,半天坐办公室,半天生产,两个或者三个人顶一个人也可以,硬是能顶班,不会就学。所有工厂的非生产人员统统要半天参加生产,半天坐办公室。如果这样,问题少了,办公也容易办了,思想问题也少了,闹别扭的事少得多了。只有少数人,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半天生产,要经过批准。除此以外,一律参加,这样行不行?现在我们要做出这个样子来。对于那些半工半读的毕业生,他们即使当了技术员、厂长、党委书记、市委书记,也不要脱离生产,要使这些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能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至少可以试办,逐步扩大。现在,没有专门的脑力劳动者是不行的,还是需要的,至于将来是不要了。马克思就讲过,在共产主义社会,所有的人都要参加生产,参加劳动。马克思说,小孩子九岁每天就要参加劳动两小时,十三岁每天参加四小时劳动。马克思也没有说,我们办党的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脱离一半也算是了不起了。马克思说,到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一条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能来,由于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就大大提高,产品很多,那时社会上的人,工作时间每天只有四、五小时就够了。这是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讲将来的事情,也许一百年,几百年达到。但是,即使到那个时候,一个人只做四、五小时工作,就没有别的事了?其余时间干什么?统统玩?跳舞?打牌?打扑克?闹得一塌糊涂?那个不行。那时,势必各人都有爱好。现在你们在讨论业余八小时怎么过,那时不只八小时了。势必有人唱戏,有人唱歌,有人画画,有人做计划统计,那时,都变为业余劳动,不要专门的演员、歌唱家、音乐家、画家、小说家,甚至也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业余时间就可以研究,很多人就可以研究。当然,也可能有特殊的大的关键问题,要研究得比较深透,要突击一下去解决,那是可能的,批准某几个人,抽出一段劳动时间,专门去研究,是当临时工。当部长,也要参加劳动以后当部长。前途的展望是不是这样?
要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以及由三个差别引起的资产阶级法权。消灭这三个差别,是有人反对的。现在旧知识分子就反对。我看,旧知识分子反对的力量不大,影响不大,问题是怕新的知识分子起来反对。他们是干部子女,大学毕业,工程师,研究员,又是共产党员,将来这些人起来反对,会越来越大,你们相信不相信?我们现在拼命培养知识分子,每年大学毕业生十几万,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有一、二百万。不要搞到苏联那样。苏联现在是什么人反对呢?是高薪阶层,是脑力劳动者。他们说,脑力劳动者参加体力劳动是浪费,经理、工程师、厂长甚至集体农庄主席,都不参加体力劳动,要保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开,他们不是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而是逐步扩大。你们的子女起来反对,要比旧知识分子的力量大得多。因此,上海可不可以这样:用半个世纪或者一个世纪,五十年或一百年时间。那时,现在的大部分工人都不在了,都是新工人了。从现在起,就要补充工人,招初中毕业生,读四年到四年半,达到中等技术学校水平,要他们去当工人。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年年补充,不然就晚了。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后,上海一百多万工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水平,成为一个大势力。那时,你知识分子要欺侮也欺侮不了。你是大学毕业,我也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首先,在这部分人当中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谁也可以当厂长、车间主任、党委书记、市长,官僚主义就来不成了。列宁讲过,为什么产生官僚主义?因为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经过这一个世纪以后,有一半是农业中等技术学校水平,那时搞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就容易了。我们准备在五十年到一百年以后,一方面普及教育,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逐步使每一个劳动者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造成这样的条件。同时,脑力劳动者大体上不脱离体力劳动,至少一半时间参加体力劳动。而现在,大队长、支部书记,要全脱产,不肯半脱产,很难办。这也是个问题。
