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部副部长谷春帆谈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

对于百家争鸣和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领导这问题,现在有不同看法。有人以为百家争鸣会使得思想混乱,妨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思想领导。有人以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思想领导,就会影响到百家争鸣。也有人以为今天的百家争鸣,应当肯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领导下的百家争鸣。这种种表面上不同的说法,实质上有一点共同的认识:以为百家争鸣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领导是对立的两回事。

我以为这样认识是不对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实事求是的,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具体分析的。任何一个社会都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生产力,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有不同的人群集团。这些不同,必然会得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而发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意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必须承认这些不同,并从这个基础上去作具体分析。

有些人不承认这道理。甚至有些人竟在百家争鸣的口号掩护下,企图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领导。我看这是做不到的,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实事求是的真理。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否认事实,取消真理。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今后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领导。这个领导地位是四十年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发展而来的必然结果。

恰恰相反,百家争鸣正是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领导的最好途径。因为百家争鸣,必然有真理和歪理。真理和歪理大家取决于事实,最后必然得出一个与客观事实本性相符合的道理,而这就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理。

当然,百家争鸣不是没有时间、条件和地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具体情况出发的。

现在,在我们国内,敌我矛盾已经转成次要,人民内部矛盾转化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特别是学术问题,必须从客观事物中寻出真理,从说服教育中取得一致。百家争鸣就是在当前具体环境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领导。它将把我们的学术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朝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去发展。这和十八、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自由学说,本质上是不同的。

道理似乎很简单。但人们的思想是有惰性的。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学说中培养出来的人,不免要从这方面看问题,以为民主是目的不是手段。而长期在敌我斗争中生活,思想束缚惯了的人,也易于忽视了目前国内矛盾的转化,习惯地要从敌我斗争的角度来看待人民内部的矛盾。

我是个业余研究经济学的人,解放八年,从业余研究经济学一点说,我是在冷宫里:得不到资料,得不到同行的切磋琢磨(时间也有困难)。虽然经济学不是我的本业,我很可以丢开它不管,但三十年浸渍其中,它成了我思想意识的一部分,我不能丢下它。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自学,也写了很多札记和论文断片,但是愈来我愈觉得自己在变成一个经典著作的注疏者,一个教条主义者。错了。因此,我把全部稿件都废了。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给了我新的鼓舞。在百家争鸣的方针下,经济学者应当有希望可以抛开教条实事求是地研究学问了。好些长久不见的经济学朋友大家也都有同感。

当然也还有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研究经济很难离开当前政治。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样迅速,这样丰富多彩,实际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人尚且很难赶上,脱离实际工作的经济科学研究者能有什么办法呢?这不仅是个材料问题、保密问题,而尤其是个实际工作的经验与体会问题。既然脱离了实际,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于当前经济问题、政策、方针,自然也就感到难于插嘴了。如何使经济学者能够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要的材料,和尽可能地跟上形势的发展,使他们能够从实际经济中得出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在经济学中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领导。

研究经济学(以至其他学科)往往要牵涉到政策方针等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也是应当可以公开讨论的。正因为政策方针等等是关系到多数人民的事,所以更需要广泛的讨论。以为政策方针不能讨论而有顾虑,我看是不需要的。当然作为国家干部,对国家对人民自己要负责,某些有影响的问题(例如牵涉到外交关系的)需要谨慎考虑,自己有个掌握。

这几天整风运动中出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突出地离开社会主义、离开实事求是的言论。我们的报纸一概予以发表。这说明了鸣和放的大公无私。社会上不同意这些言论而提出反批评的意见,当然也应该一概发表。经过充分辩论,最后必然能够得出一个真理,而使今天思想错误的人也受到教育。通过这样途径而取得的思想一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但是我要提醒一句,说话必须根据事实,并且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正视事实。脱离了事实,或抓住了片段的事实而作出论断是会错误的。谩骂,恐吓,或阻挠别人发言,那更是不应该。用这种态度来讨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用这种态度来参加整风,就会妨碍整风。用这种态度来代替百家争鸣,就会妨碍学术思想底发展。只要坚持事实,坚持说理,论辩和争鸣必然把我们引导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上去。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