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们初步揭露学校内部存在的矛盾

本报讯 最近一周来,南京大学教师们连续举行座谈会,初步揭发了学校党和非党之间的矛盾。

生物系徐艿南讲师说:南大党群之间好象有一个墙。墙在哪里呢?也谈不出,总觉得不够融洽,不能畅谈心中事。民主党派在学校中起什么作用是不明确的。党对民主党派的作用也估计不足,使民主党派成员感到与群众没有两样。同时,党委决定问题不大与民主党派的负责人或成员商量,也不让他们参加讨论。

朱一桂副教授说:“南大民主空气一点没有。宗派情绪很严重。今天‘放鸣’所以不能活跃,是因为多年来没有这个习惯。”

张永格讲师说:南大死气沉沉,学术空气不浓,没有朝气。其原因是党组织对知识分子政策贯彻得不够好,对知识分子不尊重,一切问题的决定与执行很少与他们商量。如课程的考查与考试,都是硬性规定,而没征求教师的意见。又如去年选派留苏学生有宗派主义。我们教研组的俞剑华,教学任务很重,却被选派留苏。事先系主任还不知道,也没征求教授的意见。而其他可以进修又需要进修的人却没选上。

有的同志就党外人士有职无权这一现象向党委提出批评。朱一桂副教授说:我曾去看过潘菽校长,发现他桌上放着一本英文书。找他的人不多,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而找副校长(党员)的人则是“门庭若市”。

许多同志们对于党委领导还是教授治校的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有同志认为在南大还不能说是党委治校,而有点象“科长治校”。气象系主任朱炳海教授说:“学校的大政方针决策都由几个科长决定。校务会议一开就是一二百人,只是听听报告。行政会议也是首长作报告,报告往往又长得很,把人弄得筋疲力尽,只好散会。这种会议如何能进行讨论呢?又如何能发挥群众的作用呢?”地质系张祖还教授说:“问题在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因此学校里面本来有学术委员会也不能发挥作用。”徐艿南讲师认为:教授治校的口号不妥当。他说:“教授是宝贝,如果让他们去管行政是可惜的。如高济宇先生是有名的有机化学专家,他去管行政,教学研究工作就受影响,范存忠先生也如此。是否能发挥校委会的作用呢?学校中是否一定需要高先生与范先生去做行政工作呢?我看不必要。党委的领导并不坏,只是党委懂得业务的人太少,应该充实些懂业务的人进去。把党委领导与教授治校结合起来,不要单独提出教授治校。解放前也有教授会,但其效果并不好。”他希望党委领导,但要发扬民主。

朱炳海教授提出“内行治校”。他说:“马列主义不能代替业务。而现在是对业务不了解的人,却可以决定一切,并硬要别人执行,这是不对的。党委治校是党委的政策治校,而不是党员治校。”

对于高教部的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家也提出批评。生物系许如琛教授说:“谈到教条主义,高教部可以考第一。过去几年就是把苏联的东西照搬过来。例如植物的教学大纲就完全是从苏联直搬过来的。有一个留苏的学生,曾经把苏联某学院植物系的教学大纲和我们所用的教学大纲细细地对过,发现是一字不差。产生教条主义的原因就是自身经验不足,没有办法,只好照搬。”

 来源:《新华日报》1957年5月23日。