要首先养成劳动习惯,没有知识分子架子,消灭三个差别,达到共产主义,要有这个远大的理想。现在已经过了十五年了,如果现在不着手办,再过十五年,还是这个样子,再过三十年、四十年还是这个样子,那就和苏联现在一样。越迟阻力越大,越办不到。谁阻碍?就是你们的子女,你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要反对,要保持三个差别,保持脑力劳动的特权。上海人不愿意下乡,要保持城乡差别。你们办工业学校、办工业业余大学,这个方法很好,是有成绩的,要继续办下去。今年,工业业余大学有八百个学生毕业,毕业干什么?这些人不要完全脱离劳动,至少是半脱产。即使当工程师、技术员、厂长,也不要脱离生产。他们已经对劳动没有反感,觉悟也高。八百多个毕业生怎么分配,我建议分配他们当半工半读学校的教员,当校长,他们自己有半工半读的经验,比办全日制教育的人有经验。你们的工业学校读三年,是不是时间还少一点,是不是读四年或四年半,基本上达到中等技术人员的水平。这样,使他既有技术,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他们当了技术员,当了工程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大学水平。将来还可以办半工半读的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看可不可以这样。你们业余工业大学学生不少了,有三千人,而且都是老工人,五年以上工龄的。问题是,他们有的也有这样的希望,毕业以后,希望做工程师,不劳动了,现在要说服他们,要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要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说明利害。这些人是会赞成的。如果上海以后补充的新工人,都是这样出来的,经过三年到四年的半工半读,达到中等技术水平,多读点书,然后还要他当工人。这些人最容易分配工作,能文能武,(陈丕显:这样的人比普通高中生更受欢迎。)再学一点政治,学一点经济,就可以当党委书记、厂长。农村里,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种地。城市里,半工半读。这既是一种劳动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学校制度。如果这样,我看,国家也负担得起,家庭也负担得起,小孩子自己可以搞到饭吃,不要都是家庭负担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得多了。国家当然要补助一点。
是不是可以这样,为了培养半工半读学校的教员,要办几个师范学校。是不是可以在国营农场办,也是半工半读。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一半时间种地,一半时间教书。他们自己有经验,就知道怎么教,怎么生产。在农村中,初中容易办,办农业高中,教员就要有农业大学的水平。
请同志们在这方面研究一下,这是一个新事情,经验不多,有一点经验,我也是大部分自己设想的,要经过试验,搞几个地方试验,要总结这些经验。大概需要五年以后,才能初步总结一点经验,十年以后有比较完整的经验,才能推广,才能相当大量的推广。那时,有教科书,有教员,有师范,教育部门也通了。总之,办这件事情,现在的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的人,是不大会办的,他是老一套,工厂的人也有阻力,教员也有阻力,他也只有那一套,没有另外一套。(陈毅同志:领导干部也有顾虑)。是不是你们另搞一个机构,专门搞几个人,(陈丕显:唱对台戏。)唱对台戏,不要原来的教育局来管。过去的教育经费,不克扣,以后新增的教育经费,就不给你们了。将来这种教育制度是主要形式,大量是这一种,全日制小学、中学、大学是辅助形式。可能到共产主义社会,全部是这种。你那个教育局是短命的,这个教育局是长命的,一万年,多少万年还要,是“万岁”。那时的学生,就是照马克思说的,小孩九岁劳动两小时,十三岁劳动四小时。这种学校也是正规学校。你的学校正规,我的不正规?这是不正确的,这也是正规的学校。两种都是正规的。但不要搞铺张浪费,大模大样,要因陋就简。延安不是办抗大吗?自己挖窑洞,自己种地,教育出来的人,看来都不错,今天都做负责同志了。华东还有抗大分校,还有鲁艺。
