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学界开怀畅谈矛盾

本报讯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在4月28日下午邀请北京市各界专家三十余人,座谈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会上,一些医学界人士,热烈、畅快地谈出了己见。

为了解决矛盾就要展开批评

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副主任陈邦贤说: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西医学习中医问题上存在着矛盾,中医与中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例如,学说不同,理论不一,但这是是非问题,而不是敌我问题。在反动统治时期,是混淆是非,现在是明辨是非,问题只有愈辨愈明,一切美的与丑的,光明的与黑暗的,都会通过批评、争论,使人看得更清楚。

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全解决了。为了解决矛盾,我们就要展开批评,为团结而批评,为批评而团结。因之,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要以同志式的方法,而不能采用处理敌我问题的态度。

过去,我很少写文章,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我怕犯错误,今天看来,这是不对的。因为无论著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应当欢迎批评,以求改进,这就叫“百家争鸣”,“怕”,不是正确的办法。

梅兰芳先生的医务顾问郑河先认为:人民内部矛盾是个是非问题,因此,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以批评的方式求得解决,而不能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打倒一方的办法来解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过去贯彻得还不够,有些人还是怕,通过这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对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大有好处的。

我国人口生长过多,而物资生产赶不上需要,我看这确是个矛盾。如不能解决这个矛盾,50年后中国人口将生长到60亿,这是个相当大的问题,所以,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节育技术指导委员会是很必要的。

另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正确的,但也有些党员高级负责干部还不赞成,要不是毛主席对贯彻这个方针重视,要想贯彻得好,是困难的。

医学界学术争鸣开展得迟缓是因为拿不出东西来

中国协和医学院院长李宗恩说:共产党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一直是采取民主的方式。比如,先提出了“百花齐放”,去年又提出“百家争鸣”,今年毛主席又总的作了指示,讲得更清楚了。过去我们不敢说,是缺乏主人翁思想,是作客思想在作怪,这次毛主席讲话以后,大家有话就敢说了,在政协会议上大家就是畅所欲言,并有争论。

但是,我感到目前的争鸣还只限于反映意见,没有展开学术上的争鸣。比如,在医学学术上的争鸣就开展得特别迟缓,没有别的学界热闹。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学术上的争鸣不是随便讲,需要真刀真枪,拿出东西来。解放后几年来,经过各种翻天覆地的事件、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在思想上是有了进步,但在学术上确实落后了一步。这倒不是因为学习忙,而是在工作安排和发展速度上有问题。例如,北京医学院的任务是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实际上教授们的95%以上的时间都用于医疗和教学,很少有时间做研究工作。中国协和医学院也是如此。党提出向科学进军,就是要把当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如果只顾当前的医疗、教学,而忽略了研究工作,医学就要落后。另一方面,我觉得学医的人可能有些保守,他习惯于运用自己熟练的和有把握的方法来进行医疗工作。假如他随便把一些新的方法在病人身上试用就可能对病人不够负责了。

我觉得科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时期,给科学家思考和研究的时间,才能拿出真正的东西来“争鸣”。最近,国家制定了科学规划,并要求科学机关间,进行充分协调,就是为了统筹安排。但协调问题也有矛盾,那就是本位责任感。机关与机关的协调还比较容易,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就比较困难。有些人作风、看法都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都要硬拉在一起。但是集体主义思想的树立还是必要的,因为现代科学就是一个集体事业。

在向科学进军上也有矛盾,党提出向科学进军后,就有些辅助技术人员不安心工作,要考大学,要求进修,这个矛盾也需要解决。因为,向科学进军首先就要求每个人做好本岗位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军,有兵有将,否则就不是进军。

关于中医政策,我们是拥护的。但是有时也觉得不舒服,管我们叫“西医”,我们又不是外国人。都是为人民服务,何必有中西医之分。

在学习中医方面,希望能把古书语言化,这样,谁都可以看得懂。另外,也希望有中医书籍索引,需要找材料时可以查。这样,需要什么就可学什么。组织一个班,像小学生似的来学不一定合适。

大胆提出批评,不要有所顾虑

北京中医医院顾问张菊人说:学习了毛主席的讲话,使我恍然大悟。我过去自以为我国已由旧社会进入新社会,前途顺利,没有矛盾,现在才知道旧社会带来的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并未十分除掉。我觉得我们近几年来,好像乘坐大舰,这大舰中掌舵的技术非常之高,舰中设备非常精美,眼看比舰直向社会主义大港驶去。我们坐在大舰中欢欣鼓舞,乐不可支。另一方面,因为习惯的关系,遇有问题则不免各人有多少不同的看法,有多少不同的言语。同时,对舰上的问题,如供应问题、秩序问题、预防风险问题,预防触礁问题,舰中执事人以其职责及责任关系,对于坐舰群众的行动,不能不加以限制。对这种限制,有的是乐从的,有的是原谅的,有的是隐忍的,有的是抱怨的,有的甚至于发怒的。但是纵然有种种现象,并无碍于大舰前进。我们坐在大舰中,往往自以为系知识分子比一般群众高一点,然而问题到了自己身上,也不免有时发生困难。我们既经毛主席指示,应当认识矛盾在哪,发生矛盾的原因,如何处理。我们业医的人甚多,有居于领导地位的,有居于被领导地位的。居于领导地位的人,遇有矛盾,应该虚心接受下级的建议或批评,不应当压制;居于被领导地位的人,遇有矛盾,应当大胆提出建议或批评,不应当畏缩和有所顾虑。

放宽人工流产不能推动节育问题

中华护士学会总干事杨友凤说:听说人工流产的限制要放松,用这个办法来达到节育的目的是不合适的,而且只能造成更加紧张的局势。同时,在手术中也不可能不出事故,而且也会造成医院床位的紧张,对医务人员也是一种浪费。另外,这种办法即不能赶上要求,也损害国民体质,从得失上来看,人工流产是“无底洞”。

还有几个具体意见:

第一,现在,有些医院住院病人不分男女老少放在一块,有的男病房有小孩病床,当然也有了母亲照护;有的在男病房过道加病床,住女病人,男女病人成了“对台戏”,这很不好。我并不是封建,但这种作法总是考虑一下为好。

第二,卫生领导机关对下面情况了解很不够,结果是官僚主义。以医院编制来说,从中央在编制上就卡得很紧,结果下面工作很困难,甚至有些人紧张得病了,缺勤很多。

第三,一些医务人员积极性很难发挥,平凡的劳动得不到重视。就以护士来说,护士为什么有意见呢?例如,一位护士与专家做了许多次手术,结果专家出了名,而对护士则只字未提,这是不对的。

第四,对公家人享受公费医疗,我看是预支了社会主义的物资条件,而思想上尚未达到时候。有些人患感冒要不吃点链霉素都不行。有人提出:在享受公费医疗者本人工资中扣出一点保健费,如没用仍旧归还本人,用了不够时再由公家补助,这个办法可考虑。至于由单位包干的办法,却是消极的办法,不能解决公费医疗中的浪费问题。

第五,我们的报刊宣传工作往往不适当,去年,报刊大力号召穿花衣服,好像要不倾家荡产买两件花衣服穿就不行似的;报纸上说青果能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这下就用飞机将广州的青果大批运到武汉,结果青果成了奇缺。健康报去年转载了一篇文章说蝌蚪可以避孕,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卫生部机关报到底对这个问题是怎么个看法呢?

来源:《健康报》1957年4月30日。原题为:“解除顾虑 大胆批评:北京市医学界开怀畅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