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青年的榜样

《红旗》杂志评论员

向青年同志们推荐本期发表的金训华同志的日记。这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成长起来,坚决实践毛主席的教导,决心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的革命青年一代的心声。

一九六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为《红旗》杂志写的编者按语中指出:对于教育革命的情况,知识分子的情况,“希望各地革命委员会组织一些人做些典型的调查,报告中央,本刊将择要予以发表”。毛主席还指出:对于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结合得好的并有所发明创造的,应予以报导,以资鼓励”。一年多来,全国有几百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工农兵中去,接受再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金训华,就是在这个伟大的革命洪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之一。我们发表他的日记,希望它能鼓励已经或正在实行同工农兵相结合的广大青年同志们。

金训华同志是上海市吴淞第二中学一九六八届高中毕业生,出身于工人家庭,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常委。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投入了摧毁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今年五月间,他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带头到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今年八月十五日,双河两岸山洪倾泻,金训华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奋战山洪,不幸光荣牺牲。根据金训华同志生前的多次申请,有关党组织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金训华同志到黑龙江省农村插队落户后,坚持天天读毛主席著作,天天收听广播。这里发表的,是他最后一本日记的摘抄。通过阶级斗争大风大浪的实践和锻炼,他深刻地领会了“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忠于毛主席就有力量”这一伟大真理。他的日记,充满了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他第一页日记所记,就是决心用“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逝世前一天的日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誓死保卫毛主席!”正是在这个伟大真理照耀下,他的简单明白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在这里,处处可以看到金训华和同志们在一起,认真刻苦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改造自己世界观,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艰苦的锻炼。

在煤油灯下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想到的是“灯芯再小,学习毛主席著作,心里总觉得亮堂堂的,而且越学越觉得亮堂。因为,毛泽东思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捆谷草,手上出了血,他想到的是“我的手会出血,而贫下中农的手为什么就不出血呢?这说明我的手、我的思想长期脱离工农,脱离劳动,染上修正主义毒素,必须长期在工农群众中进行磨练。”

面对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阴谋和挑衅,他想到的是“我反正下定决心”,如果敌人胆敢侵犯我国神圣领土,枪声一响,就准备“在战场上接受党的考验”。

在生死关头的考验面前,他想到的是“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为保卫祖国财产而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狂暴的巨浪三次把他卷进险恶的旋涡里,他三次顽强地把头抬出水面,斩风劈浪,继续向前猛冲,去抢救国家物资。金训华不愧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他三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三次战胜死亡的威胁,一次比一次更高地攀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高峰。

本期还登了一幅画,目的是提倡一下创作刻划工农兵英雄形象的美术作品。这幅画是画人物的。它选择了金训华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在激流中抢救国家财产这样一个片断,生动地反映了他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赤胆忠心和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塑造了革命的青年一代的英雄形象。毛主席很早就说过:“在中国,这类英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可惜文学家们还没有去找他们,下乡去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人们也是看得多写得少。”我们希望在认真学习毛主席文艺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深入工农兵的基础上,有更多更好的刻划工农兵英雄形象的优秀作品出现。

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金训华同志是在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青年。他坚决实行了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是革命青年的榜样。广大革命的知识分子要学习这个榜样,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在劳动中,在阶级斗争中,自觉地磨练自己,改造自己,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献出自己革命的青春。要象金训华同志那样,天天读毛主席的书,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用阶级斗争、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观察一切;要象金训华同志那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把青春贡献给伟大的反帝反修事业;要象金训华同志那样,坚决保护祖国的财产,热爱劳动人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要象金训华同志那样,认真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口浪尖上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经受得住任何严峻的考验。金训华同志虽然光荣牺牲了,他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年青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沿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更加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吧!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十二期; 转载《人民日报》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四日)

来源: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十二期; 转载《人民日报》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