你们不是在讨论接班人吗?这种接班人比较可靠,又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学了四年以后,再学一点政治,学一点马列主义,学一点经济学,学点工厂管理、农业管理,就可以当公社社长、生产队长、厂长,党的工作也要他们做。而这种人如果不做党委书记,也可以到工厂做工。现在不叫你们当局长很难办,你们干什么?那些人可以回得去。你们回不大去,你们是革命职业家,我们也是干一辈子革命还有办法,新的革命还可以学一学,还行。但如果不要我们革命了,要我们挑一个地方,不做领导工作,就难办。将来那些人有这个条件,因为原来是那里出来的。(陈毅同志:现在我们的国家,有革命后遗症。不干革命,确实没有办法。不能劳动,将来不能革命了,还要养起来,还要发脾气。没有地方打仗。不能文,不能武。)我们有些人,就是这样,不要使我们后一代还是这样。不要使我们后一代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苏联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反对共产主义,要保护脑力劳动者的特权、特殊地位,这个势力大得很。(魏文伯:要挖掉修正主义的根子。)赫鲁晓夫就是要大学毕业生才能当党委书记、厂长、经理,而这些人就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试验,现在不做,十年以后就不可能大批推广。不搞试验,以后就不行。三十年以后,就和苏联一样。那时,不是旧知识分子,而是新知识分子反对我们。现在旧知识分子有一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压住。现在的小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叫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不承认的。
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结合的。一个农村,一个城市,可不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展望,看远一点,从根本问题上看一看。消灭三个差别,最基本的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个问题我们提倡,造成条件,不要把以后的人变成我们这样的,只能革命,不能干别的事,要使他们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
现在工厂非生产人员,年龄不很大的,也可以去学一门手艺,半天参加生产,半天坐办公室,或者一天坐办公室,一天劳动。天津七个学校,原来也是讲半天劳动半天读书,两班顶一班。他们说交班、接班麻烦,就改成做一个礼拜工,读一个礼拜书,或者做两个礼拜工,读两个礼拜书,这样做也是一样。交班、接班没有困难;现在的非生产人员,大部分是脑力劳动,坐办公室,要半脱离生产,技术人员也能有半天生产,半天搞技术也就行了。要学一下。这是一个根本措施,如果现在不向这个方向试验,不看远一点,将来阻力会越来越大,要避免出修正主义也就不可能。苏联知识分子,就是要保持他的特权,不参加体力劳动。这是一个大问题。
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亦工亦农问题。过去我在上海工作过,上海的榨油厂,纸烟厂,缫丝厂……做几个月工就关厂,我们反对关厂,反对不了。农民也是这样,农忙的时候回去种地,收割完了,大批到上海来做临时工。上海和郊区,这方面也可以想一想。只有一种劳动制度——固定工,很被动,固定在这里,没有事情做,也养着。我们不让家属进城,一年两年可以,一辈子不让进城,也说不过去。但是进了城,也不得了,要生孩子,要住房子,要办商店,要穿衣服,读书,吃饭,要洗澡,这一套都来了。中国是一人口多的国家,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南方比较好些,北京、东北有半年是农闲。利用农村农闲劳动力的剩余,在城市里做些工。如果这样做,就要逐步减少固定工,增加临时工。有些工厂农忙时开一班,农闲时开三班,机器厂可以这样,纺织厂也可以这样,棉花不够,我开一班,回乡种地;农闲时开三班。此外,还有些东西,可利用劳动力,就原料,就市场,还要就劳动力。看哪里劳动力最便宜,化得来,工厂就设在那里。日本有很多小工厂设在农村,十个工人的厂就可以造拖拉机,出很多产品,出口产品也有在小厂生产的。农忙种地,农闲做工。农村里还有各种事业,如技术推广站,电灌站,畜牧兽医站,粮食加工等等。你们有个亦工亦农的材料,粮食加工固定工很多,临时工很少,是否可以逐步减少固定工,增加临时工。否则,都是固定工,将来不得了。农村机械化,都是固定工,事业越来越大,成本也贵。将来农村的教育办起来,农业技术学校办起来,技术推广由农民就可以了。上海的机械厂是不是也可以吸收一批农民,让他们学习机械制造,自己回去也会做,也替农民培养技术工人,将来农业机械化,他们就好办。这种临时工、合同工,就是正式工。
工会要把临时工转正,才能入会,什么“临时工做了十年了,还不转正,实在没有道理”。我历来反对。(陈丕显:要有固定性的临时工,到时候能来。)用这种制度,国家也节省一些,成本也低一些。你们还有发包到农村加工,也是一种方法。上海城市剩余劳动力多,吸收农民不可能太多,同时你们不仅要看到郊区,也要看到江苏、浙江,要全面看,看远一点。我们在苏北打过游击,苏北农民收割完了,门一锁,就到上海来了。你搞固定工,来不了了,这些劳动力是剩余的。实行两种劳动制度,对三方面有利,对国家有利,对个人有利,对集体有利,我们也主动一些。只有一种,就很被动。这几年动员工人回乡,花了很大力量,吃了很多苦头,现在还有不少问题,你还想吃这个苦头?再增加固定工?当然,这里有制度问题,现在临时工控制很严,那是具体规定问题。
