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防部长彭德怀同志在石家庄驻军干部大会上,就继续深入反右派斗争和随军家属等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
彭德怀同志在讲话中,首先详尽地论述了全国反右派斗争的重要意义和斗争的形势。他说:这次反右派斗争,是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我们党整风的机会,向我们展开猖狂进攻所引起的。经过全国人民在这场大是大非的争辩中用活生生的事实给以有力的反击,右派分子的阴谋妄想全部落空了。这对右派分子来说,当然是不愉快的,是他们自己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很深刻、很广泛而又生动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通过这场斗争,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更加提高了,团结更加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会更加迅速的发展。总的来看,现在反右派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右派分子和我们之间的这场斗争,决不是一般工作上的争论,也不是在个别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是要以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去改造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的斗争。如果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无产阶级不能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取得彻底胜利,仅只取得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能够完全胜利的,即使胜利了也不容易巩固。所以反右派斗争是一场艰苦的、复杂的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决不能草率收兵。从军队里的情况看,这一斗争的发展还不够深入,不够平衡。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表现缩手缩脚,不敢大鸣大放,使反右派斗争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局限。因此,这还不能够说是最后的、完全的胜利,必须继续深入,必须反透、反彻底。
彭德怀同志在讲话中系统地、具体地驳斥了右派分子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各项政策的诬蔑。他说,根据最近在部队和学校中的了解,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右派分子否认统购统销的正确性,而且我们有些干部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严重的模糊认识。我们说统购统销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如果对于粮食和某些重要的农产品不实行统购统销,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统购统销对国家建设有什么作用呢?我看至少有五项重大作用:第一,可以保证国家的工业建设,使工业原料和工业用粮能够有计划地得到供应。第二,保证工人、城镇居民、经济作物地区的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军队的粮食供应,使得国家的各项生产建设工作能够正常地进行。第三,保证对灾区人民的粮食供应,1954和1956年的自然灾害没有饿死人,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像去年河北省的水灾,如果国家不能及时从外区调运二十余亿斤粮食来救灾,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大家是可以想像得到的。目前我们国家的抗灾、防灾力量较之过去虽然大大增强,但是还没有达到根本制止和消灭自然灾害的程度,农业生产还是不够稳定的。以1953年到1956年为例,每年平均约有一亿五千亩耕地受灾。这些灾区,需要国家大力援助。第四,保证对农村缺粮户的供应。在旧社会里,地主、富农和粮食投机商人如何盘剥敲诈缺粮户,我想你们中间很多人都是经受过的,这种现象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农村的缺粮户能够得到国家的供应,已无需忧虑地主、富农、粮商的盘剥,也无需忧虑粮价上涨,这一事实很多人的体会也是深刻的。第五,保证粮价稳定,从而使市场各项物价得到稳定,这一点是全国人民都得到好处。上述五大好处,是任何右派分子的谰言所否认不了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四年以来,它保证了我国六亿城乡人民都有饭吃,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粮食的迫切需要,消灭了过去粮商投机倒把、兴风作浪的现象,从而使我国人民在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稳步地提高生活,这难道还是什么坏事吗?