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不重视 清规戒律多 漫画家下笔难

新华社

据新华社17日讯北京的漫画家们在中国美术家协会16、17日举行的座谈会上,要求文化工作领导部门和各报刊重视漫画创作,去掉清规戒律,使“漫画”这朵花更好地开放起来。

出席座谈会的老漫画家和青年漫画家们在会上首先谈到目前画画难,以及自己作品的“沉痛遭遇”。

沈同衡说,文化部对于漫画工作没有什么领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也管得不够,也许他们认为漫画界“太平无事”,其实漫画界问题很多。

米谷说,许多人口头上说要漫画,实际上不要漫画。群众是要漫画的。但是现在登一幅漫画往往要受到报刊编辑的种种阻难。米谷把这些阻难归纳成六个字:冷、抠、改、塞(不用时默默地把画退回作者)、压、缩(缩小篇幅)。

李滨声说,有些部门和有些人轻视漫画,轻视作者,已经“粗暴到野蛮的程度”。北京出版社去年曾出版了他的漫画选集。这本画集不仅印得错误很多,而且不许在封面上印“李滨声”的名字。据说印上作者的名字就会培养个人英雄主义。

沈同衡、方成以及许多在报社工作的兼职漫画作者谈到了他们同报刊编辑部的矛盾。沈同衡说,编辑部往往只根据少数领导人及一些不懂漫画的编辑人员的意见决定漫画的“生杀大权”。编辑部常常只是为了配合政治事件和宣传中心让画家作画,而不鼓励自由创作。漫画家只好从概念出发,用图解来解释“社论”,很难谈到不同的表现方法和风格。方成说:自己想画的往往不合编辑的口味,而所画的一些往往是硬着头皮被编辑逼着画出来的,自己也不满意。画一幅画,要经过层层“审阅”,“旧社会一个小媳妇顶多有两三个婆婆,现在我这个‘小媳妇’却有不止六七个婆婆”,他还说:“如果一个漫画家画画时竟皱着眉头,他画出的画要让人笑是很困难的。”

在工人日报社工作的何韦、文兵,在中国青年报工作的丁午等指出,这些报社在发表漫画上有许多限制。何韦说,从去年领导上批评漫画“五世同堂”以后,工人日报社内批评人民内部矛盾的漫画很难被采用。画了歌颂国家建设成就的“吉庆有余图”竟因怕“粉饰太平”也不让登。何韦说,似乎有些人认为,漫画应当象社论那样,既要画出“优点”,又要画出“缺点”。

在郑州日报工作的张国器说,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的一个部长曾对他说,没有美术组,报纸一样办。他曾画了讽刺不守交通规则的人的漫画,竟被扣上“内容反动”的帽子。有些领导人和编辑还常常说漫画作者“不看主流、不全面”,如果画反官僚主义的漫画,他们就说:“领导上正在克服,不要画了”,种种阻难,使作者走投无路。

大家还讨论了讽刺人民内部矛盾的漫画如何画,幽默画是否需要的问题。叶华说,现在报纸的编辑认为一定要把所讽刺的人的形象画得既可爱又可笑。按照这个想法,往往把许多漫画画成了连环画。钟灵说,在画讽刺人民内部矛盾的漫画时能否掌握住批评的分寸,在于画家能否认识到矛盾的本质,而不决定于画家的主观愿望。如果一定要把讽刺画画到连环画那样程度,就等于取消了漫画;如果认为漫画中必要的夸张和变形就是“丑化”,也等于宣布漫画的死刑。吴耘说,毛主席讲话中还曾把党八股譬作瘪三、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为什么画内部讽刺漫画不能进行艺术上的夸张和集中?陈永镇、缪印堂等认为,幽默画是需要的,幽默画的主要任务是使读者看了后能健康地一笑,要求幽默画必须有政治内容的看法值得研究。

漫画的稿费制度不合理,引起热烈讨论。大家指出,目前漫画的稿酬标准很不一致,算法也各式各样。有的出版社甚至按漫画笔划繁简来确定给多少稿费。很多报刊登一幅漫画只给七八元的稿费。温州报刊登一幅漫画,只给两元。许多刊物转载漫画不给稿酬。方成在会上曾提出漫画家应争取职业化的建议,但有人指出,除去极少数著名画家以外,多数漫画家目前如果完全职业化,仅依靠稿酬是无法维持生活的。大家认为,目前漫画界人材本来就少,但仍有些人想改行,有些漫画家以画连环画来弥补收入的不足,这与稿酬制度不合理有关系。

很多漫画家们要求作到画责自负,希望给报社的美术组以处理漫画的真正权限。钟灵说,只要画的内容不是反革命的,编辑对于风格、样式不应当过多地干涉。

漫画家们还建议多出些漫画刊物,扩大漫画的园地,奖励自由创作,创造不同的风格和样式。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