我看,要是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学校制度,可以使城市乡村关系,工农关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关系密切起来,使三个差别慢慢缩小,搞到一起去了。这也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既能种地,也能到工厂做工,纺纱,做机器,工农差别就小了,既能进城,也能下乡,家属也不带来了。即使十年,三十年,也可以不带家属。过去也有做了二十年,三十年临时工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做?一定要转正?当然少数人、一部分人转正也可以。但转了正,就要准备一切,户口,家属进城,统统要准备就是了。只有你们能带家属来,他们就不能?长久这样搞,是搞不下去的。
上海劳动力多,每年小孩这么多,一方面动员初中毕业生大批下乡,另一方面也可以搞一些农民进城,使固定工少些,临时工多些,不要怕临时工多了,大量用临时工没有关系,有什么不好呢?有些工厂不愿意用临时工,象粮棉油加工厂,缫丝厂,历来是季节工,为什么要把它固定?不要固定嘛。修理机器的工人,修一下,就完了,为什么要固定?要把固定工减少。要在固定工减少的基础上,增加临时工。不减少固定工,临时工不许增加。临时工没有劳保,工资高一些,他也愿意。如果劳动制度上一些规定妨碍两种劳动制度发展的,应该修改,要根据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加以修订。
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开始是试办,不要一下铺开,要经过试验,不要一下呼隆呼隆铺开,呼隆呼隆垮台。现在你们已经有一点经验,经验还不够。工业学校只有三年,没有达到中等技术学校水平,四年就差不多了。你们的工业大学办得很有成绩,还可以继续办下去。总而言之,多少年以后,当工程师、当技师也好,不要完全脱离体力劳动,这一点你们要注意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个大革命,将来是有严重斗争的。有许多人要保留三个差别,城市里的人就是要在城市里,不愿意下乡,工人不能下乡,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界限分得那么清,(陈毅同志:脑力劳动剥削体力劳动。)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就要使工厂非生产人员,参加到生产中去,半脱产。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很大的成绩。要经过说服、准备。如果我们这一手做到了,脑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的就没有了。但是,那时,总还是有人想脱离体力劳动,你不相信?一个老工人当了工段长,就想脱离体力劳动,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就不想干事了。全国工厂的小组长,农村生产小队干部不大参加劳动,全国有几千万人,不得了啊。劳动力最好、技术水平最高的,他们当了组长、工段长,就不参加劳动了,而工资比别人拿得多,这势必压在体力劳动者身上,吃的比他们多。军队里,一个班长不背枪就不行,一个连就少了十几条枪。排长、连长才带短枪,但在火线上不能打敌人,靠近了才能打两枪,不顶一个战士。班长不背枪,绝对不行。农村生产小队长,和班长差不多。(陈毅同志:现在已经有几百万共产党员干部不劳动。)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过去原来是体力劳动者,都想脱离劳动,可是吃得要比别人多。(陈毅同志:多吃多占。)所以毛主席提出,干部参加劳动,是很基本的一着。懒、馋、占、贪、变从懒开始。工厂也有这个情况,特别困难的是脑力劳动者。你们工业大学,八百个毕业生,希望以后不脱离体力劳动就好了。这些人也应该是新人,要进行前途教育,学一点马列主义,大部分学技术,一小部分人学政治,学经济,将来要他们当厂长、经理,大部分还是当技术人员,有些做党的工作。这样的人,觉悟比较高,文化水平也高,是国家培养他们的,一星期十六小时不做工作,工资照发。国家培养了你,如果你现在有架子,看不超人,不行。他们已是新人了,和工人不一样,和农民不一样,和知识分子不一样,和我们这些人也不一样,就是要和他们讲清前途,将来共产主义,就是这样的,你们要做出榜样来。今天就讲到这里。
《刘少奇在上海散布的修正主义言论汇编》(内部资料,供大批判使用) 《红代会》北京第二医学院东方红公社,文化部机关革命战斗组织联络站印 一九六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