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西安部分的师生关于迁校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

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10日讯 5月初,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的一部分学生自发地展开关于迁校问题的争论。学生宿舍区的布告栏内贴满了五光十色的大字报,言论十分激烈。大字报的标题有“交大在上海真的不能发展吗?”“迁西安降低了教学质量”“交大回家去”等等,有的大字报上还插画了一辆火车头,表示坚决回上海的意思。目前有十来个班级学生(占全部班级十分之一)不经班会和团组织同意,自动组织了迁校筹委会,集会讨论迁校问题。他们还发出了电报给上海交大校委会,表示反对学校西迁。少数同学已提出要求停课来讨论迁校问题。据说,他们还准备派代表到上海或北京请愿,大有发展到运用“大民主”的趋势。

中共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委员会事先对这些情况发展的认识不足,所以有些措手不及。党内对迁校看法也很不一致,党员师生多数对迁校问题认识不清,只有少数认为迁来西安是正确的。当学生们自动地组织讨论后,5月5日学校召开了紧急会议,由副教务长张鸿向学生作迁校问题解释的报告,学生们当场递了很多责难的条子,并且发出口嘘声,表示不满意。6日,学校行政和党委连续召开一系列会议,训练干部,准备深入学生中作解释工作。据记者了解,学校领导还是愿意让大家“放”的,如职工方面也已展开了迁校问题的讨论,但是对目前情况还缺乏办法来正确领导,有观望中央和上海的倾向。党委宣传部一个同志反映,如果一旦说学校决定不迁西安来了,交大仍留在上海的话,那是党内党外“皆大欢喜”。

交大西安部分的教师目前表现得还较平静,不如学生激动。前些日子,他们已首先对迁校问题展开了争辩。工会教师现已派出四个代表,到上海参加正在召开的校委会,并且提出他们对于迁和不迁的两方面意见。据了解,上海来的教师中有80%以上的人,对迁校西安怀疑,有意见,甚至反对。师生们对于成立“两个交大”一般表示反对。

归纳全校师生们提出同意迁校的意见有如下几点:一、这里地下资源丰富,迁校符合工业布局的原则;二、西安原有文化基础差,迁校可以发展西北地区文化,配合工业发展;三、交大任务重,适合设置新专业的条件;四、当前国际形势决定迁,很多工厂也往内地迁;五、就地培养干部快而多;六、交大师资力量强,能接受大任务,等等。

主张不迁校的师生们理由是:

一、国际形势需要这个论点目前已不成立,好些报告提到可以有一、二十年和平环境。

二、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不能先办学校后办工厂。最近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冯直向学生们作了一次报告,谈到西安工业发展主要方向是精密仪器和航空国防方面。因而同学们认为目前西安还没有很多很好的机械工厂,学校迁来是不必要的。材料力学教研室反映,迁交大办南洋(指在上海办南洋工学院)是错误的,古今中外是没有迁(42)校的。莫斯科大学没因有新的工业基地而迁校,包尔曼大学已有一百二十五年历史,但工业中心仍在乌拉尔。其他如英国剑桥、牛津大学也都没有迁校。

三、西安高等学校太多,文化科学中心会自然形成。学生们在大字报上提到西安已有西北工学院和西安动力学院等工业学校,根据交大和上海各方面的传统联系,应该搬回去。

四、迁校师资力量受影响,科学研究要推迟,教师没有地方进修,交大原有一百二十多名正、副教授,这次迁校后因有一部分教师并入造船学院等原因,现全校只有八十名左右正、副教授了。西安没有理工研究所,教师进修成总是。上海有许多专门为科学研究的工厂,而西安没有。好多科学资料图书都是先供应北京、上海,而西安买不到。有的教师还谈到,去上海参观各工厂、实习等都很方便,有熟人(许多工厂总工程师是交大毕业生),这里却困难重重。

五、迁校各种损失太大。大家提到学校环境绿化就化了五万元。从上海到西安的各种搬运费也相当可观。同时,各种仪器因运送要受损失,有的坏了还无法修理。学生们贴出的大字报上写道,学校仪器设备目前只运来七分之一,所以搬回上海还不迟。

六、迁校学生质量受影响,招生来源有问题。

七、迁校对西安城市的压力大,增加供应困难,人员安插有问题。许多学生并以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冯直同志谈到的关于这些方面情况作不迁理由的根据。

八、生活水平高,职工生活困难很大。据说西安和上海的工资待遇是一样的,但西安的日常生活水平要高出上海10%到15%,很多职工反映生活受影响很大。每年回家的人很多,从西安到上海往返的路费极大。

主张不迁的师生还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一、回上海的车费尽可能自己负担,教、职、工中领到的安家费、棉衣费退还国家;二、今年先搬回二年级,明年搬一年级;三、校舍不够可以利用上海交大后面的空军疗养院等地进行扩建,临时搭上草棚。动员学生走读;四、这里的一些校舍建筑可交给西北工学院和西安动力学院使用。

坚持主张迁校的一部分师生也提出了迁西安的要求:一、所有专业都来,教师要有90%以上迁来。据了解全校师生员工对于因迁校而使师资力量的削减很为不满。大家都希望能保持交大学生质量高的传统。二、生活、教学和科学研究等问题必须专门处理解决,高教部和当地党委应该大力支持,要在经费、仪器、图书、基建材料等问题上迅速帮助解决。

 来源:1957年5月10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