我们部队中有个别同志糊涂地认为统购统销后不方便了,试问这些同志怎能以这样一个小问题来和关系全国人民利益的政策对比呢?这种小不方便与国家的大不方便比较起来哪个重要呢?有些人认为国家在购销粮食上赚了农民的钱,大家可以细致地算一笔账,粮食在进仓后是会有一些自然消耗的,而仓库又要有人看守和维护,加之在各地区间的调运等花费都是很大的。前些时我接到一封信说,国家收购粮食时是分等论价的,甲乙丙三等每石平均收进是五元七角,国家在售出时平均价是六元三角,似乎每石要赚六角钱。我就帮他们算了一下账,购买粮食的资金以六厘利息计,则每月每石谷的资金需付出利息三分四厘二,以库存七个月计付利约需二角四分,粮食由入仓到出仓的自然消耗通常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此外再加上以上所述的各种必需费用,特别是由余粮区调运到灾区或缺粮区的运费往往超过粮价,这样,国家那里能够赚到钱呢?其实还要亏本。即使说赚了钱,而这笔钱又是用之于国家建设,也就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这有什么不好呢?我们说,持有这种议论的人不是出于无知,便是一种恶意挑拨,这主要是一个立场问题。
彭德怀同志说,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右派分子诬蔑我们的肃反运动,有些人由于在肃反中被斗过,心怀不满,即把个别的缺点加以夸大,有些人不加分析地随声附和。我们说肃反运动是正确的必要的,也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顺利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1955年肃反运动中曾经查出的反革命分子就有八万一千多人,投案自首的有十九万多人,有很多反革命分子是窃据了重要职位的。很难设想,如果我们不进行肃反,听任这些反革命分子逍遥法外,将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多么巨大的损失。在肃反运动中,党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作法也是谨慎的。对待缺点的处理也是十分严肃公正的。对个别同志在肃反中被弄错了,也都作了纠正,并分别地道了歉,作出了正确的结论,给予公正的处理。共产党的这种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态度,难道不是史无前例吗?有些右派分子提出,我们在肃反中以百分之五作为控制数字,好像也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试问为了防止肃反扩大化,把反革命人数比例限制在百分之五以下,有什么错误呢?又有谁讲过每个单位非要搞到百分之五不可呢?事实证明,肃反运动并没有扩大化的错误,相反的倒是有些部队肃反不够彻底,一部分反革命分子还没有肃清,还在继续进行着各种破坏活动。如潜藏在我空军某部队的反革命分子李钟尧,在反右派斗争中坚持反革命立场,为着灭口,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在山东馆陶县浮渡乡,乡长申林台全家九口人被反革命分子申孟春杀死了七口。这些惨痛事件,不是生动地说明了我们本着“有反必肃”的精神,继续肃清反革命分子是很有必要吗?右派分子在这个问题上煞费苦心地对我们进行无耻的诬蔑叫嚣,除了说明他们一心为反革命分子翻案,长反革命的气焰,灭人民的威风以外,还能再有别的解释吗?
彭德怀同志接着指出,几个月来,右派分子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也是十分猖狂的。如广州某学校的右派分子专门对我驻军营房装置大喇叭,播送反动言论,挑拨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八一杂志刊登的“少校政委的‘公平不公平’”一文,即是一篇挑拨工农关系、破坏国家政策的十分恶毒的文章。从部队里已经发现的一些右派分子的言论和行动来看,性质是严重的,有些确与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他们内外呼应,对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进行各式各样的攻击。
从几个部队的反右派斗争情况看,部队中也确有少数人作了右派分子的应声虫,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有一部分人是根本立场问题,还有更多的人就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性、艰苦性认识不够,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项政策研究了解不够,只看到顺利的一面,看不到艰苦的一面,往往把未来的社会主义远景看作为现实。应该认识,要把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建设得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要付出很大的劳动代价的。另一方面,近年来部队在思想教育工作上减弱了,特别是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显得很不够。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的批判和改造;这里应该看到,在这次反右派斗争中,各部队已经暴露出来的右倾思想也是严重的。还有某些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显然是衰退了,沉溺于计较军衔、待遇,处处从个人着想,总想向组织多要一些东西,而不反问自己为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在这些同志的头脑里滋长了一种雇佣观点,对党的政策、方针又缺乏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使自己的思想闭塞起来。某些领导同志,往往迁就了这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忙于片面地去解决福利问题,对于坚持正确原则的思想斗争、政治教育却被忽视,让歪风滋长,这是值得警惕和克服的。有力地克服上述不健康现象,就成为我们部队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当在继续深入反右派的斗争中展开整风运动,在坚持和风细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针下,检查每个同志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立场。对党的政策问题,应当联系实际,多作调查研究,以求深刻的全面的体会。通过整风运动,使我军全体人员得到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教育,使绝大多数同志都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提高一步,能够站稳无产阶级立场,能够真正区别什么叫做光荣、什么叫做落后。真正的光荣,就是要完全忠实于党的事业,完全忠实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别人比进步不要比落后,比积极不要比消极,比艰苦不要比享受,并且和一切违反革命利益的现象作斗争。否则就是落后。
彭德怀同志最后谈到当前部队中的一个具体而又关系重大的问题,就是随军家属问题。他说,最近两年来,部队的随军家属人数增加很快,这个问题如果不设法解决,对于军队建设,对于应付敌人可能发动的突然进攻,对于军官本人的工作和学习,对于家属参加生产建设和思想进步,对于子女就学,以及对于军队和人民的关系,都是很不利的。由于军队随军家属的不断增多,子女不断增长,有些机关、学校、部队就经常要求增建宿舍,举办托儿所、子弟小学,要求军队卫生机关增设妇产科和小儿科等。并且有些单位已经这样办了。但是仍然跟不上家属、小孩增长的需要。这样办下去,能不能有个止境呢?我看是不会有止境的。从我最近所了解的几个部队、学校的情况来看,家属人数都大大超过了军官人数。从全军情况来说,如果军官以一百万人计,每人结婚后几年之中平均以三个孩子计算,家属、小孩的人数就是四百万人,如果再加上保姆和其他直系、非直系亲属的源源来队,人数就更多了。可以设想,再过几年以后,家属人数将增长到多么惊人的程度。这样漫无止境的向城镇集中人口,增加非生产人员,将给国家在组织生产、供应等问题上造成多么严重的困难。这是要请大家考虑的。我们天天讲应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假如真的有一天战争发生了,我相信会有许多军官是很坚强的,不会为家属所拖累;但是也不能说就没有人不受家庭的影响。即令我们的干部都百分之百是坚强的,但像现在家属这样集中,人数这样多,战时如何疏散和往哪里安置呢?也请大家考虑考虑。军官和爱人、孩子常在一起,不论男同志或女同志,很多时间不得不浪费在家务生活上,很难挤时间自修上进,大好青春,这样虚度,实在可惜。特别是女同志,由于集中城市,工作无法安插,参加生产劳动又没有门路,别人都在积极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她们只有袖手旁观,她们怎么能不苦闷呢!显然这种情况对于国家建设,对于本人进步都很不利。必须指出,很多人对待这个问题十分模糊,有些家属本来出身于农村,是在生产劳动中长大的,现在不愿再回去参加劳动了。有些家属是青年知识分子,身强力壮,但卑视劳动,不愿意也没有勇气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锻炼自己。有些人也向组织提出过要求工作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是要作干部、要作所谓有前途的工作,不愿参加生产劳动。而国家又从哪里去安插这样多的“干部”呢?如果目前这种情况继续保持下去,对子女的劳动锻炼也很不利。大家知道,我们是反对剥削的,而我们某些干部对自己的子女娇生惯养,不让他们去接触劳动生产的实际,指望自己的子女,由小学、中学到大学,成为专家,成为“有名望”的人。试问,军队干部的子女今后是数百万,都要上大学、当专家,国家能容纳这样多“专家”吗?一个从小就不曾接触过实际生活、不经历劳动锻炼的人,又能有什么成就呢?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志们都能深思一下。那末,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比较切实的办法,就是要提倡大家从事生产劳动。对于离开农村不久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回去参加生产,军官每年回家探望,或者家属定期来队探望,倒比现在要好得多。对于有些无家可归的,可以在离军队的近后方或远后方,如在西北、西南、内蒙等地区,组织家属农场性质的生产,在那里定居下来安家落户。自己的孩子,也就在那里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得到一些实际锻炼。总之,不论采取什么办法,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 原载《解放军报》1957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